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古鎮(zhèn)書 湖南
  • 《古鎮(zhèn)書》編輯部
  • 788字
  • 2019-09-29 15:02:05

湘西苗族

苗族男裝

苗族女裝

苗族歷史久遠,其先民與黃帝時期的“九黎”、堯舜時期的“三苗”有密切關(guān)系。湘西苗族古時生活在“左洞庭、右彭蠡”一帶,后西入武陵山區(qū)居住。他們自稱“果雄”、“縮”或“髦”,自認為是盤瓠之后,并以“盤瓠”作為崇拜的圖騰,每年首末都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他們也有自己民族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

湘西苗族服飾主要流行在湘西方言區(qū),由于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明顯吸收了漢族的特點。婦女上穿圓領(lǐng)大襟右衽寬袖衣,下穿寬腳褲,系繡花圍裙。衣襟、袖口、褲腳均飾有花邊。男子穿對襟短衣、長褲,纏頭帕,打綁腿。天寒時,在衣外套坎肩、包頭帕。節(jié)日時,婦女喜戴銀飾。因地域不同,花垣、鳳凰、古丈等地婦女的頭帕、圍裙等又略有差異。

湘繡聞名天下,湘西苗族婦女大多擅長刺繡,其繡品平滑光亮,色彩和諧。刺繡以平繡為主,喜用折枝花鳥圖案,形象逼真。繡花多用于裝飾衣服的襟沿、袖口、褲腳、圍裙以及背裙、帳檐、門簾等。

湘西銀飾種類繁多,除耳環(huán)、項圈、手鐲、戒指外,還有牙簽、銀披肩、銀冠、針筒等。其中以牙簽、銀披肩最富特色。常見的圖樣有寓意愛情的“鸞鳳交頸”、表現(xiàn)吉祥的“鯉魚跳龍門”等。

花帶是湘西苗族婦女最喜愛的裝飾品和必需品,常用來作圍裙帶、背裙帶、襪帶、褲帶等。青年男女相愛,花帶又是女方送給男方的信物。

湘西苗族最隆重的節(jié)慶是趕年場,在農(nóng)歷正月的趕場那天,男女老幼身著節(jié)日盛裝,年場上熱鬧非凡,多為文藝演出、男女對唱等,是苗族群眾進行各種公共活動的場所;此外,“趕秋”是每逢立秋日苗族人民喜慶豐收的節(jié)日,陰歷三月三是傳統(tǒng)的歌舞節(jié),“四月八”是紀念苗族英雄亞宜的節(jié)日,端午時要過龍船節(jié)。湘西苗族也有禁忌,如忌坐“杭果”,“杭果”是堂屋火坑右邊設(shè)有祖先神位的中栓腳;禁震龍巖:每家堂屋中央都有一塊石板,石板下的小坑中盛清水的碗被稱為龍的棲身地,如果受震動,龍就會受驚離去,主人也會遭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图什市| 林口县| 阿城市| 富川| 沙湾县| 大余县| 托里县| 平潭县| 林州市| 称多县| 滕州市| 仁怀市| 南投县| 怀安县| 若尔盖县| 花莲市| 涿鹿县| 柏乡县| 博野县| 图木舒克市| 阜宁县| 嘉峪关市| 武威市| 延安市| 哈巴河县| 安宁市| 湖北省| 福安市| 乌恰县| 汕头市| 石台县| 肥乡县| 北碚区| 云霄县| 格尔木市| 始兴县| 喀什市| 黎川县| 华池县| 凤凰县| 绥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