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這是鄧稼先臨終前對身邊人說的最后一句話。
鄧稼先是中國原子彈、氫彈研制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他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tài)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完成了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原子彈試驗成功后,鄧稼先又組織領導了氫彈爆炸試驗,被稱為中國“兩彈元勛”!
一個小娃娃博士
鄧稼先出生在一個書香之家,父親是著名的美學家和美術史學家,曾擔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哲學教授。鄧稼先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青少年時代就有了科技強國的夙愿,他抱著學會更多本領建設自己祖國的志向,于1947年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第二年秋天,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于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并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的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
就是這位“娃娃博士”,在取得學位的第9天,他就毅然放棄了在美國優(yōu)越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條件,回到了一窮二白的祖國。
有人問他帶了什么回來?他說:“帶了幾雙中國還不能生產(chǎn)的尼龍襪子,還帶回了一腦袋原子核理論。”
1958年秋,二機部副部長錢三強找到鄧稼先,說中國要放一個“大炮仗”,并問他是否愿意參加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了,他回家對妻子只說自己“要調(diào)動工作”,不能再照顧家和孩子,連通信也很困難。
1959年6月,蘇聯(lián)政府終止了原有的援華協(xié)議,黨中央下決心,自己動手,搞自己的原子彈和人造衛(wèi)星,鄧稼先擔任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負責人。
鄧稼先不僅在秘密的科研院所里費盡心血,還經(jīng)常要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去現(xiàn)場指導,冒著酷暑嚴寒,在試驗場度過了整整8年!有15次在現(xiàn)場指導核試驗,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后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后迅速進入爆炸現(xiàn)場采樣,以證實核試驗的預期效果。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接著,鄧稼先又立即投入氫彈的研究。在原子彈爆炸后的兩年零八個月,又試驗成功了中國第一顆氫彈!從原子彈到氫彈,法國用了8年,美國用了7年,蘇聯(lián)最快也用了4年,鄧稼先創(chuàng)造了核領域里最快的速度!
1979年鄧稼先擔任中國核武器研究院院長,1984年,他在大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本著對工作極端負責任的精神,在最關鍵、最危險的時候鄧稼先總是出現(xiàn)在第一線。核武器插雷管、鈾球加工等最危險的環(huán)節(jié),他都站在操作人員身邊,有了這樣的大科學家現(xiàn)場指導,工作人員心里踏實了許多。
一個偉大的核專家
作為核科學家,他知道核輻射的厲害,但是,想要得到第一手資料的他,有時顧不了這些,甚至忘記了核輻射是一只無形的吃人老虎。
一次,航投試驗時出現(xiàn)了所有人都料想不到的事故!
因為一種新式核彈造好了,能不能得到有效爆炸,必須先進行“航投”試驗,試驗場的航投試驗往往都是很危險的,因為許多技術參數(shù)要從多次試驗才能獲取。鄧稼先領導研制的是第二代新式核武器,各種試驗數(shù)據(jù)對他來說,猶為重要!
試驗開始,軍用專機,將新式核彈帶到試驗場地上空,用一種特制的降落傘從空中往下投試,投到指定目標再爆炸,才能是有效爆炸。
那天,試驗場地風和日麗,一望無際的戈壁灘上,平平靜靜,老天爺似乎也在希望這次新的試驗能夠成功。
隨著指揮員一聲命令,載著新核彈的飛機準時起飛,飛機的隆隆聲打破了戈壁灘原始的沉靜。
人們在各自的掩體里,靜靜地看著飛機慢慢地飛向靶場。所有人的心都在隨著飛機的臨近而一陣一陣地縮緊!
“投彈!”指揮員大聲發(fā)出命令。
試投員按程序順利地進行每一個操作。
可是,當?shù)谝唤德鋫惴畔碌臅r候,平靜的戈壁灘上突然刮起一陣大風!降落傘被大風刮得改變了方向,不能完全不開!新式核彈在空中的程序沒走完,已經(jīng)墜到了場面,不但沒有爆炸,整個彈體被摔破,一些碎片飛得好遠!
鄧稼先看到目前出現(xiàn)的這一切,急得不顧一切地沖出掩體,跑到靶場,撿起一塊碎片,急得大叫一聲:“哎!”
“鄧總,太危險了!”
他身后的人,迅速沖上前,一把打掉他手中的彈片,將他拽進掩體。
鄧稼先不是不知道彈片的輻射濃度有多大,他一時根本沒想到個人安危。此時此刻,他只覺得心疼,多少人,花了多少心血!多少時間!而且國家正處在三年困難時期,花了這么多錢,讓自己搞出來的核武器竟然被摔壞了!那一刻,鄧稼先的心似乎跟那新核彈一起碎了!
身為醫(yī)學教授的妻子,知道鄧稼先身體接觸了彈片,馬上拉著他去醫(yī)院做檢查。結果發(fā)現(xiàn)在他的小便中帶有濃度很高的放射性物質(zhì)。
慢慢地,鄧稼先的肝臟受到了損傷!
慢慢地,鄧稼先的骨髓里也被放射物質(zhì)侵入······
鄧稼先仍很平靜,他好像知道自己干的這一行,早晚會有這種情況發(fā)生。明知“核老虎”,偏向虎山行!他要弄清楚,好好的第二代原子武器怎么會被摔的?
醫(yī)院檢查沒做完,就堅持回到核試驗基地,許多危險的程序都自己動手干,反正自己是個“輻射人”了,危險的活,不讓身邊的人上,常常對身邊的年輕人說:“你們還年輕,你們不能去!”
1985年,鄧稼先最后不得不離開奮戰(zhàn)了多年羅布泊,回到北京。一到北京,醫(yī)生便強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了癌癥。
他無力地倒在病床上,平靜地對自己妻子說:“我知道這一天會來的,但沒想到它來得這樣快!”
1986年7月29日,62歲的鄧稼先與世長辭!
他留給人們的,卻是永遠的懷念和崇敬!
注:爆轟物理——物理研究的一個門類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