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 知宋:從水滸看宋朝的犄角旮旯
- 趙燕云
- 1313字
- 2019-03-14 09:44:20
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講述的是北宋末年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將劫富濟貧、替天行道的故事。《水滸傳》是小說,小說不是歷史,但也反映了一定的歷史史實。
南宋末年周密的《癸辛雜識》里,有一篇龔圣與的《宋江三十六贊》。龔圣與讀《東都事略·侯蒙傳》:“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京東,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材必過人,不若赦過招降,使討方臘以自贖,或足以平東南之亂。”對宋江等三十六條好漢產生了欽佩之情,于是作《宋江三十六贊》。
《宋江三十六贊》中三十六人的綽號多被施耐庵《水滸傳》延用。施耐庵在此及話本《大宋宣和遺事》等作品的基礎上,撰寫了《水滸傳》。
《水滸傳》里的主角宋江就是一個胸懷野心的人物。他出身小吏,卻想干忠君報國的大事。于是走了一條招安的路子。
招安就是宋代平定農民起義的常用政策。所謂:“仕途捷徑無過賊,上將奇謀只是招”“欲得官,殺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趕著行在賣酒醋”。
雖然書中有不少人、地、時的不符合真實歷史。如第一章寫嘉祐三年(1058年),參知政事范仲淹啟奏,請江西信州龍虎山張天師來朝,祈禳瘟疫,由此發生洪太尉放出妖魔之事。實則范仲淹皇祐四年(1052年)已去世,他任副相參知政事是慶歷三年(1043年)左右的事。再如六十一回中出現了泰安州。泰安,宋代是兗州的奉符縣,金代才升為泰安州,元、明延用。
但其中的記述在相當程度上是符合宋代的社會生活原貌的。
所以《水滸傳》也可以看作宋代生活的一面鏡子,可以從中一窺宋代的真實歷史與社會風貌。
比如書中對宋代人物的藝術描繪,如高俅,李師師等等;對一些運動娛樂項目的著墨,如蹴鞠、相撲等等;還有宋代人的生活,如對宋代酒、茶、肉的記載描寫等等。須知,《水滸傳》的寫作背景正是北宋王朝崩潰的前夜,宋人生活的豐富多彩可見一斑。
宋代在中國歷代正統王朝中是一個獨特的王朝。
陳寅恪先生曾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
兩宋是中國歷史舞臺上登場的正統王朝里統治疆域最小、對外武力最孱弱的一個,但它同時也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為繁榮的“清明上河圖”、中國文學史上的高峰宋詞、中國科技史上的四大發明有其三、帝制社會最為開明完善的文官制度和周密的司法制度。
它是中國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之一。儒學復興,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政治開明廉潔。終宋一代沒有嚴重的宦官亂政和地方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
但是,三百二十年的宋朝在與遼、西夏、金、蒙元等少數民族政權的戰爭中敗多勝少,最終一亡于女真,二亡于蒙古。
宋人蘇軾《晁錯論》中寫道:“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
蘇軾死后僅僅二十多年,北宋滅亡。他是否預測到了結局?
李約瑟說:“宋代是中國自然科學的黃金時代。”
內藤虎次郎說:“宋代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唐和宋在文化性質上有顯著差異。唐代是中世的結束,而宋代則是近世的開始。”
謝和耐評價最高:“宋代是中國的文藝復興?!?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一幅中國封建王朝時期絢麗的《清明上河圖》湮滅在洪流中。
歷史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最矛盾的王朝遠去的背影。
歷史大戲每天都在上演,直到現在還在繼續,我們每個人或是故事的主角,或是配角,或是龍套,或是生來無聲死后無名的路人甲……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長安的荔枝(雷佳音、岳云鵬主演影視劇原著小說)
同名實體書新鮮上市,馬伯庸歷史短小說“見微”系列神作!大唐天寶十四年,長安城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個任務:要在貴妃誕日之前,從嶺南運來新鮮荔枝。荔枝保鮮期只有三天,而嶺南距長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了家人,李善德只得放手一搏……古裝版社畜求生記,帝國夾縫中的小人物史詩。
天亮了,你就回來了
《夏有喬木雅望天堂》作者籽月闊別3年全新力作,電子書全文首發。穿越時空元氣少女VS風度翩翩優質大叔。如果愛人突然消失,你會等幾年?江倩兮撞上時空折疊,短短10個小時,外界已過了23年,好不容易追到手的新婚丈夫,轉眼變成陌生大叔?!完美言情男主再添一員猛將:顧池!少年時,他是腹黑學霸,牢牢抓住姐姐的心。新婚時,他是甜美奶狗,撒嬌男人最好命。愛人無故失蹤,他在漫長等待里事業有成,溫潤不油膩的優質大叔誰能拒絕?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