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的宅子如他所說,離這并不遠,十分鐘的不到的路程。宅子不算很大,一個簡簡單單的小庭院,與陸家的府第相比那是差了很多,算不得富裕,但是也還不錯。院子里打掃的干干凈凈,前前后后看起來井井有條,看起來主人家是個生活上很有條理之人,也顯得很充實,充滿了書香和生活氣息,讓人感覺住著必定是十分舒適的。
看見自己老爺帶了客人回來,有門房丫鬟自然回去通報了主人,不一會兒就有一個老婦人帶著個丫鬟迎了出來。老婦人五十多歲的年紀,看起來挺和氣,有種平易近人的感覺,雖然穿著打扮普通,但是自有一種貴氣在里面。
見自家老爺帶了客人上門,自然上前打了個招呼,老者給雙方介紹,讓后雙方相互見個禮,算是認了個面熟。老婦人自然是這老者的夫人,平日里就是在家操持家務,甚少出門,陸寧卻是一直沒有見過,如今算是第一次上門,陸寧竟然是兩手空空,雖說是性子隨意之人,但是終究是有些不好意思,告了個罪。
老婦人倒是不很在意,既然是老爺帶回家的朋友,雖然年紀看起來不大,二十歲邊上,倒也沒有什么輕視之心。吩咐了府中下人,便在廳堂布置起了碗筷,準備吃飯。
吃食也非常的簡單,幾個瓜果蔬菜,都是老婦人閑來無事,在自家院子里種植的,一碗紅燒肉,一條醋燒鯉魚,簡單卻很家常,吃起來味道不錯,陸寧本來就餓了,倒是不客氣自顧自的就吃了起來,只是小丫鬟碧兒也被邀請同坐了一桌吃飯,顯得有些慌亂拘謹了,推辭了一下,不過老人家堅持,少爺也發了話,也就坐下來一同吃了,只是那一小口一下口吃的讓陸寧覺得有些太斯文。
待吃完飯,陸寧倒是不好馬上告辭,便坐下來陪老人說說話,小丫頭碧兒也被老婦人拉著去了后院敘話,這個時代都是這樣。只是不一會兒有小丫鬟給他和老人端來了一碗冰鎮的綠豆湯,這讓陸寧有些意外,畢竟這個天氣冰可是不容弄來,一般只有些大門大戶或者富貴人家才有冰窖,可是在夏天也算是個稀罕物,卻是不多見。
陸寧在陸家一直受到冷落,平時可沒有此等待遇。想不到這老人家里看起來稀松平常卻是能弄來這些好東西招待客人,看李老那模樣,好像也很平常,聽他說過自家搬來這邊不久,這就有些奇怪了,陸寧一時對老人家的身世起了好奇之心,怕是老人之前的身份也不少普通人,只是不知道為何會搬來此處隱居。
這邊陸寧在心中揣測,這李老作的一手好畫,棋下的也不錯,看平日里談吐也是學識淵博之人。為人也不迂腐,只是有些呆板,性格執拗剛硬了一些,這屬于古代一些讀書人的通有的老毛病。平日里與之交往的也大多是一些真正有學問的人,大家閑聊時也不顧忌太多,有時候也會對一些時政問題,針砭時弊,慷慨陳詞一番。在結合今日所見,陸寧估計這老頭以前可能做過官的,這時候大概是已經致仕,所以一時興致索然,來這邊買了小院隱居于此,每日閑來無事,便跑去擺那棋攤。
此時兩人坐在這喝著冰鎮綠豆湯,一面閑聊。陸寧前世是正統的文科班出身,文科生一般都比較會博聞強記,于思維邏輯便是要稍差一些,不過也正因此所以對中國古代的歷史文化,經史子集,詩詞都有一些涉獵,雖說大學之后學的是管理,可是在中學陸寧最喜愛的課程就是歷史,政治,也喜歡看書,不管什么書,都是囫圇吞棗的讀了,大有好讀書不求甚解的感覺。
所以此時,兩人說些學問上的問題,陸寧也對答的上來,不至于當場出丑。作為一個現代人,陸寧思考問題的方式,受到的教育和對一些問題的看法自然與古人不同。所以有時候也會不知不覺說上一些在現在來看很正常,但在陳朝這個時代比較奇怪的想法,往往發人深思,老者少不了要低頭深思片刻,在闡述一番自己的見解。
有時候陸寧說的話過于離經叛道了,老人也會須發皆張,斥責一番,陸寧也不爭辯,只能是點頭稱是,虛心接受了,聊天便在這不太和諧卻還算友好的氣氛下進行了下去。
待聊到后來,老人自然會問一問陸寧的身世情況,待知道陸寧的父親因事獲罪,客死他鄉,母親也郁郁而終,家道中落,只剩下一個人客居他鄉。老者也頗為同情,對陸寧好言安撫了一番,表示大丈夫應該拿得起放得下,又拿孟子的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來勉勵了一番。
可是當陸寧說到無心于功名,只想做個富貴閑人時。老者勃然大怒,直斥責陸寧有愧于圣人之學,大丈夫立于世間,當博取功名,為朝廷效力,為百姓謀福,名標青史,怎可為了一點點挫折便失了年輕人的銳氣,不思進取,真乃氣死老夫也的做派。只看得陸寧,滿頭黑線,啞口無言,只得連忙顧左右而言他,轉移一下老人的視線,不然自己倒是無所謂,他只是怕老人家氣壞了身子,同時也覺得有些好笑,這老人也太剛直了一些,不過剛過易折啊。
于是陸寧又把話題扯到老人最喜歡的圍棋上面,果然老人一看陸寧說到下棋,就轉移了視線,不在繼續訓斥陸寧,陸寧也終于喘了口氣,不然誰也受不了一個老頭子在那絮絮叨叨的說個沒玩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