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參加專案組
這年的冬天,公社革委會成立了一個專案組,專門調查“公社大樓縱火案”。
“公社大樓縱火案”是此前不久發生的一個案件。公社有一座三層的辦公大樓。有人在夜間將一只煤油桶放到二層樓板上,將煤油點燃,油盡火熄,對周圍物件沒有造成實質性的損害。這一舉動很可能與當時的派別斗爭有關。
經過調查,專案組決定對一名嫌疑人進行審查。這個嫌疑人是某大隊總支書記趙天賜。審查的辦法是將嫌疑人隔離,當時稱“辦學習班”。公社革委會從各大隊選派六名可靠的年輕社員,進行24小時看守。我是被選派的成員之一。
“辦學習班”的地點是公社辦公大樓二層的一間大房子。房子里有三張簡單的單人床,床上有簡單的鋪蓋,一張桌子,桌子上有紙和筆,還有幾把椅子,洗臉盆、毛巾、刷牙缸等。透過窗戶,可以看見公社院的圍墻,和對面公路上的行人車輛。
這天下午,革委會負責人和我們六位年輕人見面,布置工作。過了不多一會,有人把被嫌疑人帶進房間,當著大家的面,嚴肅地向嫌疑人交待紀律和注意事項。于是,看守的工作就這樣開始了。
嫌疑人的年齡約在50歲上下,身體健康,說話聲音洪亮,比較健談。他和我們六個年輕人一一打招呼,問我們來自哪個村。接著又問某某村的某人最近怎么樣,等等。總之,當時氣氛比較寬松,像熟人聊天一樣。
辦學習班期間,白天我們一天三頓飯都是在公社食堂吃飯。晚上有兩個人值前半夜班,兩個人值后半夜班。晚上睡覺時開著燈,不許聊天。有時,公社革委會的人把嫌疑人帶去談話,不多時又把嫌疑人送回來。有時,嫌疑人很生氣,滔滔不絕地訴說著他的冤屈。我們只能安靜地聽著。每天下午四五點鐘,我們選一個人去向負責人匯報。匯報的內容是嫌疑人都說了什么,涉及了什么具體的人,等等。
我們六個人當中,有一個年輕人,是偏遠一個大隊派來的,他很憨厚。我們接觸多了,比較談得來。有一次他偷偷告訴我,那個嫌疑人就是他的親戚,公社和大隊都不知道,否則不會挑他進專案組。還說,他是“保皇派”,是“造反派”的眼中釘。“造反派”借此機會打擊“保皇派”。還說,嫌疑人給縣革委會寫了申訴信,他已經偷偷轉出去了。
過了將近一個月,公社革委會以證據不足為由把嫌疑人放了。我們六個年輕人的任務也就完成了。分手的時候,大家還依依不舍的。在自己動手自力更生的年月,我還過了一個多月吃食堂,住樓房,有電燈的日子。心里不免涌出一個念頭:我將來如果能夠到有食堂、有電燈的單位工作,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