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電視臺掃地僧
- 全能金牌主持
- 張砣砣
- 2099字
- 2019-03-21 21:35:00
中午吃過飯,再次埋頭寫策劃細則。經過一番深度思考,張宇很快就想開了。
雖然黑石廣播電臺對案件進行了最為迅速的報道,然而,電臺與電視臺相比,仍有其制約性。
電視是以圖像、聲音、文字為傳播符號,光這三要素就決定了它視聽兼備、聲情并茂、直觀生動,現場感強等特點。這些可都是廣播無法比擬的。
雖然隔了二十幾年之久,可曾經學過的理論知識,如今張宇還記得還算扎實。當年家境貧困,為了在畢業后獲得一份好的分配工作,確實下了一番苦功夫。時至今日,教科書當中的很多內容,他都還清楚地記得。才會瞬間為自己打開思路,放下思想包袱。
最主要的是,重生之前的時空,也確實證明了電視新聞的優越性。放到新世紀,廣播早已逐漸沒落,反觀電視行業,則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網絡等新媒體的出現則是后話了。
學業上的積累對此刻的張宇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策劃綱要很快完成,思路異常清晰,他決定趁熱打鐵,趕快把盜竊案的新聞編輯出來。
機房,電腦屏幕上的光投映在田鶯鶯好奇的臉上,張宇熟練的操作編輯線,幾分鐘的新聞素材在他的整理之下很快就有了眉目。
嗯,速度有大幅度的提高,張宇本人也很滿意。
田鶯鶯更是接連贊嘆,看他的目光之中多了幾分不易被人察覺的崇敬。這個剛剛邁入社會的畢業生,確實給她耳目一新的感覺。
同樣是遭人算計,虎落平陽,張宇所表現出的心態跟積極的應對方式,跟自己截然不同。
這不禁引起田鶯鶯的思考,進一步激發了她向上的動力。
當然,搭檔的心理活動全都是在暗中進行,張宇并不知曉,他一門心思全部撲在連續報道的制作上。
作為社會案件,報道內容一定是嚴肅嚴謹的,就像是一開始構思的那樣,張宇準備在結構上動下手腳,采用類似于倒敘的方式,吸引觀眾的眼球。
報道一開始,畫面采用車旅店老板娘與失竊方發生激烈沖突的那一段,緊接著,引出案件線索來。
由于過于投入,張宇幾乎完全無視了時間的流逝。轉眼,就要為晚八點半的新聞做準備了。
好在,新聞時長僅有十五分鐘,新聞稿簡短易讀,短時間內就可以通讀背誦下來。
在更衣室換上僅有的一套西裝,張宇在對著鏡子整理領帶的過程中,進行了一番聲音訓練,重生后業務生疏,剛剛撿起來練習了一段時間。
張宇的發音練習是自創的,為了更好的進行聲息的控制,上學時每天都會來一段京劇《擊鼓罵曹》的幾段念白:
“昔日里韓信受跨下,英雄落魄走天涯。到后來登臺把帥掛,扶保漢室錦邦家……”
做好準備,走進新聞演播室,早就換好西裝的田鶯鶯已經微笑著等候在那里了。
對面的劉利打好手勢,進入倒計時,“三、二、一,開始!”
“觀眾朋友們,大家晚上好,現在是黑石電視臺新聞八點半欄目……”
攝像機對準田鶯鶯甜美的笑容進行著拍攝。
演播室里的攝像機是專門用于現場節目制作的,與進行新聞信號采集的不同,連接著CCU,始終固定在新聞演播廳。
CCU就是來控制攝像機拍出來的畫面,把畫面給到切換臺,導播再進行選擇。
新聞進行的時候,劉利坐在導播臺,控制新聞畫面。而進行攝像工作的則是……劉姨。
第一次見到這幅場面的時候,張宇也是大大吃了一驚。田鶯鶯則是見怪不怪,解釋說黑石電視臺人員緊缺,而劉姨非常樂于幫忙,這幾年來,新聞畫面幾乎都是她來拍攝的。
了解后才知道,當年黑石電視臺成立不久,劉利被調過來,隨即安排自己的親戚劉姨進入食堂掌勺。當時設備提供方專門組織人員進行學習,劉利年紀較大,接受能力欠佳,本人安于現狀,也沒什么進取的心思,導致學習進展非常緩慢。
而在食堂工作的劉姨在做飯之余,總會拿個筆記本過來聽課。讓人驚訝的是,她先一步掌握了在演播室里控制攝像機的能力,雖然了解的也不全面,可要比劉利強出來許多。
設備提供方急于交差,沒等劉利全部學會,就早早離開了黑石。于是,自打黑石電視臺有了自制的晚八點新聞開始,攝像工作就交給了劉姨。
劉姨對這份額外的差事并不慢待,大家經常會看到她出入圖書閱覽室的身影,筆記本早就積累了厚厚的一沓。
張宇對這個總是笑瞇瞇的女人十分敬佩,從她身上看到了掃地僧的影子。
甚至還有一次,劉姨帶著幾分矜持跟羞澀地詢問張宇:“小張,你說我這個年紀,能出鏡做播音員嗎?”
這份對工作的熱忱跟積極性是好的,張宇并沒有打擊她,而是鼓勵了一番,使得劉姨的工作熱情更加高漲。
就是這樣一支雜牌隊伍,每天保證了新聞的正常播出。
導播臺那里,隨著田鶯鶯對樹掛進行一番聲情并茂的介紹,劉利切出畫面,《漁舟唱晚》也隨之響起。
畫面沿圖蘭河一路走去,潔白的霜花綴滿枝頭,玉樹瓊枝,美不勝收。
“今天的新聞就到這里,觀眾朋友們,我們下次再見。”
在主播臺上等候片刻,看到劉利打手勢,表明畫面已經被切掉。
田鶯鶯渾身都松懈下來,急忙解開西裝紐扣。九十年代初流行那種大墊肩,收腰的小西服,穿起來并不是那么的舒服。
注意到張宇飛快離開主播臺,田鶯鶯趕緊追上去,“阿宇,一起回家啊。”
“你先回去吧,我還有事。”
幾步跨上三樓,鉆進機房,張宇一門心思都撲在了新聞的剪輯上。
史大力的電臺新聞優勢在于速度,張宇則決定著重強調新聞的可看性。通過畫面,使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參與感。
冬天臨近,黑石的天晚的越來越早,五點左右就已經烏漆嘛黑。
外部的一切都沒能影響張宇,他準備加班加點完成工作,最好能夠在明晚播放。
就在他聚精會神的時候,門外響起一陣腳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