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由上面的例解,我們不僅明瞭:官僚政治是由封建社會轉向資本社會之過渡歷史階段的產物,同時還知道:某一個國家的傳統封建關系愈強固,它的自由經濟發展愈困難,它在此過渡階段的官僚主義政治,就愈加要混合著專制主義、封建主義,而表現得更持續、更露骨。反之,一切當然是另一個形相。我們最好在這種推論下,簡論到美國的官僚政治。
在美國尚未出現以前的美洲,“北方和南方一樣,盜取為一切時期的官吏的本來職務。十七八世紀半官的大營業社為營利、欺詐的園地;恰和殖民地區域的行政一樣,遼遠省份的行政,不常委諸最切實和最忠誠的人,總督大都對自己的僚屬樹起先例來,藉欺詐和壓制聚斂財富。”注25
有人根據此點,說美國后來的官制,其所以采取所謂大家都有機會參政的短期輪換的分贓制,就是鑒于殖民地時代的英國官吏過于腐敗、過于專擅,想藉此來限制官吏的不法活動。注26我不反對這種說法,但美國官吏不法活動的受到限制,或者,當作一種社會體制看的官僚政治在美國的不易出現,卻有他根本的原因,那就是市民的民主政治在美國比較能實行得徹底。即“資產階級長期的統治,現在只有像在美國這種國家才有可能,因為美國本來就沒有封建制度存在,而社會開始就是建立在資產階級的基礎之上”注27。
不錯,我們已承認就是在市民的民主政權之下,官吏不負責任、講形式、講應付,乃至假公濟私的事,還有發生可能,并且在美國確也發生過,但如英國拉斯基教授所說,像在歐洲的那種官僚政治,是難得見之于美國的,注28如我前面的推論,那只是屬于技術性質方面的。
然則美國是否永不會發生官僚把持政府權力的那種官僚政治呢?近來美國國內有識人士已經抱有一種隱憂,表示著不曾在資本初期發生這種政治形態,卻可能在資本末期發生這種政治形態。如Louis M.Hacker在最近出版的《美國資本主義之勝利》中就說:“在極權國家里面,國家已將全(社會經濟)領域控制在手,無論企業經營或私人行動,都變成官僚政治的關切對象。至于美國方面,雖則官僚政治在羽毛未豐時代,尚能響應民主主義的過程,然而國家資本主義的勢力,亦在日趨雄厚。”注29這就是說,美國如其一步一步走上國家資本主義或獨占資本壟斷之路,它的政治將不可避免的要極權化、官僚主義化。這逼得我們要把德意型的獨裁的官僚政治作一交代。
人們對于同一名稱所代表的不同性質的東西,往往總容易把它們搞在一起。前述那位《美國資本主義之勝利》的作者曾這樣告訴我們:“英法兩國的新宮廷貴族,不啻是專制官僚政治的柱石,他們操縱教會,左右司法,統率海陸軍,享受最有利的獨營權,并(就法國而論)以稅收承辦人的地位,向人民橫施敲詐。這種現象,跟現代的法西斯主義極相類似,蓋16、17世紀的英法專制政治和現代德意的法西斯政治,都想扶植私人親信所組織的集團,由這些集團去作實際的政治控制者。”注30
其實,這兩個不同時代分別發生的專制政體與獨裁統治,就是在形式上的相似點也是極其有限的。然而,假使把配合后者的官僚政治稱之為新官僚政治,那也只是名詞上的相同罷了。在資本主義末期或帝國主義階段出現的獨裁統治,乃因前此的議會政治、選舉方式,以及其他有關民主、自由的社會秩序,已不適于或不利于金融寡頭獨占局面,于是各國就照應其各別的歷史條件,采取新的行政形式和方法,那在意大利稱為法西斯政權,而在德國則稱為納粹政權。因為這種統治或宰制的對象,是幾世紀來在自由、民主號召乃至實際活動中覺醒過來了的、已經部分的取得了政治權力的生產勞動大眾和有識的中等階級,還有是資產階級內部除了金融寡頭或獨占集團以外的其他有產份子,于是這種統治就特別需要制造一套等級主義、全體主義的哲學,一個無所不在、無所不為、無孔不入的秘密警察組織,把全國人民特別是全國勞動大眾,任意編組在他們所設計出來便于宰制、驅使的社會政治框架中;于是,這種統治的執行者,法西斯黨徒、國社黨徒,就比之專制時代的官僚集團,還要采取更橫暴、更無顧忌的姿態。貪污、欺騙、敲詐、結黨營私、舞弊,那是太尋常了。公開的劫掠、對于人身自由的任意蹂躪、集中營、集體屠殺,已成為這種統治的必要手段了。
當然,今日美國的政治,距離這種法西斯統治還遠,但它的獨占集團在戰后通過其所包庇豢養的政黨,所施行的一些反民主、反自由的措置,已使世界有識人士耽心美國正在向著法西斯統治前進中。
臨到末了,我還得關于蘇聯講幾句話。前述那位《美國資本主義之勝利》的著者,不但把晚近獨裁統治與初期專制混做一團,且把蘇聯的無產階級專政也一視同仁的處理。他說:“在德意等極權國家里面,它并且有消滅私產權,將國家社會主義代替國家資本主義的傾向。俄國方面,這個步驟甚至已經完成。不論個別的環境如何,國家資本主義與國家社會主義的顯著征象,總跟重商主義時代一樣,建立強有力的官僚政治,官僚政治中的人員,即是新制度的主要推動者。”注31為了證示蘇聯也有官僚主義,國內外論壇上,已經有人把蘇聯近年自我檢討分別指出集體農場和工廠中一部分人營私舞弊的情形作為宣傳資料。蘇聯社會經濟還不曾達到理想的境地。屬于技術性的官僚作風是可能不曾祛除凈盡的。但我相信,一個私有財產制不存在的社會,一般生產大眾皆有政治發言權的社會,任何一種當作社會體制看的官僚政治形態是決計無法生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