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保義 忽律是什么?梁山好漢的綽號怎么來的?

綽號,又稱外號、諢號,在中國的一些地區綽號等同于花名,即根據某人身上的一些特點,給其取一個有代表性的稱謂。

綽號,這個詞匯最早出現在元朝,是一個在蒙古語影響下產生的詞,其詞源是蒙語的col,讀作“綽”,意為外號。

外號最早見于漢代。當時,酷吏嚴延年、郅都、董宣三人因用法嚴酷,世稱之為“屠伯”“蒼鷹”“臥虎”。大學者楊震因為博學,則被人尊稱為“關西孔子”。

《水滸傳》成書于元末明初,里面108個好漢人人都有綽號。有些綽號并不都是施耐庵所取,而是在先前的《大宋宣和遺事》、《宋江三十六人贊》中均早有記載。

梁山好漢們的綽號命名大體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種是以動物形象來取,如豹子頭林沖、青面獸楊志、玉麒麟盧俊義等。

一種是以長相特征來取,如赤發鬼劉唐(劉唐在龔開《宋江三十六人贊》中的綽號叫作“尺八腿”。《大宋宣和遺事》中,劉唐的綽號就由“尺八腿”變成了“赤發鬼”。可能“尺八腿”和“赤發鬼”發音相近)。

一種是以神怪星宿取,如八臂哪吒項充、立地太歲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閻羅阮小七。

一種是以古代名人來取,如小李廣花榮、小溫侯呂方。

一種是以人物所用兵器來取,如大刀關勝。

一種是以人物性格取,如及時雨宋江、霹靂火秦明。

一種是以人物職業取,如行者武松。

在《水滸傳》中,有些好漢的外號比較不好懂,甚至會讓人望文生義,產生誤解。

我們先以宋江為例,在梁山好漢中宋江的綽號應該是最多的,有“及時雨”“呼保義”及“孝義黑三郎”三個綽號。

宋江出場時,書中這樣介紹:“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谷,終日追陪,并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金似土!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赒全人性命。時常散施棺材藥餌,濟人貧困,赒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山東、河北聞名,都稱他作及時雨,卻把他比作天上下的及時雨一般,能救萬物。”

可見“及時雨”這個綽號是來自宋江仗義疏財的性格。

“呼保義”這個綽號比較奇特,《水滸傳》里用的不多,主要出現在《水滸傳》藍本的《大宋宣和遺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贊》中。

《大宋宣和遺事》中寫九天玄女的天書中在列出三十六人的名單后,末尾還有一行文字:“天書付天罡院三十六員猛將,使呼保義宋江為師。廣行忠義,殄滅奸邪。”

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宋江也被冠以“呼保義”這個綽號,并有解釋到:“不假稱王,而呼保義”。元代的水滸戲中“呼保義”這個綽號被廣泛采用。如《黑旋風雙獻功》、《同樂園燕青博魚》、《魯智深喜賞黃花峪》等,都有:“姓宋名江字公明,綽號順天呼保義”一說。

但也出現了“及時雨”這個綽號。如《都孔目風雨還牢末》的“楔子”里,宋江登場有段自報家門的道白,在開始說自己是“順天呼保義”后,接著又說:“知我平日度量寬宏,但有不得已的英雄好漢,見了我時,便助他些錢物,因此天下人都叫我做及時雨宋公明。”

“及時雨”這個綽號好理解,那么,“呼保義”這個綽號是什么意思呢?

元代無名氏的雜劇《梁山七虎鬧銅臺》第五折中,宋江有段道白曰:“安邦護國稱保義,替天行道顯忠良,一朝圣主招安去,永保華夷萬載昌。”

如果按照這個解釋很好理解,就是“安邦護國”。

但這樣解釋有些牽強。

清人程穆衡的《水滸傳注略—呼保義》條中解釋:“武正八品曰保義校尉,從八品曰保義副將,言吏員未授職,已呼之為保義也,又宋時相呼曰保義,仍亦通稱,如員外之類。”

在宋朝官制中,存在一個名為“保義郎”的下級官階,位在八品以外,是宋代低級武官的官名。另外,宋代人相互之間,不管是不是官,都喜互稱或自稱保義,“呼”即是稱或自稱的意思,就是被人稱為保義或自稱保義的意思。

《宋江三十六人贊》中宋江的贊寫道:“不稱假王,而呼保義”,大概是說宋江本可以稱王,可他只是自稱保義郎,以示對朝廷的忠誠。

另據北宋末期人莊綽曾在筆記中寫到,宋徽宗禪位后常微服私訪,有時還親自到菜市場買魚,而當時的生意人都稱他為“保義”。

再據《宋會要輯稿》中記載,靖康年間,宋朝政府鼓勵人民“自相團結”,如果能夠招募一千人以上,則“授保義郎”。

可見宋江本人也喜歡別人稱他為保義郎。

“孝義黑三郎”這個綽號好理解,“黑”是指宋江的膚色。書中道:“他面黑身矮,人都喚他做黑宋江”。“三郎”是他的排行。書上說:“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孝義”則又是宋江性格的一大特征,此處不多介紹。

除了宋江的呼保義外,還有以下幾個需要解釋的綽號。

一個是朱貴的綽號“旱地忽律”。“忽律”這個詞比較奇特,實則是宋代契丹語對鱷魚的稱呼。

另外,也有人認為“忽律”是指一種有劇毒的四腳蛇,生性喜食烏龜,將烏龜吃剩一個空殼后鉆入其中,冒充烏龜。有人不知,撿起它后,便發出奪命一擊,致人死命。

綜合來看,“忽律”是一種善于偽裝的可怕動物。

另外,還有一種解釋認為《水滸傳》是按照北方語系寫成,其中有很多北方的土語。比如,在今天的河北南部、山東北部農村很多人還把下雨前的隆隆雷聲叫作響“忽律”。

來梁山入伙的往往都是窮途末路來投,來到梁山腳下遇到朱貴,恰似久旱之后大雨來之前的雷聲,給人與希望,甘霖即將來到。

不過,我覺得后者的解釋有些牽強。

還有幾位帶“病”字的綽號,如“病尉遲”孫立、“病關索”楊雄、“病大蟲”薛永。關于這個“病”的解釋,我們略說三種。

一種“病”字的含義有“超過”“賽過”“勝過”的意思。“病尉遲”即有“賽過尉遲恭”的意思。“病關索”有“超過關索”的意思,傳說關索是關羽的三兒子,武功極為了得。

一種是“像生病的XXX”,如“病尉遲”,就是“像生病的尉遲恭”。

還有一種是指面色發黃。

特別需要解釋下“病大蟲”這個綽號。在宋代,“大蟲”與現在我們理解的蟲子不是一個概念。宋代“大蟲”指的是老虎。

《搜神記》中載:“扶南王范尋養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于虎,不噬,乃宥之;故虎名大蟲。”

古人也用“蟲”來泛指一切動物,并把蟲分為五類:禽為羽蟲,獸為毛蟲,龜為甲蟲,魚為鱗蟲,人為倮蟲。而“大”有長、為首的意思,老虎屬毛蟲類,又是獸中之王,所以叫“大蟲”。而“病大蟲”也可解釋為兇猛“賽過老虎”的意思,而非像一只病了的老虎。這樣似乎更說得通。

另外,很多讀過《水滸》的人對阮小五的綽號“短命二郎”覺得不好理解,排行老五為何稱“二郎”?實則這里的“二郎”指神話傳說中的二郎神楊戩。而“短命”乃是使人短命之意,并非自己短命。連在一起就是形容阮小五如同二郎神,敵人遇到他都得丟掉性命。

值得一提的是,在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阮小二的綽號叫作“短命二郎”,阮小五的綽號叫作“立地太歲”。而在《水滸傳》中,則阮小二成為“立地太歲”,阮小五卻變成了“短命二郎”。據說這是刻書刊印的失誤。

此外,李逵的綽號“黑旋風”中的“旋風”不是說他像我們理解的旋風,而是當時的一種火炮,引信很快,一點即著。有俗語曰:“神仙難躲一溜煙”,因而將這種火炮命名為“旋風”。

一說“旋風”是金國炮名,即旋風炮。《三朝北盟會編》曾載:“金人攻東水門,矢石飛注如雨,或以磨磐及碡碌絆之,為旋風炮。”

李逵綽號“黑旋風”,一是指他長得黑,二是說他脾氣暴,像火炮一樣“一點就著”。

“小旋風”的“小”并不是“大小”之小,而應作“肖”,是相仿、相似的意思。“小旋風”是說柴進行事猶如旋風。

還有李俊的綽號“混江龍”。很多解釋將李俊的綽號“混江龍”解釋為李俊的水下功夫了得,像龍一樣在江中來去自如。實則“混江龍”是宋代的一種刷蕩沙泥的治河工具。史書載,該器具“木制,徑一尺四寸,長五六尺,四面安鐵葉如卷發,重凡三四百斤,沉入水底,以刷蕩沙泥”。

張順的綽號有“浪里白條”和“浪里白跳”兩個版本。在《大宋宣和遺事》中稱“浪里白條”,在《癸辛雜識》中稱“浪里白跳”。《水滸傳》七十回本與《大宋宣和遺事》同,一百一十五回本及一百二十回本與《癸辛雜識》同。

金圣嘆七十回本也作“浪里白條”,尤其金的七十回本流行了三百多年,所以在一些評書和戲曲中都以“浪里白條”為主。

通俗的解釋認為張順所以被稱為“浪里白條”,乃是梁山中水性最好的,又“渾身雪練也似一身白肉”,可以與一種叫白條的魚相媲美。

白條魚,又叫條、鰷、子、白鰷、白鱎、藍刀魚、游刁子、青鱗子、尖嘴子、浮鰱、餐條、餐子、川條子。

白條魚性活潑,善魚躍。側面及腹面銀白色,露出水面時反射陽光顯得白光閃閃。張順一身象雪一樣的白肉,水中穿梭如白條魚,因而稱“浪里白條”。

這只是一種通俗的解釋。據程穆衡《水滸傳注略》上面介紹:“黑旋風斗浪里白條原本作浪里白跳,跳,平聲,音條。見《前漢書》及昌黎詩。五代及宋凡軍行,前軍之前俱有踏白隊,所以踏伏,候望敵之遠近眾寡。另據《資治通鑒》:天復三年(903年),朱全忠遣左踏白指揮使王枟攻密州,是其證也。因俗語以踏為跳,故踏白將亦謂之白跳將(謂足踏為跳,今人尚然,如跳大頭,跳獅子之類)。浪里白跳者,言不于陸地為踏白將,而于浪里跳白也。語最新奇,今俗本自不能解,竟改作條,雖亦知條跳同音,而白跳之出處晦焉,且亦不知白條之無解也。”

南宋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對張順的贊言為“雪浪如山,汝能白跳。愿隨忠魂,來駕怒潮”。這里面的“白跳”接近于上面的意思。

張橫的綽號“船火兒”。很多人將“船火兒”解釋為“船上的伙計”。宋代除了舵手,其余的船工全都叫船火兒,“船火兒”又作“船伙兒”,就是船上的伙計。實則“火”通“伙”,是指相同職業人群的小頭目,所以“船火兒”應是指一群使船人的頭領。

穆弘綽號“沒遮攔”。意思是勇猛無阻擋。穆弘是揭陽鎮一霸,武功高強,性情剛烈,性起之時,搖天憾地,無人可擋。

杜遷綽號摸著天。在《大宋宣和遺事》中,杜遷的綽號原為“摸著云”。后來《水滸傳》中改為“摸著天”。直白的理解,是可以摸著頭頂的天空。這樣的形容,多用于個子高的人身上。

“摸著天”有出典。據《后漢書·皇后本紀》載,漢和帝的皇后鄧綏,幼時曾夢見自己“捫天,蕩蕩正青,若有鐘乳狀”,便仰面張口飲其入腹。因為這樣一個典故,“摸著天”常常被認為是大富大貴之像。

但杜遷的綽號“摸著天”應該就是指他長得高,與富貴之像無關。

焦挺的綽號“沒面目”。《水滸傳》中寫焦挺:“平生最無面目,到處投人不著,山東、河北都叫我做沒面目焦挺。”直接解釋就是焦挺沒有關系。宋朝人把人際關系、人情交往等叫作“面目”。也有人認為是不講面子的意思。

王定六綽號“活閃婆”。活閃,也叫霍閃,在江淮一代是閃電的意思(在陜西北部、內蒙河套一帶也有類似叫法,意為閃過、迅速、快的意思)。

“婆”即“豬婆龍”,是長江中下游沿岸人們對揚子鱷的別稱。揚子鱷體形細小,動作敏捷。王定六家居長江邊,身材瘦小,赴水使棒,走跳得快,“活閃婆”綽號繪出其體貌動作的特征。

扈三娘綽號“一丈青”。“一丈青”這個綽號在許多古典文學作品中都有出現,如《三朝北盟會編》里的“馬皋之女一丈青”,《金瓶梅》里的一丈青惠慶。早在《宋江三十六贊》中描寫燕青:“平康巷陌,豈知汝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

后來一丈青這個綽號專用于扈三娘,據解釋有漂亮和高挑的意思。另外“一丈青”是古代婦人的一種首飾。

據說,這種首飾造型別致,設計奇特,頭端為鉞斧或蛇矛的形狀,尾部鋒利尖銳,除了用于裝飾美觀之外,某種程度上還有防色狼的作用。

另外,有學者指出“一丈青”是指文身。如嚴敦易先生在《水滸傳的演變》中指出:“一丈喻其長,青則是指一身花繡的顏色”。

可以想象是扈三娘身上紋了一個大花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荫县| 庆云县| 恭城| 乌兰察布市| 广德县| 调兵山市| 平罗县| 炉霍县| 慈溪市| 沛县| 综艺| 宕昌县| 郧西县| 玛纳斯县| 浏阳市| 阳城县| 慈利县| 乌鲁木齐市| 锦屏县| 铁岭市| 旌德县| 禹城市| 胶州市| 昌宁县| 山阴县| 文化| 肥西县| 樟树市| 渝中区| 岫岩| 遵化市| 景泰县| 湘潭县| 竹北市| 麻栗坡县| 崇左市| 商城县| 九台市| 米脂县| 增城市| 义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