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仰的力量 : 唐山中恒文化 唐山畫院畫家采風實錄
- 王素女
- 1703字
- 2019-12-25 17:53:58
序言
唐山中恒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素女,是革命軍人的后代。她的父親在抗日戰爭中參加八路軍,表現出一個中國軍人愛黨愛國愛人民的深厚情懷和堅強意志。王素女從小受父親母親的影響和教育,秉承善良真誠、知恩圖報的優秀民族品德。改革開放后她積極參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她創辦的唐山中恒機電設備有限責任公司做得風生水起。當她了解到有人在西方敵對勢力的影響下,掀起一波又一波否定領袖毛澤東,否定中國共產黨,否定社會主義制度,抹黑偉大祖國的濁浪時,不禁義憤填膺,決心用自己的行動予以回擊,毅然決然地組建了唐山中恒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鮮明地將公司的宗旨確定為:學習、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學習、傳承和弘揚偉大的紅色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吶喊助力。堅持正確方向,傳播先進文化,支持社會公益,弘揚時代精神,開展了一系列積極的文化實踐活動。
韶山,是紅太陽升起的地方。是王素女心中的圣地。2015年12月,毛主席誕辰122周年之際,她帶領唐山中恒文化公司組織十數名唐山、北京、山西優秀畫家奔赴湖南毛主席故居韶山學習和采風。從芙蓉城到韶山沖,從岳麓書院到湘江兩岸,她每天都是心潮澎湃。畫家們也為領袖“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偉大抱負和“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豪邁氣概所感佩,激發出如泉的創作靈感,取得了豐碩的創作成果。

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毛主席在這里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武裝工農紅軍在這里誕生,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里奠基。王素女,久仰井岡山。她說,多少回夢到井岡山。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家和紅軍在井岡山堅持革命斗爭的場景,在夢中一幕幕清晰可見。“一定要去井岡山!”這是王素女的心聲。

今年恰逢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又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王素女決定開啟井岡山之旅。陽春三月,唐山中恒文化攜手唐山畫院組織聯系河北畫家、山西畫家、北京畫家和江西畫家,在北京中國國際藝術研究會和江西省吉安井岡山畫院的大力支持和協助下,啟動了“中恒文化、唐山畫院重走長征路赴井岡山采風活動”。這次活動的主題是:“追尋革命先輩的足跡,學習井岡山精神,通過畫家手中的畫筆描繪井岡山的美麗風光,謳歌井岡山革命斗爭的光輝歷史,謳歌井岡山人民的精神風貌,謳歌偉大的袓國和偉大的黨。”
從3月3日至3月11日,在井岡山近10天的時間里,畫家采風團的足跡遍及當年革命斗爭的中心茨坪鎮,八角樓燈光照耀的茅坪鄉,遭受兇惡的敵人7次焚毀的大井村;參觀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舊居,以及紅軍烈士王佐的故鄉茨坪鎮下莊村和朱沙沖行洲村紅軍標語遺址;還來到了在乙未年臘月二十三日小年那天習近平總書記訪問過的神山村;拜謁了坐落在茨坪北山的革命烈士紀念碑,井岡山碑林和井岡山雕塑園……
革命斗爭的光輝歷史,烈士血染的紅色土地,堅定信念勇創新路的井岡山精神,山清水秀的美麗風光,給采風團成員以深刻的心靈震撼和精神洗禮,激勵著畫家們把深情凝于筆端,注入一幅幅畫作。在井岡山期間,畫家們表現出令人感動的敬業精神。井岡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山岳型地勢,年平均降雨日213天。3月份正是低溫多雨季節。近10天里,多半時間難見明媚陽光。但畫家們每天都是早出晚歸,爭分奪秒采風創作,簡樸的午餐也常常過了飯點。有的畫家還帶病作畫,其情其景可敬可頌。
在革命烈士王佐的故鄉下莊村,畫家們坐在田埂上,站立在溝渠邊,與江西省吉安井岡山畫院的畫家并肩作畫,一畫就是數個小時。在神山村采風時,天空突然下起了雨,畫家們將畫架挪至村居的屋檐下和村委會的廊廳前繼續作畫……那情景本身就是一幅絕美的畫卷……
這本畫冊所收入的幅畫作和幅攝影作品就是對韶山、井岡山兩次紅色之旅的真實記錄。唐山中恒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和王素女總經理謹將這本畫冊獻給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獻給中國唐山世界園藝博覽會!獻給經歷大地震磨難“鳳凰涅槃”的新唐山!
紅太陽光輝映照東方!
井岡山精神永放光芒!
中國夢光耀中華!
2016年4月6日

王素女和畫家們從唐山中恒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出發,開啟“重走長征路—赴井岡山采風”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