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判斷錯誤
宋山屯有家姓姚的,父親叫姚文明,母親叫姜芳,兒子姚樹林,女兒姚小華,一家4口,生活平安幸福。后來,一個意外災禍降到這家頭上。
那是夏季的一天晚上,父親姚文明在鄰村干完瓦工活回家,在路上被汽車撞死,肇事司機駕車逃之夭夭,雖經公安部門多方追查,卻一直沒有找到。當時姚樹林才12歲,姚小華只有8歲,生活的重擔全壓到母親姜芳上。責任田里的農活兒,經常干不完,前院吳玉憲一家常來幫助。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是有根據的。你想想,姜芳死了丈夫,不光是精神上承受不了這么大的打擊,繁重的家務也擔當不起來。她丈夫死后4年,姜芳也因積勞成疾,扔下兩個孩子離開人世。這時,姚樹林16歲,姚小華12歲。兄妹倆都不能上學,由哥哥姚樹林擔起了全部家務。
許多人是這樣:看見別人升官發財就嫉妒,遇到他人不幸就可憐。姚樹林前院的吳家會不會嫉妒人,無法查考,但對姚家的不幸,確實很同情,并且常常善意資助。
吳家五口人。有丈夫、妻子、兩個兒子,還有一個小女兒,她叫吳艷。吳艷比姚樹林小兩歲。
兩家平時相處不錯,姚家接連有不幸,吳家更加關心。吳家人多,勞力足,常常在春秋農忙時,幫助姚樹林兄妹種地、收割,平時也多有來往。過年、過節,吳家常常派年齡最小的吳艷給送些米、菜之類的東西。
姚樹林19歲那年,吳艷17歲。吳艷初中畢業后沒升上高中,只能在家做些家務,干點兒活兒。由于不上學,在家的時間多,與姚樹林兄妹接觸的機會也多。有時下雨陰天,不能到田地里干活兒,竟整天在姚家閑坐。
吳艷常到姚家,一是兩家關系好,二是姚小華與她年齡相仿,常在一起玩兒。而姚樹林呢,隨著年齡的增長,心里想的也就多了。他認為,吳艷常到他家,除了相處很好的原因以外,說不定還有愿意嫁給他當媳婦的因素在內呢!
為了準確探明到底有沒有這個因素,他做了幾次試探,進而證明,吳艷對他是有意的。例如:他和吳艷說話時,雙眼緊盯吳艷的臉、眼,目光相遇,總是姚樹林不好意思地先避開,吳艷絕不先轉移目光。看電視遇到有趣的內容,吳艷拍手大笑時,總要把笑臉轉向姚樹林。他若不笑,吳艷的笑聲立即停止;他若跟著笑,吳艷就會狂笑不止。相視而笑的瞬間,他感到,他與吳艷不是一般的鄰居關系。有時他借故和吳艷說話,拍拍吳艷的肩,拉拉她的胳膊,吳艷不僅不反對,還更加與他親近。姚樹林也怕判斷錯了,弄出誤會,經過多次試探,他得出的結論是:吳艷有意與自己戀愛。其實呢,吳艷往這方面連想都沒想,姚樹林判斷錯了。
判斷錯了,出現誤解,姚樹林有過錯嗎?也許有,但已處在青春妙齡的吳艷,也有過錯。她若無意與姚樹林戀愛,應該與他的關系保持一定距離,應該避免產生誤解,可是,她沒有這樣做。這不是提倡“男女授受不親”,而是說確實應當男女有別。
錯誤的判斷,必然產生錯誤言行。樸實的姚樹林聽別人說,處對象,都是男方主動。可是,主動可以,話怎么說呢?他難壞了。讓他干活兒,出大力、流大汗,他行;讓他處理這事兒,他不知應當怎樣開口。
這時一個機會來了:他姨生病住院,讓妹妹姚小華幫助護理一夜,晚上不回來。他打算把吳艷叫來,和她談談。
晚飯后,他先在吳家房前屋后轉悠幾圈,不見吳艷出屋,眼看天黑了,就急不可待地往吳艷家闖。一進門,正趕上吳艷出屋,就問:“上哪兒?”
“到石河寨看電影。你家小華不去嗎?”
“她,她,她不去。她有事讓我找你呢!”
“啥事?”
“不知道。你去一趟吧。”
“我和別人已經約好了,他們在等我呢!看完電影回來再說吧。”
吳艷走了,姚樹林回家坐不穩,站不牢,一直等到10點半,這才有人敲門。他斷定是吳艷。門一開,真的是她。吳艷進了屋,見姚小華不在,就說:“你家小華呢?”
“你先坐下,我跟你說。”
“有啥事?”
姚樹林心慌意亂,結結巴巴,有什么可說呢?又怎么說呢?吳艷見他說話吞吞吐吐,說了半天,也說不出個子丑酉卯,就猜出了幾分,再加上夜深了,她要走。姚樹林拽她:“你坐一會兒。你,你太好了,給我當媳婦吧。”說著,就把燈閉了。吳艷先是推推擋擋,見實在推不過,她想喊人,又考慮到以往關系不錯,深更半夜地喊起來,怕影響關系的和睦,日后無法走動。就這樣,姚樹林得逞了,他把“生米做成了熟飯”。吳艷走了,他一直送到吳家后門口。吳艷沒理他,直接進屋了。
一連好幾天,吳艷再沒來。姚樹林害怕了,心想:她不像愿意和我搞對象。如果不愿意,她生氣了咋辦?會不會去公安派出所告我?姚樹林像得了一場大病,心里實在沒底,就到吳家閑坐,想探探吳家對這事兒知道不知道。
去了以后,吳家對他熱情如常,他放心了。但吳艷對他躲躲閃閃,明顯不像以前那樣熱情,這使他仍然心有余悸。因為吳艷對他如果憎恨,隨時都可能告訴父母或者報告給公安機關。一星期后,吳家割下不少韭菜,吳艷受父親指派,給姚樹林家送去兩捆。姚樹林從吳艷的笑臉上得到了安慰,心里的大石頭終于落了地。吳艷接著又開始頻繁地到他家。“吃慣嘴”的姚樹林,又把吳艷奸污了幾次。
幾個月過去了,吳艷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不知該怎么辦,只好把這事兒告訴給媽媽,想讓媽媽給想個辦法。當然,為了推卸責任,洗清自己,她始終都說是被姚樹林強奸的。
她媽一聽,氣不打一處來,馬上就告訴吳艷的爸爸。隨后,吳艷的兩個哥哥也知道了。全家人對姚樹林恨得咬牙切齒。他們認為,多年來的熱心幫助,沒想到會養虎傷人。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竟然欺負到恩人吳家頭上。怎么出這口氣呢?報案,讓法院判刑,這太慢;跟他要錢,他是個窮光蛋,上哪兒弄錢呢?每逢吃飯時,全家人圍坐在一張飯桌上,像開會一樣。吳艷父親說:“等他再來,砸斷他的腿!”全家沒人反對,這就算決定了。
姚樹林對此毫不知曉,和往常一樣,閑著沒事,就到吳家閑坐。一天晚飯后,他來了。吳艷的父親一見他就紅了眼,為了穩住他,先跟他寒暄,隨后說:“樹林,你過來,我有點事。”姚樹林不知啥事,就來到吳艷父親身邊,沒等他站穩,吳艷的父親一把薅住他頭發,把他按倒在地,千仇萬恨一起涌上心頭,掄拳就打,同時向全家人喊:“快打啊!”
聽到喊聲,一家人就像得到了命令,一擁而上,一頓亂棒向姚樹林的頭上、身上、腿上,噼噼啪啪地打下去。姚樹林挨打之際,自己也明白了其中的緣由,連聲告饒。
吳家打得興起,哪里聽得進。吳艷為了在父母和哥哥面前表明她的懷孕自己沒有過錯,從灶坑拿來個掏灰耙,往姚樹林捂著頭的雙手上猛砸。直到姚樹林被打得不能動了,也沒聲了,全家人這才住手。
吳玉憲讓大兒子去找村黨支部書記。不一會兒,村里領導來了好幾個。吳玉憲把這事從頭至尾說了一遍。幾個領導沒顧得上細聽,見姚樹林氣息奄奄,就安排人員和車輛,立即送縣醫院搶救。第5天,姚樹林死了,在他妹妹驚天動地的呼喚聲中,姚樹林的尸體從搶救室被推了出來。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兩家好鄰居成了冤家對頭。姚樹林死于吳家的亂棒之下,家里只剩孤單單的一個未成年小姑娘——姚小華。村里人出于對姚家的同情,不少人分頭到縣公安局催案,要求對吳家法辦。
眾口同言:說人家姚樹林強奸吳艷,既然是強奸,為什么不及時報案?既然被強奸,為什么還屢屢往姚家鉆?人家姚樹林犯法,由國家制裁,怎能私下把人打死!
主持正義的人總是有的。公、檢、法三機關加快了辦案速度,吳家5口全被逮捕。縣法院根據《刑法》規定,以故意傷害罪,根據不同的情節,判處他們不同的刑罰。
人生感悟

監獄里的黑板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