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鎮游(2013升級版)
- 《中國古鎮游》編輯部
- 2152字
- 2019-09-26 15:26:43
皤灘Potan
商貿古鎮
Ancient Trading Center
郵編:317300
區號:0576
位置與區劃:
Location & Administration
皤灘屬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位于靈江流域與浙西丘陵山地的水陸交匯點上,距縣城22公里。

皤灘 娛樂的村民
一、話說皤灘 Brief Botan
皤灘早在夏代就有人類聚居。春秋時期前,仙居境內不足萬人,而在皤灘溪南山腳至湯坎頭一帶就有800人之眾。戰國時代,皤灘前山腳下形成了一個規模較大的“馬家坑”村落,居百戶,人口300多。從唐光化(898~901年)年間始,皤灘渡口開始形成了不定期的集市,出現在早上與晚上。北宋端拱二年(989年),時任永安縣令親臨皤灘劃定方圓十五丈水埠頭為“官埠”,當時以行人過渡為主。此后,皤灘溪南山腳的散居村寨慢慢消失了,在永安溪中游的白灘地段上崛起了一座以渡口貿易為主的小集鎮,人們稱之為“白灘集”,至明代改稱“皤灘市”。自明末至清代,呈現了“八方商賈聚龍街”的繁榮景象,是皤灘這個古商埠的鼎盛時期。后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的變遷,由于交通的原因,逐漸變得蕭條起來,最終由明清的繁盛走向民國時期的衰落。盡管在民國時期皤灘商貿有過短暫的回光返照,終因當時政治腐敗,經濟破壞,動亂頻繁,元氣大傷而回天乏力。至1949年7月仙居解放,新政府成立時,雖然其余的街道完好,店牌林立,但皤灘4華里長的街道只剩下水埠頭至3條街不足200米的集貿市場。
門票 Ticket:50元
進出交通 Traffic:
從上海前往皤灘的豪華大巴,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趟,先走滬杭高速公路,再轉入杭寧高速,車程6小時左右。仙居新車站旁有一個仙居城鄉公交站,那里有仙居到橫溪的車,中途在皤灘下車,車票8元左右。
皤灘的民居宅院有其自己的特點。多數表現為:四面合圍,走廊迂回,四側有廂,前后與外連通,其飛檐、瓦當、斗拱等均有不同的雕飾;門堂天井成方,且都以鵝卵石鑲嵌成各種圖騰圖案。這種建筑裝飾有透雕、浮雕、淺雕三種雕刻工藝,讓人們強烈地感受到,皤灘古民居不僅講究外形的恢弘、奇偉,而且在門面的裝飾上更有一種刻意求真的民俗美。
皤灘古建筑群中,除老街、老店、民居古宅、古井古墓等琳瑯滿目外,祠堂廟宇也歷歷可見,它們以其深遠的文化底蘊耐人尋味,以其巨大的歷史文化價值令人贊嘆。
皤灘歷史上重文教,興學風的好習俗,早在唐宋年間就已盛行。千百年來孕育了一大批英才豪杰。宋代,光陳氏家族入朝作官的就有20多人。異鄉的名人也紛至沓來,或隱居僑寓,或講學小住,為皤灘增名昭德,立下千古豐碑。
二、皤灘集萃 Extract Botan
皤灘古街:綿延3華里,以龍的形態構建:西龍頭,對著五溪匯合點,東龍尾,繞過下街長生潭,中段彎曲成龍身,后路街與水埠頭下恰是龍爪,真是惟妙惟肖。走進皤灘古街,無論大街小巷,滿眼都是鵝卵石鑲嵌路面的龍鱗圖案,色澤青灰,古樸凝重,成為皤灘古鎮的一個標志。在靜態的歷史中,這路面與灰褐色的石板柜臺交相輝映。古樸的店堂,老字號招牌(匾額)高掛,每間店鋪的招牌格式、字體、字義都不同凡響,一眼掃過,似覺墨跡未干,曾引來無數的游人駐足回眸,流連凝視。沿街建筑以明清時期的“四間封”特色見長,即每三間或四間店面為一“封”,兩端各立一堵防火墻。每“封”店面的表面裝飾各不相同,我國浙、贛、皖一帶比較有特色的明清時期木結構建筑在皤灘都能找到,至今還保存完好。沿街建筑的殿、堂、門、廡、室、房、榭、軒、館、廠、店等名目,大多以坐落位置及使用功能來分門別類。但在特定的“龍形”環境中,這些近似千篇一律的結構,就顯出了個性,露出了風格。確切地說,皤灘古街有著移步換景的建筑效果,可以看出,古街的建造,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把皤灘人的情感融入了其中,同時也體現了皤灘人的想像力和創造精神。


皤灘 何氏里學士府

何氏里:位于皤灘上街清風樓的后面,由捷報廳、讀書房、書庫、古井、閨房、廂房、鄉射場、鴉片館、后花園、水埠等組成,占地近十畝。大門兩扇,門楣上懸金字匾額,下置石門檻,左右配對石鼓,極顯富殷之家的大氣派。
桐江書院和萬安寺也都是皤灘古鎮引人注目的始建于唐代的建筑。
三、風土人情與節祭 Custom & Festivals
皤灘的文化娛樂活動和很有特色的民風民俗,無不浸透著古文明的印痕和商業活動的氣息。
板凳龍:起始于哪個朝代已無據可查。每逢春節、元宵節、舞龍隊都會敲鑼打鼓,穿村繞莊地游行,非常熱鬧。
皤灘 桐江書院

鯉魚跳龍門:是皤灘鬧元宵時頗受鄉民喜愛的節目之一。鯉魚跳龍門出游時,配以煙花和鼓樂。在元宵節舉行,又包含著新年的祝福。
卷地龍:又稱九節龍。據當地宗祠堂簿記載,皤灘在宋朝時就有卷地龍,清代時比較盛行,民國初年相沿成俗,場面雄壯威猛,動人心魄。
七月七娘娘赴會:皤灘觀音堂里,從古代開始供奉著陳十四娘娘(即胡則之妻陳思蘭)的雕像。每年七月七,陳十四娘娘要到十三都下葉村的娘娘廟赴會,其儀式非常隆重。
四、特色美食 Local Gourmet
綠色豆腐:指顏色為綠色的豆腐狀食品??煞譃椴袢~豆腐與樹果(苦櫧果)豆腐兩種。屬綠色食品,口感柔潤細膩,味微苦,清香。有清熱降火,減少血管中膽固醇之功效。
豆醬菊花腦:主要原料是豆醬與菊花腦。豆醬亦稱“豆瓣醬”,是豆類的釀造制品。
麻糍:將糯米蒸熟后,再搗糊壓扁而成。在粘稠的麻糍中包進用豆腐干、豬肉、腌菜等炒熟的餡料放進鍋里烙成兩面黃,即可食用。
麥餅:用麥面團作皮的餡餅。
柴葉食餅筒:在鏊盤里把麥粉摻柴葉汁的稠糊烙成圓形的薄皮,然后放入柴葉豆腐、豆芽菜、米面絲、海帶絲、肉絲等炒熟的作料,卷成筒狀,立等可吃。

皤灘 道淵古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