《謫仙志異》
作者:張一貧
第一百七十九章·大莽王朝鎮蠻荒
書接上回。
正當宇仙造極對眼前局勢琢磨不定之際,諸葛山伯派出去的斥候游騎兵回來稟報,率土州邊境北邊百里外的荒河西面發現大量男女老少蠻民渡河,據目測估計不下數千人之眾,這讓琢磨不透局勢的宇仙造極更加琢磨不透了。
荒河是橫亙在率土州與霹靂州之間,是北俱蘆洲界第二大河流,全長近一萬八千里,也是青冥百姓的母親河,起源于慶云州天池山脈,自北向南荒河先是穿行天涯高原、經流金沙漠、綠海草原,至八達川峽谷眾多、河道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流至懸河口附近急轉南下,以此為上游。
緊接著,荒河流經率土州至地梁山、天柱嶺等山脈阻隔,自北向南穿行飛云峽谷間,將率土州與霹靂州一分為二,橫亙南北數千里,來到荒河最窄處凌云渡,河谷深切,河道漸漸彎窄,水流逐漸湍急,經大浪磯借地勢,造就了葫蘆口瀑布之奇景,加之流經溝壑縱橫的沙土高原,借地勢向東急下,裹挾大量泥沙入河,以此為中游。
自川西盆地以下,荒河進入良辰州山北平原,河道寬淺,水流散亂,泥沙淤積,河床經百萬年沖刷,逐年抬高,形成地上懸河,成為淘沙河與潮河的分水嶺,穿越旭日、月輪、流星與露華四州,終至東海,以此為下游。
諸葛山伯審時度勢,說此時正值荒河汛期,兩岸百姓早已遷往高地,且按照宇仙俊英和宇仙良雄游歷蠻荒五州制作的坤輿圖來講,率土州地勢高于霹靂州,久居高原的蠻民不可能在此時自尋死路渡河,更不可能拖家帶口大規模遷徙,是什么能導致人口的大規模遷徙呢,饑荒、瘟疫、叛亂和戰爭等等都是大規模遷徙的原因。
蠻荒五州雖稱蠻荒,五州加起來卻足足有青冥王朝三分之一的國土面積,人口卻不足中原兩個州,其中率土州是黑土地,草木茂盛,土地肥沃,終年雨水充沛,物產豐富,蠻民牧馬放羊,逐水草而居,豐衣足食,在青冥王朝是僅次于露華州的第二大糧倉,自然不可能因為饑荒出走世世代代生活的棲息地。
至于瘟疫,蠻荒五州地大物博,仙蘭芝草應有盡有,珍稀動植物漫山遍野,作為青冥大陸原住民的蠻族常年與這些食材為補,普遍體格健壯,壽數綿長,這全靠蠻族獨有的醫術,便是大莽王朝蠻皇霸東圖根據觀察動物習性食材創立的蠻醫,是僅次于中醫的存在,霸東圖將這些知識交給各個蠻部,近水樓臺,耳渝目染,甚至蠻族人人自小都懂得一些草藥方子,在青冥王朝歷史上從未有過大規模瘟疫蔓延的先例。
至于叛亂,更是無從說起,因為現在的蠻荒五州屬于自治州府,各州之間高度自治,相安無事,不可能發生叛亂。
在青冥王朝之前,曾經有過一個輝煌而短暫的王朝,那便是大莽王朝,當時蠻荒五州還沒有被劃分,是一個人魔共治的地方,蠻民受魔族壓榨奴役數百年,而就在那時一個男人的誕生,打破了這種局面---霸東圖。
霸東圖是莽族首領之子,幼年曾親眼目睹了魔族的殘暴,消滅魔族的種子從此在他心底埋下,為了尋找打敗魔族的辦法,霸東圖歷經千難萬苦,游歷了整個北俱蘆洲去尋找仙人學藝。
彼時的北俱蘆洲被譽為神仙禁地,但也是這一次游歷,讓他偶遇了同樣游歷還是不良少年的宇仙家嫡長子宇仙道帥,也是后來青冥太祖宇仙洪宙的祖父,二人不打不相識,曾結伴同行,歷經許多磨難,成為生死兄弟,在宇仙道帥成為宇仙一族家主之后,霸東圖得到了整個宇仙一族的支持,打敗了魔族,蠻民從此站起來了,霸東圖成為了蠻荒英雄,一統整個蠻荒,建立了大莽王朝。
自從蠻皇霸東圖一統蠻荒之后,宇仙道帥幫助他在星星海修建了拒魔要塞,至此蠻族再也沒有被魔族侵擾過,在位三十年后去世,享年六十。
二世蠻皇霸戰登基,此人力健驕美,孔武威猛,有托梁換柱之能,有九牛二虎之力,蠻荒統一,其功不可沒,偏偏蠻皇霸戰是個耙耳朵,多年征戰導致蠻后娜娃生下的子嗣盡數夭折,待到中年才得一子,取名霸喜,蠻皇霸戰對其極盡寵愛,蠻后娜娃更是溺愛有加。
蠻皇霸戰多年征戰,落下了隱疾,在霸喜十歲時,在秋田圍獵期間,舊傷復發,病逝荒原,終年五十,在位二十年。
年僅十歲的霸喜成為了三世蠻皇,蠻后娜娃輔佐霸喜十年后正式登基,同年病逝,沒有了父皇母后的壓制,加上早年蠻皇霸戰與蠻皇娜娃對其太過寵愛,造成了成年后的霸喜生性殘暴不仁,荒淫無道,登基繼位之后只知道驕奢淫逸,貪圖享樂,臣子直心諫言反遭炮烙之刑,宗親勸誡更是被剝皮抽筋。
在其暴虐統治之下,大莽王朝蠻族子民怨聲載道,生靈涂炭,惹來諸多蠻部不滿,暗中密謀造反,訓練悍女死士,經過各蠻部多年策劃,霸喜于豹房之內離奇暴斃,在位十年,霸喜因多年服用丹藥,早已透支了體魄,未能誕下子嗣,兄弟子侄也全被他虐殺光了,蠻荒無主,那些有權有兵的部落首領,開始上演了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戲碼,但也都是中飽私囊,較霸喜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風水輪流轉,蠻皇輪流做,導致蠻族各部落沖突不止,互相攻伐,蠻荒便分裂成大小幾十個部落。
一代英主蠻皇霸東圖怎么也沒想到,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大莽王朝,僅僅一甲子,便分崩離析,三世而亡。
彼時青冥太祖宇仙洪宙逐鹿天下,已經打下了北俱蘆洲大半個天下,沒了大莽王朝,魔族卷土重來,入侵蠻荒,重新奴役蠻族,蠻民再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宇仙洪宙為了不讓蠻荒落入魔界手中,成為日后大患,宇仙洪宙強行以壽命提升本族獨門修煉功法大皇庭,用來克制魔族,將魔族趕回了星星海之外,又平定了蠻荒諸部動亂,成為了新的蠻荒霸主,施仁政,立德行,教化蠻民,與霸喜形成了鮮明對比,令蠻荒諸部俯首稱臣。
為了便于統治,宇仙洪宙將蠻荒地盤分做五個州,即后來的庚金、緣木、若水、離火和率土五州,又將五州部落原來的小部落首領分而化之成五個大族,任命為土司,自治屬地,原本的那些小部落首領自然不甘心淪為這些大部落土司的麾下兵卒,自然離心離德,這也是宇仙洪宙所謀劃。
此番青冥帝君宇仙擎樞急于派遣四路大軍發動戰爭的原因,是他敏銳察覺到蠻荒五州越來越不拿朝廷當回事,六藩親王余孽再不根除,怕是蠻荒五州早晚要在這些余孽挑唆下脫離朝廷的掌控。
其實宇仙擎樞不光是覬覦蠻荒五州的物產,因為六藩親王之亂,導致連年征戰,民生凋敝,宇仙擎樞接掌青冥王朝后其實內部早已空虛,雖說經過幾年休養生息,但終究是空有皮囊,傳說蠻荒大莽王朝霸東圖臨死之前曾留下數不盡的寶藏,讓人趨之若鶩,若是得到這些寶藏,青冥王朝將會重新恢復昔日輝煌,青冥中興之期指日可待。
還有更重要的是這蠻荒五州之一的離火州星星海乃是魔界入口,是極其重要的戰略要地,更摻雜著青冥帝君宇仙擎樞的私仇,那便是青冥中宗玄德皇帝宇仙執坤隕落在了星星海,古稀之年的宇仙擎樞自知時日無多,如果不能一統蠻荒,他九泉之下無顏面見先皇。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