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奇經八脈病理特征及循行規律

 

一、督脈

病癥特征:由于督脈分布于腦、脊部位,又與足厥陰肝經交會于巔頂,故其經氣阻滯則可出現頭暈、目眩、項背強直等癥。

經脈循行:起于下極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風府,入腦,上巔,循額,至鼻柱。

 

二、任脈

病癥特征:任脈起于少腹,為肝、脾、腎三陰所會,多表現如生殖系統疾病,如痔瘡、尿血、小便不利、腹痛等。另外也有牙疼、呃逆等癥狀。

刮痧順序:起于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

三、沖脈

病癥特征:反胃、疝氣、遺尿、腸鳴、便血。

經脈循行:起于小腹內,下出于會陰部,向上行于脊柱之內,其外行者經氣沖與足少陰經交會,沿著腹部兩側,上達咽喉,環繞口唇。

四、帶脈

病癥特征:肢體麻木、腿痛、小腹脹滿、目赤痛、牙痛、蕁麻疹等。

刮痧順序:起于季肋部的下面,斜向下行到帶脈,五樞,維道穴。橫行繞身一周。

五、陰蹺脈

病癥特征:小兒疝氣、嗜睡、癲癇、吐瀉、反胃等。

經脈循行:起于足舟骨的后方,上行內踝的上面,直上沿大腿內側,經過陰部,向上沿胸部內側,進入鎖骨上窩,上經人迎的前面,過顴部,到目內眥,與足太陽經和陽蹺脈相會合。

六、陽蹺脈

病癥特征:失眠、癲癇、自出汗、眉棱骨痛、四肢酸痛麻木。

刮痧順序:起于足跟外側,經外踝上行腓骨后緣,沿股部外側和脅后上肩,過頸部上挾口角,進入目內眥,與陰蹺脈會合,再沿足太陽經上額,與足少陽經合于風池。

 

七、陰維脈

病癥特征:發熱、心痛、泄瀉、脫肛、瘧疾等。

經脈循行:起于小腿內側,沿大腿內側上行到腹部,與足太陰經相合,過胸部,與任脈會于頸部。

 

八、陽維脈

病癥特征:肩膀疼、肢體無力、眉棱骨疼、盜汗等。

刮痧順序:起于足跟外側(金門、陽交),向上經過外踝,沿足少陽經上行髖關節部,經脅肋后側,從腋后上肩,至前額,再到項后,會合于督脈(風府、啞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逊克县| 阿图什市| 无棣县| 大渡口区| 和田县| 登封市| 黑河市| 苍梧县| 南开区| 上饶县| 蒲江县| 河东区| 晋江市| 开阳县| 沈阳市| 皋兰县| 台北县| 宁都县| 崇左市| 安乡县| 鹰潭市| 清徐县| 延寿县| 西充县| 封开县| 迁西县| 措美县| 得荣县| 云南省| 镇沅| 遵义市| 遂宁市| 库尔勒市| 灌阳县| 常熟市| 吉安市| 太保市| 四会市| 永宁县| 刚察县| 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