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的故事(全彩插圖增修本)
- (美)亨德里克·房龍
- 2142字
- 2019-09-26 14:35:46
第八章 蘇美爾人
蘇美爾人用刻在泥版上的楔形文字給我們講述了閃米特人的大熔爐——亞述和巴比倫王國的故事。

15世紀是一個地理大發現的世紀。哥倫布想要找到一條通往香料群島的水路,卻意料之外地來到了美洲新大陸。一位奧地利主教出資裝備了一支探險隊,向東方去探尋莫斯科大公的家園,卻無功而返。直到一代人之后,西方人才首次造訪了莫斯科。與此同時,一個名為巴貝羅的威尼斯人考察了西亞的古跡,并帶回有關一種神秘文字的報告。這種神秘的文字有的刻在伊朗謝拉茲地區許多廟宇的石壁上,更多的是刻在無數烘干的泥版上。

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時期的銀板
兩河流域 公元前552-前486年
抄寫員用特制的尖筆將楔形文字刻在各種金屬上,這足以見到楔形文字被廣泛的使用。這個銀板是用巴比倫語、埃蘭語和古波斯語寫成的。
不過,此時的歐洲正忙于許多別的事情。直到18世紀末,第一批“楔形文字”泥版(所以如此稱呼,是因為該文字的字母呈楔狀)才由一個叫尼布爾的丹麥勘測員帶回歐洲。極富耐心的德國教師格羅特芬德花了30年時間,破譯了前面的四個字母,分別是D, A, R及SH,合起來正是波斯國王大流士的名字。又過了20年,英國官員羅林森發現了著名的貝希通巖壁楔形文字,這才為我們打開了譯解這種西亞文字的大門。
與破譯楔形文字的難題相比,商博良的工作還算是輕松的。古埃及人至少運用了圖像??擅浪鞑贿_米亞最早的居民蘇美爾人,他們想出了把文字刻在泥版上的主意,決定完全放棄象形文字的路子,逐漸發展出一種全新的V形文字系統。相較之下,你很難看出它與象形文字之間有任何聯系。我舉幾個簡單的例子,你就能明白我說的意思。

蘇美爾古文字泥版
約公元前4000年
這是一塊出土于古蘇美爾城烏魯克的泥版,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字實例之一。所刻的內容是一系列有關各種木制品的名稱,一般認為這是一塊詞匯課本。
最初,將一顆“星星”用釘子刻在磚上,它的形狀如下:。不過,這個圖案太繁瑣了。不久之后,當把“天空”的意思加在“星星”上時,該圖案便被簡化成:
。它當然更難讓人看明白了。同樣,一頭牛的寫法從
變為
,一條魚從
變成
。太陽最初是一個平面的圓圈
,后來變為
。如果我們現在仍然使用蘇美爾人的寫法,一條船
看起來就會是
。
這種記錄思想的文字系統看上去相當復雜,可在3000多年的時間里,蘇美爾人、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以及所有那些曾進占兩河之間富饒土地的種族,無一例外地使用過這種文字。
美索不達米亞的故事交織著連綿不斷的征戰與殺伐。最早,蘇美爾人從北部來到這里,他們是住在山區的白種人,慣于在山頂之上祭祀他們的眾神。進入平原地區后,他們開始堆造人工的山丘,并在山丘頂上修建祭壇。他們不會建造樓梯,因此用環繞高塔的傾斜長廊代之。現代的工程師借用了這個創意,正如我們今天的大火車站,由上升的回廊與樓層之間連接起來的。我們可能還借用過蘇美爾人的其它創意,只是不自知而已。后來。蘇美爾人被占領兩河流域的其他種族同化,再也找不到蹤跡,只有他們建造的高塔依然屹立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廢墟之中。猶太人在流浪途中經過巴比倫時,看見了這些宏偉的建筑,便把它們稱為“巴別塔”(通天之塔)。

巴別塔
勃魯蓋爾 油畫 1563年
人類從降生就盼望著能進入到永恒,這座塔就是人為自己搭建的一個通往天國的梯子。人的虛妄足以使人認為自己可以做成一切的事情,于是招致了禍損。畫面中心,海螺形的巴別塔穿云而上,卻已經成為了廢墟。前景中被懲罰而混亂了語言的人們,都在悲哀和恐慌中各自離去。
蘇美爾人于公元前40世紀進入美索不達米亞,不久后便為阿卡德人所征服。阿卡德人是阿拉伯沙漠中講同樣方言的諸多部落的一支,這些部族被通稱為“閃米特人”,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是挪亞3個兒子之一的“閃”的直系后裔。又過了1000年,阿卡德人被迫臣服于另一個閃米特沙漠部落阿莫賴特人的統治。阿莫賴特人擁有一位偉大的國王——漢謨拉比。他在圣城巴比倫為自己建造了一座華麗的宮殿,并向其子民頒布了一套法律(漢謨拉比法典),使巴比倫成為古代世界管理最完善的帝國。接著,《舊約全書》曾記述過的赫梯人掠奪了這塊富饒的河谷,他們把一切不能帶走的東西通通摧毀。沒過多久,他們被同樣信仰沙漠大神阿舒爾的亞述人所征服。亞述人以首都尼尼微為中心,建立了一個囊括全部西亞與埃及的恐怖帝國,并向統治下的無數種族征收賦稅。到公元前7世紀,同為閃米特部族的迦勒底人重建了巴比倫,使它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首都。迦勒底人最著名的國王尼布甲尼撒鼓勵科學研究,我們當代的天文學和數學就是從迦勒底人發現的最基本的原理中發展而來的。
公元前538年,一支野蠻的波斯游牧部落侵占了這塊古老的土地,推翻了迦勒底人的帝國。200年后,亞歷山大大帝擊敗了他們,把這塊富饒的河谷、眾多閃米特部族的大熔爐,變成了馬其頓的一個行省。隨后又來了羅馬人,羅馬人之后是土耳其人。而美索不達米亞,這個世界文明的第二中心,終于淪為了一片廣漠的荒原。只有那些巨大的土丘,在述說著這塊古老土地昔日的光榮與滄桑。

公牛雕像
亞述帝國 約公元前710年
這座石像由亞述國王薩爾貢二世建造,約有4米高,重達14噸。這座具有人的頭像、長著翅膀的巨大的公牛石像,是用來守衛宮殿之門的。亞述人給這座雕像雕塑了5條腿,是為了使它無論從哪面看都有平衡感。如《圣經》中所論的,如此崴城終竟“像叢雜的荊棘,又如枯干的碎秸全然燒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