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人曾經設想:幾十年后我國的鄉村將是許許多多的共產主義人民公社,每個公社有自己的農業、工業,有大學、中學、小學,有托兒所和公共食堂,有醫院、商店和服務行業,有俱樂部,也有維持秩序的警察。在轟轟烈烈的1958年,也曾制定了建成社會主義的標準:實行全民所有制,實現工業化,徹底解決衣食住問題,實行6小時工作制,普及中等教育等。當時輿論宣傳描繪的共產主義人...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在“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人曾經設想:幾十年后我國的鄉村將是許許多多的共產主義人民公社,每個公社有自己的農業、工業,有大學、中學、小學,有托兒所和公共食堂,有醫院、商店和服務行業,有俱樂部,也有維持秩序的警察。在轟轟烈烈的1958年,也曾制定了建成社會主義的標準:實行全民所有制,實現工業化,徹底解決衣食住問題,實行6小時工作制,普及中等教育等。當時輿論宣傳描繪的共產主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