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品與香器收藏鑒賞使用大全
- 潮流收藏編輯部編著
- 1419字
- 2019-06-06 10:10:29
借佛一縷香,靜心凝神除煩惱
香不僅滲透在人們的衣食住行之中,而且還經由宗教和文人士大夫的倡導而進入世人的精神領域;香也不只是一種奢侈華貴的生活享受,還是古人借以修身養性或通神悟道的媒介。時至今日,古時彌漫整個社會的香霧早已煙消云散,但作為香文化重要載體的香器和香品依然熠熠生輝。
中國香文化的發展可概括為:肇始于春秋,成長于漢,完備于唐,鼎盛于宋,升華于明清。本書介紹了各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香器,全書分為香器篇、香品篇和實用篇。三個部分相互獨立又彼此相連,讓讀者能隨時調取最實用的投資收藏信息。
具體來說,這本《香品與香器收藏鑒賞使用大全》有以下三大特點:
內容扎實,信息權威
本書集合眾多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以及收集拍賣行的最新資訊,展現最具投資價值的香器和香品。例如在香器篇部分,編者投入大量精力研究明清時期香器的拍賣行情,總結出清中期之前的精仿宣德爐是收藏銅香爐的首選。不但向讀者展示了流芳百世的宣德爐,還將能與宣德爐相媲美的 “琴書侶”等當代香爐,一一介紹給讀者。讓讀者不但會辨別宣德爐,還能有更多的收藏選擇。
在香品篇,詳細介紹了當今最熱門的投資香品——沉香,并選取最具代表性的香品進行深入解析,讓你用最短的時間找到判斷沉香真偽的方法。同時,配備了十三種香料分類對比圖,讓你全面掌握香料的性狀和功效。
實圖展示,估價精準
書中全方位展示了官窯和名窯的代表性香器,例如宮廷獨享銅胎掐絲琺瑯和民窯精品巧生爐等。為了讓讀者進一步了解明清及當代最具有投資收藏價值的香器,本書選取了宋、元、明、清的香器精品,逐一深入介紹,并配上精美實圖進行估價,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成為香文化的專家,不但了解其投資增長的關鍵要素,還能一眼就找出具有潛在的市場投資價值的香爐。
在香品篇,本書介紹了香的特色種類和實用功效。香道在香方的確立,香料的使用、配伍與炮制、制作的流程等方面都十分考究,有一套嚴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規范。書中不但配備了香品和香道工具的精美圖片,還配上了品香的流程圖,如篆香圖和火攻法等,手把手教你品香。讀者不但能從中品味到香氣的優美典雅,還能了解養生祛病類香品的原料,并依據功效的不同細分不同種類和用途來選取適合自己的香品。
覆蓋面全,實用性強
傳統制香工藝的一個核心原則就是不僅要芳香養鼻,更要養神養生,開竅開慧。對于香的制作,中國古代就已形成了一整套與中醫學說、道家外丹學說一脈相承的理論,每一種香品都有相應的特定配方和制作工藝,有一個十分成熟完善的工藝體系。本書在深入闡釋香文化的同時,還在實用篇重點介紹了佛教供香的儀軌。自古以來,東西方國家在祭祀神明、祖先的儀式中都有熏燒香品的習俗。不同的宗教、民族、地區,敬奉不同的神明,具體的儀式規程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些很相似的基本規范。對于一些純儀式性的程序,日常用香或許不便嚴格奉行,但對于這些基本的規范仍然值得遵循,對修行者尤為重要!如用化學香,易引煩惱,火氣上升,不但不安神,反使身心受損!
本書從世界香文化的歷史開始講起,以中國香文化的歷史發展為重點脈絡,介紹了香品與香器的歷史、種類、制作、收藏、價格、燒香拜佛的儀軌等。大量精美的香品與香爐的實物圖片為讀者展現出一個精美絕倫的佛教香品香器世界。同時解決了讀者選購與使用中的疑問,為更多人的生活提供參考和指南。感謝煙波致爽閣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提供的支持,讓更多的人分享香文化的迷人世界。
編者謹識
2014年5月

狻猊鈕竹節耳鼎式爐
陳巧生制(圖片提供:煙波致爽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