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中國藝術品拍賣年鑒·玉器
- 《拍賣年鑒》編輯部編著
- 1538字
- 2019-09-26 13:31:49
前言
在2013年出版的《2013中國藝術品拍賣年鑒》中,我們通過對2012年全年中國藝術品拍賣資料的整理、分析,成功預測了2013年拍賣市場“穩步調整、逐漸回暖”的走勢。經過一年時間漫長的策劃、籌備,對2013年全年中國藝術品拍賣資料進行搜集、整理,我們推出了《2014中國藝術品拍賣年鑒》,本書即是其中的《2014中國藝術品拍賣年鑒·玉器》一書。
這是一本反映了紐約、巴黎、倫敦、香港、澳門、北京、上海、天津、南京、蘇州、杭州、昆明等地,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2013年全年重點玉器拍品拍賣記錄的年鑒。它搜集了澳門中信、邦瀚斯、北京保利、北京長風、北京誠軒、北京傳是、北京東正、北京歌德、北京古天一、北京翰海、北京華辰、北京九歌、北京匡時、北京榮寶、北京永樂、北京中漢、朵云軒、福建東南、佳士得、南京經典、上海道明、上海工美、上海泓盛、上海嘉泰、蘇富比、太平洋、天津文物、西泠印社、云南典藏、中國嘉德、中貿圣佳等拍賣公司,從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中國藝術品拍賣中玉器的交易記錄5500余筆。本年鑒688頁,翔實收錄每件拍品的中英文對照信息,并附精美圖片說明,是目前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中唯一可參考的玉器拍賣年鑒。
相較于2012年中國藝術品市場較為低迷的行情,經過2013年上半年的調整后,下半年市場走勢已明顯回暖,人們對藝術品市場的信心不斷聚集與回歸。玉器板塊作為中國藝術品拍賣投資市場中的一個重要板塊,其回暖態勢明顯,在2013年全年的拍賣投資市場中表現突出。產生這樣一種市場走勢,主要受到以下兩方面因素的影響。
首先,2013年全球經濟局勢好轉,國內拍賣法律、法規和行政政策日趨規范、明朗,像一陣風吹散了籠罩于正處在結構化調整階段的中國藝術品市場之上的霧霾。其次,新藏家、新資金大量入場,中國藝術品投資市場得到大量的資金注入。
其次,經過2012年稅務、金融等多部門對藝術基金的檢查后,藝術品交易相關行業均對自身進行了調整,無論是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自身素質,還是行業業務運作都更加規范化。調整后的藝術品市場重又吸引大資金進場,市場重又恢復活力。
通過對2013年中國玉器拍賣資料的整理、分析,我們發現2013年玉器拍賣市場整體表現有所回暖,其中澳門中信表現尤為突出,其中“玉琮王(頂級國寶)”在澳門中信春拍中以1.38億港元的天價成交,成為2013年玉器拍賣的最高價,皇家璽印歷來是玉器拍賣市場中最受關注的板塊,同為澳門中信推出的“清乾隆 碧玉交龍鈕方形御璽”也拍出了1.2052億港元的高價。這都極大地提升了投資者對玉器拍賣市場的信心。但玉器拍賣市場也存在大量低估價和無底價起拍者,精品難覓、仿造者眾多等問題,導致流拍現象嚴重,買家出手謹慎,大多持觀望態度。
同時,我們還發現清代玉器,尤其是乾隆時期的玉器仍然是作為玉器收藏投資市場中的龍頭,受到眾多藏家的高度關注,在“2013年度中國藝術品玉器拍賣十大排行榜”中,清代玉器占了其中9位,而乾隆玉則占了其中6位,這充分彰顯了清代玉器在玉器收藏投資市場中的地位,也說明了藏家對著錄清晰、來源確切的高品質玉器的追捧。
另外,通過整理、分析2013年玉器拍賣的資料,可以明顯發現,現當代名家的玉器作品也逐漸受到藏家的關注,不少名家作品以高成交價,甚至是天價成交。其中在西泠印社秋拍中,“吳德升 青史香塵白玉擺件”以759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在西泠印社春拍中,“葛洪 蓮映菩提心 白玉擺件”以632.5萬元的高價成交。由此可見,現當代名家的一些玉器精品之作,極有可能成為未來玉器收藏投資的一個方向。
《拍賣年鑒》編輯部預估,2014年藝術品拍賣市場將繼續回暖,同時也迎來新的沖擊。經過2010-2011年交易的泡沫期,在2012-2013年成交總量和成交總額更為真實的背景下,面對經濟回暖將有效支持藝術品交易的市場前景,我們保守估計,2014年上半年,藝術品市場將會持續調整、回暖的姿態,走勢繼續上漲,人們對藝術品市場的信心會得到極大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