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色診

面診要五色合參

色診很早就被中國傳統醫學所重視,是中醫的特色之一,是中醫臨床治療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程序,其臨床應用價值及理論意義為歷代醫家所推崇。

◎ 色診的基本概念

色,就是顏色。在中醫理論中,色為臟腑氣血之外榮。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已經有了“色”的基本概念,如《素問·脈要精微論》中說:“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意思就是氣血之精華上行頭面及外達肌膚就可以形成各人不同的色的表現。

所謂“色診”就是醫生通過眼睛觀察人們身體表面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的顏色與光澤的一種望診方法。

在《黃帝內經》中,常常將察色與按脈的重要性相提并論。在臨床應用中,色診與脈診一樣是最難掌握的,因為其基本內容都是由諸多醫家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總結出來的,常常是“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

古代醫家十分注重色診中的常色,以表明人體的健康。同時還指出了常色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也隨外界影響而產生改變,由于不同的經的作用而產生青、赤、黃、白、黑之間的微妙差異。

◎ 五色診法

五色診法是運用陰陽五行學說,按五臟配五行五色的理論,以機體所表現的青、赤、黃、白、黑不同顏色的變化進行疾病診斷的一種方法。

《素問·脈要精微論》中說:“察五色,觀五臟有余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這表明在《黃帝內經》的時期就已經確立了五色診法,醫生通過眼睛觀察五色之間微小的變化來診斷疾病。而且,注意到了五色與五行的對應,五色應五臟五時之氣。如《素問·痿論》中指出,肺熱為白,心熱為赤,肝熱為蒼,脾熱為黃,腎熱為黑;而《靈樞·五色》就全面闡述了五色的明暗、死生、浮沉等。

五色診法可以用頭面、眼鼻、口舌等,通過與五行生克關系,來推斷人體內各臟腑的功能狀況及其病理變化,具有重要的臨床診斷價值。

五色診法

五色診法是運用陰陽五行學說,按五臟配五行五色的理論,以機體所表現的青、赤、黃、白、黑不同顏色的變化進行疾病診斷的一種方法。

五色關乎五臟

五色主病

病色有五種,青、赤、黃、白、黑。這五種面色既可提示不同臟腑的病變,又能反映病變的不同性質。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高县| 那坡县| 巧家县| 南安市| 来凤县| 凤山县| 大田县| 长岭县| 伽师县| 曲松县| 阳原县| 乌兰浩特市| 鹰潭市| 中阳县| 武山县| 公主岭市| 民乐县| 天水市| 密山市| 汉源县| 杭锦旗| 高邮市| 仲巴县| 灵石县| 即墨市| 都昌县| 德阳市| 榆林市| 清新县| 都安| 遂昌县| 泽库县| 会昌县| 松潘县| 兴文县| 班玛县| 台北县| 长春市| 阿鲁科尔沁旗| 郯城县| 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