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大手印的分類
關于大手印的分類,一般分為實住大手印、空樂大手印和光明大手印三種,而又以實住大手印和光明大手印最為著名。
實住大手印
實住大手印就是大手印四瑜伽,即專注瑜伽、無生瑜伽、特殊瑜伽和無修瑜伽。這是一種循序漸進、層次分明的漸悟式修行法。任何人只要按照法要中的指示精進修持,最終都能夠獲得證悟。具體來說,修持者首先要訓練自己將心專注于一境,什么對象也不附著,守神不亂,順其自然,久而久之,慢慢導入空境。此時修行者無論內視自己的內心還是外觀體外之物,都視諸色為空,這樣就達到心空境空“空智解脫合一”的大手印境界了。由于修持大手印瑜伽不需要灌頂,依中道而證,適用于顯教未受戒或者普通根性者,讓他們由菩提道漸次趣入,最為殊勝。因此,本書選擇以大手印瑜伽為重點,詳細加以介紹和詮釋。
空樂大手印
空樂大手印屬于無上瑜伽部法,是針對密教修行者或具有較利根性者的更高一層修行法門,其術須經灌頂,修習明點、氣脈、六成就法等,漸生空、樂不二的禪定感受,以證菩提。具體來說,要先從修拙火定入手,調勻呼吸,找到自己的“初心”,再以初心導引呼吸和血脈流通,循環到臍部后激發出拙火熾燃,這個拙火將產生四種歡喜快樂,然后達到境空無二的境界,進而產生“佛智慧”。在此基礎上如果勤加修持,就可以進入“空樂雙運”的最高境界,即藏傳佛教中噶舉派的頂級大手印。

觀想的對象——皈依境
布本設色唐卡 清代 西藏
這幅唐卡所繪為釋迦牟尼皈依境。唐卡中央主尊為釋迦牟尼佛,其心中顯現金剛持,主尊左右兩側分別為彌勒菩薩和文殊菩薩,彌勒菩薩身后為諸位廣行派祖師,文殊菩薩身后為諸位深觀派祖師。皈依境是觀想的主要對象,通過觀想皈依境,可以獲得諸佛、菩薩、本尊、上師的加持。觀想是修習實住大手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
空樂大手印是比較適合中等根性者修習的。修習空樂大手印的關鍵是那洛六法。那洛六法由印度密教大德那洛巴祖師口授西藏噶舉派初祖馬爾巴大師,是圓滿次第中氣、脈、明點方便解脫的綜合修習法門。
光明大手印
光明大手印即恒河大手印,是最上的大手印法門,與禪宗近似。恒河大手印屬于頓悟法而非漸悟法。上師具有無上的加持力,觀弟子機緣成熟,一彈指間,剎那悟道。因此,非上上根器者不能學,非有大成就之上師不能教。但近世此法已為非上上根器之學者開示方便法門,為善慧根器之學者方便,可先修大手印瑜伽之切念法和縱念法;為劣慧根器學者方便,可先修大手印瑜伽之觀想、金剛數息、寶瓶氣等法,再精勤修持,心到達最后安止境,也可得證。
光明大手印是佛教密宗中的一種高層次修法。修習光明大手印不需要灌頂,不需要觀想、氣脈、明點、本尊等等的法,不需要持什么咒,也不需要苦行,但要恭敬禮拜上師,存信心不疑,僅觀上師之微妙身相,即能立得證悟。這種頓悟獲求大圓滿心髓徹卻之法和禪宗有些相似,可以從拈花微笑的剎那傳導神意,而巧合的是佛教中尊迦葉為禪宗初祖,達摩為禪宗28祖及東土禪宗初祖,這兩個人早期都是以苦行為起始,心性得到鍛煉之后才開始修行頓悟之法,最終獲得大成就。所以將光明大手印列于空樂大手印之后,是為有上上根器的修行者所開啟的方便法門。
總之,光明大手印所講究的是不修而修,修即無修,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于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雖了了分明而一念不生之處,討個消息,然后悟煩惱即是菩提,妄念即是妙用,一切法皆是佛法。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無修無得無證,乃是真如本性的自然智,只有證到這種境地,才能夠直指人心成佛。如果僅懂得一些義理,而沒有做到心境一如,順逆無拘,縱橫自在,那么就根本談不上無修無得無證了。

大手印傳承的始祖金剛持
布本設色唐卡 17世紀 西藏
唐卡中的主尊為大持金剛,據說他是佛說密法的主要受聽者和集結者,由此密法才得以傳播于人間。大持金剛頭戴菩薩冠,懷抱明妃,結跏趺坐在蓮花臺上。在密法修習中,這種雙修的特殊修法可幫助行者體驗到空樂大手印中“空樂雙運”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