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網絡語言生活研究

有研究者通過調查指出,目前網絡上維吾爾語使用的文字是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老維吾爾文和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拉丁維吾爾文。在網絡聊天和論壇等環境中,維吾爾族使用本民族語時大多使用拉丁字母為基礎的維吾爾文書寫形式,其中小寫形式居多,但26個拉丁字母無法與32個維吾爾文字母一一對應,致使在實際應用時以省略、相近發音代替的方法拼寫,從而產生大量的不規范現象。維吾爾族的網絡語言生活主要有以下特征:維吾爾語漢語雙語兼用;使用維吾爾語口頭流行語;網絡語詞受漢語烏魯木齊方言的影響;漢語網絡語言的滲透;數字的借用。維吾爾族在網絡中的語言選擇更多的是基于方便,同時也體現了其較鮮明的語言態度: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持肯定態度,堅持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同時對本民族語言有著深厚的感情。

[李遐.新疆維吾爾族網絡語言生活調查分析]

有研究者對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網絡使用情況以及網絡語言活動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新疆少數民族學生的網絡普及率很高,網絡語言活動豐富多彩,包括網絡交際、網絡閱讀、網絡寫作、網絡購物、網絡視頻、網絡游戲等等。在網絡活動中,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主要使用漢語,主要采用拉丁字母輸入,表達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母語的拉丁字母形式;母語和漢字合璧形式;母語、英語和漢字的合璧形式;新疆漢語方言形式;漢語使用的偏誤形式;漢語的網絡流行語形式和網絡符號語言。

當下的網絡語境延伸了漢語學習的語境范圍,網絡以漢語為主流,弱化了身份、地位等因素的影響,同時增加了少數民族學生課堂以外的漢字輸入量,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漢語水平。此外,網絡還拓寬了文化交流傳播的渠道,開闊了少數民族學生的視野,有利于沖破一些狹隘觀念的束縛,提高學生文化素質。但是,網絡信息魚龍混雜,一定要注意積極引導,多輸入健康、優秀的文化內容。

[于麗.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網絡語言生活與民族教育發展]

有研究者通過調查指出,新疆維吾爾族大學生在網絡社交中使用的語言主要有維吾爾語口頭流行語、漢語網絡流行語和漢語新疆方言,此外還有漢語和維吾爾語混雜使用的情況。新疆維吾爾大學生的網絡語言生活具有時代性、多樣性和交融性的特征。

[馬梅.新疆維吾爾族大學生網絡語言生活淺析]

有研究者通過調查指出,新疆維吾爾族大學生網絡語言形式主要有漢語、維吾爾語、用漢語音譯維吾爾語、維吾爾語漢語合璧和“符號/數字/字母/+維吾爾語”模式五種情況,具有精煉簡便、形象詼諧、兼容并包、年輕群體、隨意多樣的特征。網絡語言表達模式使大學生模糊和喪失了學習語言的內部動力,影響了大學生閱讀和表達漢語的能力,給高校的民族生語言規范學習帶來干擾。

[剡啟超.新疆維吾爾族大學生網絡語言特點探析]

有研究者對齊齊哈爾地區朝鮮族網絡語言生活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朝鮮族人對使用網絡持肯定態度,認為使用網絡利大于弊,但也暴露出網絡在城市和農村的發展并不均衡,網絡普及的程度較低等問題。由于語言的障礙,電腦的技術水平較低,經濟發展步伐緩慢等問題,互聯網在朝鮮族聚居區普及程度還有待提高,有接近三分之一的被調查者還沒有接觸或使用過網絡。當地政府相關部門應采取措施,普及朝鮮族的漢語教育,提高他們的漢語水平和電腦技術水平,讓他們能充分地享用互聯網給人們的學習、生活帶來的便利。

[唐秀偉、吳曉旭.齊齊哈爾地區朝鮮族網絡語言生活調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市| 平陆县| 大足县| 柳州市| 绍兴县| 五华县| 大埔区| 华安县| 谷城县| 洛隆县| 万载县| 河北区| 汝阳县| 汉川市| 泗洪县| 平乐县| 政和县| 资阳市| 黔西| 镇康县| 花莲县| 舒兰市| 威远县| 大宁县| 昭平县| 社旗县| 垦利县| 拉萨市| 托里县| 长岭县| 保靖县| 泽州县| 乌拉特中旗| 永胜县| 合川市| 定襄县| 白朗县| 新沂市| 宝坻区| 怀安县| 石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