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近代海洋文明史(晚清卷)
- 陳君靜
- 375字
- 2020-08-27 15:01:22
第二節 鴉片戰爭與浙江傳統海防體系的崩潰
舟山位于浙江東北海域,靠近長江、錢塘江、甬江等大江的出海口,處在中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間位置,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英國對舟山覬覦已久。康熙三十四年(1695)清政府在定海縣衜頭建立的紅毛館,主要居住對象就是英國商人和船員。乾隆二十二年(1757), 乾隆帝諭令:“嗣后口岸定于廣東,不得再赴浙省”36后,英商洪任輝等曾多次闖舟山被拒。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國全權大使馬戛爾尼來華,他根據本國政府的訓令向清政府提出了六項要求,其中有兩項涉及了舟山:“第一,準許英商在寧波、天津、舟山貿易;第二,準許清政府把舟山附近一個獨立的、非軍事區的小島給英商使用,以便英商到該處可以存放貨物和居住。”37這些要求同樣遭到清政府的拒絕。在“通商”要求一再拒后,英國人決意用武力打開中國的大門。
機會終于來了。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舟山再次成為英軍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