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了一圈下來的林清風并不是一無所獲,有幾名考生是這學(xué)期剛?cè)氲耐ㄓ嵣?,打電話問了通訊社的學(xué)姐,學(xué)姐表示通訊社今日并無活動通知,應(yīng)該是報社方搞錯了。有人信了這個說法,唉聲嘆氣的交了白卷,有的人以為自己跑錯了地址,繼續(xù)在西北角一帶轉(zhuǎn)悠,有的人不信通訊社人的說辭偷偷的關(guān)注著幾名通訊社成員的動向。林清風也是其中之一。果然見人潮散得差不多時,幾名通訊社的新生一起結(jié)伴偷偷的跑了,林清風趕緊抓著歡歡也跟著一起跑,通訊社的人見身后有好幾條小尾巴,離博學(xué)樓還有幾步路的時候突然狂奔起來,跑進了博學(xué)樓最下方的辦公室鎖起門來。
“靠,不帶這么玩的,真是欺人太甚了!”跟林清風一同前來的男生見鎖了門,窗簾被人拉上,從外邊根本猜不透里面的動靜,幾人敲了敲通訊社的大門,根本沒人開門,尾隨的幾人忍不住罵出了聲:“這不是作弊嗎?為了自己的社員能順利晉級,居然搞這種小動作!還是我們學(xué)校最大的社團呢!我要披露你們這無恥的行徑!”不少尾隨而至的人打起批判通訊社的主意!干脆就堵在門口開始揚揚灑灑的寫起批判新聞。林清風不敢輕易冒險,交代歡歡跟著他們一起先圍在這里看后續(xù),不著急動筆寫。而自己默默的看起墻報上貼的通訊社的負責老師,悄悄的撥通了電話約了老師訪談。
通訊社的康老師此時正在仁愛樓值班,林清風一路上打好了草稿直奔康老師而來,寒暄了幾句直入主題:“康老師,這次報社實習(xí)生考試題目是采訪報道通訊社今日9點30分會舉辦的朗誦比賽,可現(xiàn)在自己40多分了,還沒舉辦是有什么特殊原因嗎?還是假新聞?”林清風一邊問話一邊按下了手機的錄音功能,以便差缺補漏,也方便歡歡獲取信息。
康老師很是干練的梳著馬尾辮,身上套了件黑色西裝,見林清風問話,很是禮貌的停下手頭的工作,還親自為林清風泡了盞茶,林清風心急如焚,但也沒法催促,只得接過老師手中的茶盞,道了謝后放嘴邊輕輕泯了一口。
老師見林清風神色著急,也不逗弄林清風了,微笑的開口道:“原先是選定今日在文化長廊上舉辦第二十七屆詩歌朗誦比賽的,但是有下面的同學(xué)反饋說今天跟報社實習(xí)生考試沖撞了時間,怕許多大一的參賽選手分身無術(shù),因此改在了下周。”
林清風焦慮道:“可我今天就要交卷了,等不到明天的比賽了。”
康老師泯了口茶問:“你知道什么才是新聞嗎?”
“新聞是對新近發(fā)生事實的報道。”林清風脫口而出,這是她來這上課后背誦的第一個新聞定義。
康老師點了點頭,繼續(xù)問:“那新聞6要素你知道嗎?”
林清風疑惑的問:“5W1H?事件what 、時間when 、人物who、地點where 、原因why和怎么樣how?”
“那既然文化長廊今日無事發(fā)生,那還算是新聞嗎?”
“那我的考試怎么辦?”林清風焦急的問道
康老師笑道:“新聞的定義不止一種,民眾感興趣且有意義的事情才是新聞,沒準你本身就是新聞參與人也說不定!”
林清風細細品味著康老師的話,突然眼睛一亮:“老師是說考試!”
康老師見她已經(jīng)有了目標,遂起了身,拉了拉裙角又回了辦公桌前,林清風見老師又開始辦公,真摯的又跟老師道了謝出門,一路狂奔回去找歡歡,見歡歡在原地急得團團轉(zhuǎn),見清風一來埋怨道:“清風你去哪里了,交卷時間可都快到了,你怎么還有心思亂跑?!?
林清風趕緊拉了歡歡往復(fù)興樓方向跑:“歡歡,剛我離開通訊社辦公室有發(fā)生什么特殊的事情嗎?”
歡歡興奮的說:“清風你不知道,剛你走后好久通訊社的幾人才出來,結(jié)果一出來就被人圍堵了,說是通訊社作弊,關(guān)起門來做小抄,吵得可兇了,那些通訊社的人一直解釋說今日本就沒有朗誦比賽,他們只是找學(xué)姐和學(xué)長做人物訪談,回顧過往的朗誦比賽之類的,反正是差點打起來,要不是正在考試,我怕是會引起一場爭端的。”
“那你就把今天發(fā)生的整件事情寫上,從參加考試到考題,從沒按時比賽到考生與通訊社的沖突,把這個寫到答卷上準沒錯。”林清風建議歡歡道。
“可是這不是離題了嗎?對了清風你剛?cè)ツ睦锪耍俊?
“我剛?cè)ゲ稍L了通訊社的責任老師,康老師告訴我原定今天的詩歌朗誦因為和我們的實習(xí)生考試沖突所以延后了,所以我想對于我們學(xué)校來說,今天的實習(xí)生考試才是新聞,我還把跟康老師的對話錄下了,你聽下。”說著就把手機錄音摁開,放到了歡歡耳邊讓她細聽。
歡歡本就信任林清風,何況還有康老師的錄音作證,一時間二人打定了主意,回到了復(fù)興樓201快速的組織了下語言,把今日的事情寫下:“2008年11月17日上午9點整,F(xiàn)J省知名報社《明報》在樟州職業(yè)學(xué)院進行了報社實習(xí)生考試。參與人數(shù)達上百人,競爭十分激烈。該考試分為三輪,今日為第一輪筆試,采用現(xiàn)場采訪?新聞基礎(chǔ)問答兩部分。考試時長為75分鐘。
據(jù)知情人爆料,樟州職業(yè)學(xué)院通訊社原定于今日上午9點30在樟職院西北角文化長廊舉辦第二十七屆詩歌朗誦會因與《明報》所舉辦的報社實習(xí)生選拔沖突,因此不得不將比賽順延至第二周,可見這場考試規(guī)模宏大。
在此也衷心祝愿各位參加報社選拔的考生都能取得佳績,心想事成?!逼狡降臄⑹鰧⑿侣?要素囊括在內(nèi),又順手點題了朗誦比賽,可算是保險的打法了。
一旁的歡歡寫的新聞可就歡樂多了:“2008面11月17日,《明報》在我校舉行了報社實習(xí)生選拔賽,考試題目為(采訪通訊社于今日9點30分所舉辦的朗誦比賽),但當記者和眾多考試趕往現(xiàn)場時,通訊社并未如期舉辦活動。到底是假新聞還是因其他原因推遲,我們隨機走訪了幾位考生,在眾考生均表示不知情,有來自通訊社的考生爆料道今日本就沒收到朗誦比賽的通知,所以是個假新聞,在場眾多考生知曉后有小部分的考生干脆交了白卷走人。但記者發(fā)現(xiàn)該名考生爆料后偷偷潛去通訊社所在辦公室,將其門窗緊鎖,多名考生認為該學(xué)生故意散播假消息,意圖減少競爭對手,因而二十多名考生聯(lián)手將通訊社辦公室包圍,兩者僵持不下,互不相讓差點引發(fā)一場校園打架斗毆事件,好在最后經(jīng)通訊社學(xué)長調(diào)解,兩方人和解,信息共享方才避免一場沖突。這場百人大戰(zhàn)究竟誰能突破重圍?我們將為您持續(xù)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