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 文化具有時代性和民族性

中國近代以來的文化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中西文化的比較研究。歷史經驗證明,在從事這種比較研究的時候,不能忘記文化的兩個重要屬性——時代性和民族性。

從時代性來說,有奴隸制文化、封建主義文化、資本主義文化和社會主義文化等,原始社會是文化的萌芽階段。世界上的各民族文化雖然各有特點,可以根據這樣那樣的特點區分為不同類型或文化圈,但它們異中有同,都具有時代性并按歷史發展的時代順序演化。文化的這種時代性是文化領域中也有所謂“共相”,也有相對不變的“形式”及發展的客觀規律的突出表現。那種在文化比較研究中只講中外、不講古今的觀點,是不符合實際的。

文化除了時代性之外,還有民族性。同一個時代,不同的民族,其文化是各有特點的。斯大林指出,一個民族一定要有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經濟、共同的語言及表現共同心理的共同文化,才成其為一個民族。中國傳統文化與近代西方文化之間,不僅有古今之別,也有中外之別。那種在中西文化比較研究中只講古今、不講中外的觀點,也是不符合實際的。

文化的時代性和民族性問題,說到底,是一個一般與特殊的關系問題。同一時代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相同的時代特點,這是一般;同一時代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民族特點,這是特殊。同一時代同一民族有表現其共同心理的共同文化,這是一般;同一時代同一民族又有表現其不同階級、不同黨派的不同心理的兩種文化,這是特殊。一般總是寓于特殊并通過特殊而存在。這一關于一般與特殊關系的辯證原理對于上述所有情況都是適用的。那種只講中外不講古今或只講古今不講中外的觀點,都是違背這一辯證原理的。

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在從事文化比較的研究中,既不可用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也不可用自己的短處比別人的長處。但是,實際情況往往不是這樣。一個先進的、強盛的因而充滿自信的民族更容易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甚至把短處也看成長處,更容易看到別人的短處,看不到別人的長處,甚至把長處也看成短處。這種“強者政策”(杜維明語)是要不得的。在中華民族中曾經長期支配人們的“華夏中心主義”和在19世紀歐洲人中風靡一時的“歐洲中心主義”,就是這種“強者政策”的產物。與此相對的是所謂“弱者政策”,即一個落后的、貧弱的民族更容易看到自己的短處,看不到自己的長處,甚至把長處也看成短處,更容易看到別人的長處,看不到別人的短處,甚至把短處也看成長處。這也是要不得的。“全盤西化”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這種“弱者政策”的產物。中華民族近百年來落后挨打,直到今天在經濟文化方面比先進國家仍有不小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尤其要注意反對“弱者政策”。須知,一種表現共同心理的共同文化之所以為一個民族所必需,是因為它有民族認同的巨大價值。比如語言文字,它不僅僅是一種交際工具,而且是維系一個民族的巨大力量,正因為如此,以色列人要把早已死去的古希伯來文復活過來,馬來西亞要為本無文字的馬來語制定文字,并將其定為國語;也正因為如此,世界上無數被壓迫的民族要為使用本民族的語言和文字的權利而進行斗爭。如果一個本來已落后的民族再把自己的文化貶得一無是處,甚至主張用外民族的文化完全取代自己的文化,那就必然會大大挫傷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大大損害民族文化在民族認同方面的力量。

19世紀“歐洲中心主義”的文化學者同時也是文化的“進化論”者。在他們看來,文化是進化的,歐洲文化是進化程度最高的高等文化,而第三世界各國的民族文化,則是普遍進化道路上殘存的落后遺留形態,因而,對這些民族來說,現代化就是西方化。在肯定文化有高低優劣之分、有先進落后之分、有由低向高的進化過程方面,這種觀點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其錯誤在于只看到文化的時代性而抹殺了文化的民族性,因而其文化進化的觀點也成了否認文化發展多樣性的單線式進化觀念。20世紀西方一些文化學者在否定“歐洲中心主義”的同時,也拋棄了進化的觀念,主張文化多元論和文化相對主義。他們認為,人類各民族在歷史中創造了各有特色、各種各樣的文化系統。這里的每一種文化都有自身存在的理由、權利和價值。他們不承認任何一種文化具有天然的優越性,或高居于其他文化之上的權利,也不承認有哪一種文化可以成為其他文化的樣板模式。有的極端相對主義者甚至認為,落后的物質文化與先進的物質文化也沒有區別。在肯定文化的多元性即民族性方面,在否定歐洲中心主義方面,這種觀念有合理性,其錯誤在于只看到文化的多元性、民族性,而否定了文化的進化性,否定了文化的高低、優劣之分。文化有時代性和民族性,因而其發展也是一元與多元的統一,或者說是統一性與多樣性的統一。

為了正確地進行中西文化比較,不僅要力戒各種偏見和淺見,而且要講究正確的比較方法,要抓住不同民族文化之間最主要的、本質的東西進行比較。任何一個文化系統按其面對的問題可分為三個方面,即人和自然的關系方面、人和人的關系方面,以及人自身的關系方面。人和人的關系,既包括階級關系,也包括家庭關系、民族關系、個人與他人的關系、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分析民族文化之間的同異,應該抓住天人關系、民族關系、家庭關系、個人與他人的關系、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人自身的關系等方面。一個民族的共同文化,可視為一個民族里不同階級的人對天人關系、民族關系、家庭關系等問題處理方式的總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贡市| 宿州市| 安丘市| 紫金县| 仙桃市| 菏泽市| 定州市| 威宁| 泾源县| 尼勒克县| 永宁县| 沙湾县| 汶川县| 上林县| 耒阳市| 北票市| 宣武区| 旬邑县| 郓城县| 仲巴县| 资溪县| 富顺县| 尚志市| 得荣县| 金坛市| 苗栗县| 潞城市| 德阳市| 博客| 齐齐哈尔市| 林州市| 鹤山市| 东丽区| 无极县| 南京市| 津南区| 合阳县| 金昌市| 仲巴县| 清涧县| 大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