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保險公司的跨國經營

一、跨國經營的動機

經營國際業務的公司通常稱為跨國公司,它可以表現為以下兩種情形中的一種:

主要在一個或多個外國經營的國際性公司。

經營多種國際業務的公司,在當地有不完全為公司所有的、作為獨立企業的分支機構。

對于跨國公司而言,東道國就是該公司經營業務所在地的非本土國。跨國公司的總公司所在國是指該公司的總裁及高級管理人員所在的國家,即總部所在地。

作為商業經營機構,保險公司跨國經營、參與國際競爭的根本動因與其他類型的企業一樣,來自于對利潤的追逐。促使保險公司將業務向海外擴展的重要因素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

(一)營銷機遇

由于發達國家,特別是像美國、英國、加拿大、荷蘭和德國等國家的保險公司經營歷史較長,保險市場已經相當成熟,因此,這些國家的保險公司有強烈的動機在總公司所在國之外尋求其他營銷機會。發達國家的實踐表明,通過向他國拓展業務,有時保險公司可以有機會銷售不適于在總公司所在國銷售的產品。同時,保險公司的營銷策略和技術應用于本國之前,國外還能提供機遇在小范圍內測試其效果。例如,一家美國公司開始在澳大利亞通過電視廣告宣傳其產品,這是該公司第一次利用電視宣傳產品。還有一些美國公司在本國正式運作之前嘗試通過國外的銀行和零售網點銷售壽險產品。轉引Kenneth Huggins, Robert D.Lands, 《人壽、健康保險公司的運作》,內部出版物,LOMA FLMI295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 Version,1999年版,第337頁。

(二)財務機遇

直接或間接改善財務狀況是保險公司開拓國外市場的最典型動機。在海外經營的公司有機會增加其總利潤,增強其財務實力,從而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經營效率。財務狀況的改善來源于銷售量的提高、海外經營或工資成本的降低或者某些外國政府優惠的稅收政策。由于公司整個業務的固定成本可以在較大的客戶群體中分攤,因此,海外的經營成本得以降低。

跨國經營有利于公司財務狀況的另一方面在于可分散多種風險,這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反映出來:

(1) 通過向更多、更廣的客戶群體銷售保單而分散承保風險。在多個國家銷售保險的保險公司可以將風險分散于一個更大的客戶群體中,從而更好地利用大數定律。

(2) 跨國經營的公司不易受個別國家經濟狀況的影響,因而有效地分散了經濟風險。例如,假定A國的經濟不景氣,那里的保險業務因而萎縮,這種情況可能被該公司在另一國——B國的經濟繁榮所抵消。

(3) 通過對各種風險水平的資產在不同的市場進行投資,公司可以減少某一項不良的投資活動對其資產組合造成嚴重影響的機會。

(三)其他激勵因素

對一些保險公司來說,跨國經營不僅可以為新市場、新產品或者營銷戰略提供測試依據,還可以為希望晉升的經理人員和職員提供機會,這對于有長期國際市場計劃的公司來說尤為重要。

二、跨國經營應當考慮的因素

通常來說,跨國經營要經過多年才能獲利,因此,保險公司必須進行廣泛而深入的調研,以應付跨國經營中的諸多挑戰。保險公司必須考慮的典型因素包括以下幾點轉引Kenneth Huggins, Robert D.Lands, 《人壽、健康保險公司的運作》,內部出版物,LOMA FLMI295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 Version,1999年版,第339頁。

(一)市場潛力

例如,該國是否有社會保障?若有的話,哪部分人受到保障?當地的保險市場有多大,它是如何運作的?

(二)管理方式

當地是否有有工作經驗的人或者有無必要對他們進行培訓?在當地招聘人員是否有困難?上述費用高嗎?公司采取何種措施來消除語言障礙?

(三)監管環境

東道國法定的存款、最低的資本和盈余要求是多少?評估標準保守還是自由?是否必須采用當地的審計人員?允許何種公司結構(例如是分支公司、全資子公司、合資公司,還是參股公司的形式)?

(四)稅收制度

該國政府如何籌集資金?都有哪些稅收項目?對外國公司的征稅同當地公司相比怎樣?公司在國外的稅金和利潤對國內公司的稅收有何影響?

(五)外匯管制

該國對資本輸出有何限制?公司能否以紅利、管理服務收費和再保利潤以及稅后凈利潤等形式向總公司所在國返回足夠的資金,以補償總公司管理國外經營的費用,并提供合理的投資回報?如果不能,那么,在該國開業是否還有意義?其他公司在轉移資金過程中有什么延誤?公司在兌換貨幣時能否承受匯率波動帶來的巨額損失?

(六)投資方式

公司的某種資產的可投資數量是否有法定限制?所在國是否與多數國家一樣,負債必須以當地的資產擔保?當地是否有足夠的投資途徑以提供充足的收益和保障?

三、經營國外業務的方法

從事跨國經營的主要方法是建立分公司或子公司、合資公司以及收購外國公司。盡管還有一些其他的方法,但上述三種在當今的市場上最為常用。

(一)分公司和子公司

一般觀點認為,在海外建立分公司或子公司,有利于總公司對其國際活動進行最大限度的控制。但如果總部或母公司不熟悉在東道國經營業務的方式,那么,建立分公司和子公司將有很大的風險,同時,經營的初始成本也很高。基于上述原因,一些保險公司傾向于選擇與已在外國市場經營的公司建立合資企業。

(二)合資公司

在國際保險的競爭場上,一國保險公司可與東道國保險公司合作進入該國的保險市場。他國進入東道國市場的動機很明顯:在一個新市場上銷售保險。但東道國與其他國公司合作,或幫助他國保險公司進入本國市場的動機就不是那么單一了,它可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 從外國保險公司的技術或銷售技能中獲益;(2) 將外國公司銷售的新產品引進本國保險市場;(3) 獲取互惠機會并以合資企業的身份進入對方國家,共享合資企業的利潤;(4) 加強其分銷系統,增加在本國市場上的份額。

合資公司產生的效益可能主要來源于規模經濟,即多個公司聯合經營時能夠節省經營費用。從理論上來說,由于消除了公司之間功能區域的重疊,兩家公司合作經營只需要較少的資源。同時,由于在合資企業內是雙方共擔風險,跨國經營的保險公司所遭受的損失將比單獨進入新市場小得多。此外,如果進入新市場時與已經在該市場經營的公司合作,跨國保險公司可獲得較為寬松的監管。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合資企業將使跨國保險公司受益,因為與東道國伙伴的合作可減少與東道國消費者交往時由社會文化習俗或語言等方面的不同所引起的誤解。

合資企業也有不可避免的一些缺陷,例如,協調方面的問題。公司剛開始經營時可能會發現各自的目標與談判時所聲明的不同;或者其中的一方可能不遵守起初共同達成的協議;他們也可能會發現雙方在某一領域是伙伴關系,但在別的領域則是競爭對手;公司可能缺乏統一的管理控制;加入海外合資企業的跨國保險公司可能會因無法完全控制自己的業務而感到沮喪。

(三)收購合并

為了盡快在國外立足,一些外國保險公司傾向于選擇收購已經存在于東道國的公司。收購現有公司的一個好處在于,保險公司可以立即在國外市場上開展業務。盡管存在收購成本的問題,但這種投資的損失風險通常也不會比建立分公司的風險大,因為保險公司通常會收購已經有經營業績的公司。并購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是:由于政策方面的限制,一些國家不允許外國公司對本國保險公司取得所有權,因而在該國市場就不能選擇經營子公司。另外,在保險市場發展尚不完善的國家中,通常很難找到收購的目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市| 双峰县| 临湘市| 海淀区| 台南市| 哈尔滨市| 名山县| 咸丰县| 华安县| 固始县| 石棉县| 胶南市| 佳木斯市| 工布江达县| 永清县| 始兴县| 阳谷县| 河南省| 营山县| 白银市| 玛纳斯县| 汉中市| 安仁县| 古交市| 六盘水市| 仙桃市| 高邑县| 兴业县| 陵川县| 蒲城县| 师宗县| 瑞安市| 兰州市| 桓仁| 镇宁| 榆树市| 丰都县| 长海县| 育儿| 资讯 | 正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