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山年鑒·2016
- 唐山市地方志辦公室
- 1987字
- 2020-03-16 13:55:29
綜述
【平安唐山建設】
2015年,唐山市加強反恐應急能力建設,整合各警種和社會力量,發揮情報、偵察、防范、應急“四位一體”工作機制作用,打擊極端暴力恐怖犯罪,提升反恐實戰水平。加強穩定風險源頭治理,修訂完善唐山市社會穩定評估實施辦法,落實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完成省市掛賬評估事項32項。制發《關于對重大矛盾糾紛實行掛賬督辦制度的實施辦法》。落實矛盾糾紛“日排查、周調度、月匯總、季分析”工作制度,在矛盾多發領域建立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146個,年內市醫調委受理醫患糾紛247起,成功調解234起,調處率94.7%。加強社會面管控,開展偵破命案、緝槍治爆、“深化農村打黑除惡滅霸掃痞”和“‘迎世園、保平安’鳳城百日攻堅”等專項行動。依法強化寄遞物流、二手車汽車租賃等特種行業治理,完善政策規定,剔除安全隱患。推行城鄉網格化管理,總結路南區網格化服務管理試點工作經驗,對豐南區、灤縣2個農村試點開展重點幫扶,全市城鎮社區和農村試點劃分網格8454個,配備專兼職網格員5659名。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累計投入資金7.1億元用于一期工程優化和二期工程建設,建設監控平臺133個,社會面、城鎮居民小區監控系統安裝率95%,鄉村地區安裝率85%,實現“三級聯網、四級貫通、全市聯動”目標。做好重要敏感期安保維穩工作,在重要敏感時期啟動戰時維穩、督察和表彰機制,落實各項維穩安保措施,完成年內各重大活動期間安保任務。
【法治唐山建設】
2015年,唐山市政法委指導政法各部門制訂深入推進司法公開工作計劃,確定遵化市、曹妃甸區為全市司法公開示范縣(市、區),并對示范縣(市、區)和市直政法部門進行2次集中督導調度。組織開展司法公開“開放月”活動,面向社會直觀展示司法公開成果。推行陽光司法指數考核評價,制訂《2015年唐山市司法公開工作滿意度調查方案(草案)》。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研究制訂涉法涉訴信訪事項移交、初信初訪辦理等工作意見,建立健全依法導入、依法終結、息訴罷訪、司法救助、依法處置等工作機制,推動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納入法治軌道解決。加強司法規范化建設,實行法官、檢察官、警官辦案責任制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司法公正,全年未發現重大執法過錯案件。聘請法律專家和律師,集中開展4個月案卷質量專項抽查活動,發現執法瑕疵,并逐項落實督導整改措施。依據《河北省建立完善國家司法救助制度實施辦法(試行)》,研究唐山市貫徹落實辦法,分2次對政法系統申報司法救助刑事案件被害人及其近親屬實施司法救助。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推進法律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進機關、進市場、進家庭“法律八進”和創建依法行政示范機關、依法管理示范單位、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區、依法治校示范校、學法守法示范家庭、誠信守法示范企業、公平守信示范市場“法治八建”工作。按照“誰執法、誰普法”原則,結合國家憲法日、法治宣傳月等重要節點,開展集中法治宣傳活動,通過省檢查驗收組“六·五”普法規劃總結驗收。召開“唐山政法系統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主題演講報告會”,精選“金牌法官”“金牌檢察官”“金牌警官”“金牌調解員”先進事跡現場宣講,在政法系統開展涉軍維權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評選、《河北政法英雄譜》人選推薦、尋找河北“最美青年政法干警”等主題活動。
【政法服務經濟轉型升級】
2015年,唐山市政法委服務重點項目和企業,落實政法領導干部聯系企業、分包重點建設項目制度,做好保護招商引資和搬遷項目等方面對接服務,送法律、送平安、送調解,保障企業正常經營、項目順利實施。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組織開展打擊非法集資犯罪、打擊涉企經濟犯罪和整治金融秩序等專項行動,全年偵破各類經濟犯罪案件322起,破獲一批危及食品藥品安全大案要案,從嚴從快查處一批影響經濟發展的犯罪案件。加大對生態環境治理力度,組織公安機關與環保部門聯合開展打擊“取締非法石灰窯”“環保專項治理”、打擊“秸稈禁燒”等專項行動,全年立案偵辦環境污染刑事案件4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5人。提高法律服務水平,妥善處理因企業退市引發的勞動爭議糾紛,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和居住證“一證通”便民服務,引導法律服務工作者主動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圍繞曹妃甸等重點區域項目工程建設,提供法律體檢、法律建議及合同公證等服務。
【豐南兩社區入選“全國法制建設示范社區”】
2015年,唐山市豐南區胥各莊街道新華社區、新興社區被授予“全國法制社區建設示范社區”稱號。豐南區胥各莊街道重視法制宣傳教育,在轄區18個社區居委會成立“六·五”普法小組、專項人民調解、法制宣傳隊等居民自治組織,在新興、新華、河頭等社區開展“法律服務門診”活動,每天有律師到“法律服務門診”值班,通過律師現場“坐診”、上門“就診”、網絡電話“問診”等多種形式,免費為社區居民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援助,處理涉法涉訴信訪問題,對癥解決群眾遇到各種疑、難、險、怨、急等問題。
(李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