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電視藝術與經濟

經濟是整個社會活動的基礎,它決定著作為上層建筑的電視藝術的發展,反過來,電視藝術對經濟基礎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力。

一、經濟環境對電視藝術的影響

考察任何一個國家的電視藝術都可以發現,其發展是與本國經濟的發展共同進退,它的每個階段也與當時的經濟環境大致相適應。電視藝術作為上層建筑,其發展水平總是受經濟基礎的制約。電視藝術產品的生產和播出機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已成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電視藝術的生產、播出、流通是一種復雜的經濟活動,經濟運行的態勢直接影響著電視藝術的繁榮程度。

其一,經濟實力決定電視產業的生產力。就我國來說,改革開放前,我國經濟的總體實力較弱,全國擁有的電視機數量極少,受眾有限。伴隨著改革開放,電視機在中國迅速普及,電視臺的數量也急劇增長。電視藝術工作者不但可以全面、深入地反映國內社會面貌,還有條件走出國門,制作異域文化的電視藝術節目。

其二,經濟的發展不斷為電視藝術產品生產出與時俱進的消費者,消費也會反過來刺激生產,促進電視藝術的繁榮。經濟實力的增強帶來了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視機的迅速普及是最明顯的標志。它使電視媒體的受眾大大增加,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電視藝術產品消費市場,而這個巨大的市場也會反過來刺激電視節目的生產。

其三,經濟的發展帶來社會生活的全面變化,它直接導致了電視藝術產品所反映的對象的變化,并影響著電視藝術的規模、內容、風格和電視藝術工作者的創作觀念,也帶給受眾更多、更新的心理期待。近些年來,我國的電視藝術創作者開始正視受眾需求,及時調整傳播理念。

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社會文化的發展和信息流動的加快,而電視是當代大多數人的第一媒體選擇。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電視行業蘊藏的巨大商機,資本也就不斷向電視媒介匯聚,這對電視藝術的發展有直接影響。從正面來看,充足的資金注入使電視藝術節目的策劃、制作有了更堅實的經濟基礎,促使節目質量提高。從負面來看,節目的制作方更加看重經濟效益,容易導致電視藝術類節目生態的失衡和資源配置的不合理。而出于對利潤回報的急切追求,電視媒介中也難免出現庸俗化、同質化等不良現象,不利于電視藝術的健康發展。另外,外資的進入將加劇電視藝術的全球化,弱化電視藝術的民族性,帶來文化殖民的危險。對此,我們必須加以警惕。

二、電視藝術的經濟功能

電視藝術的經濟功能也不容忽視。一方面,投資者以此擴大自身的品牌效應,并獲得豐厚的利潤;另一方面,電視藝術作為上層建筑的一部分,也可以為經濟基礎服務,促進經濟的發展。

1.獲取經濟收益。作為最常用的家用電器,電視幾乎進入到社會的每一個細胞,其輻射力直達社會的絕大多數成員,因此,電視藝術隨之也產生了其他藝術樣式所不可比擬的廣泛影響力,而這種巨大的影響力正是現代企業獲取經濟利益的重要前提。產業界正是敏銳地看到了這一點,才不斷對電視藝術進行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

所謂直接投資是指企業直接注入資金或成立實體,參與電視藝術產品的策劃、制作等活動。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就是典型的例子,該集團通過多年的投資經營積累起了巨大的財富。目前在國內,一些民營資本、外資正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不斷進入這一領域,以期從電視藝術產業中獲得豐厚的利潤。尤其是民營資本,已經成為我國電視劇、文娛節目生產的主力軍,光線傳媒、華誼兄弟、本山傳媒等在業界享有聲譽的民營影視企業在獲得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樹立起了自己的品牌。

在電視藝術領域,間接投資更為普遍。由于電視藝術極具包容性,各種藝術門類、節目形態都能以電視媒介為平臺進行充分的展示和傳播,所以企業間接投資電視藝術的機會很多。比如,企業為電視劇提供贊助,電視劇則以貼片廣告等方式為企業作品牌宣傳。電視上經常舉辦各種文藝比賽、頒獎盛典等,并同步直播,不少企業把它視為自我宣傳、塑造公益形象的絕佳機會。如“中央電視臺青年歌手大獎賽”、“挑戰主持人大賽”、“中國電視金鷹獎頒獎晚會”、“春節晚會我最喜愛的節目評選”等等,企業都會通過對其贊助得到冠名權,不但擴大了品牌影響,還提升了企業的文化形象。

2.促進經濟發展。電視藝術作為上層建筑的一部分,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力,這表現為眾多電視文化產品以社會經濟現象為題材,生動地反映經濟生活的各個層面,它不但能提高受眾的經濟生活能力,帶動地方的旅游、飲食等相關產業,還能激發受眾對經濟體制、經濟現象的思索。

由于電視劇題材豐富,種類繁多,受眾面廣,能夠全景式地展現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域的社會生活全貌,因此,一部電視劇的熱播往往能帶動相關產業的迅猛發展。僅以《喬家大院》為例,在其播出當年的“五一”黃金周,相比前一年同期,山西喬家大院這一旅游景點“總人流量達到38萬人次以上,是去年的1.5倍左右;5月3日的人流量達到7.5萬人,同比增長了63%;門票收入了180萬元,同比增長達到了112%”。高小奇等:《電視劇熱播 煲熱喬家大院旅游》,載《山西青年報》,2006年5月8日。“喬家大院出口處,村民喬利英擺了個小地攤,上面鋪滿了她親手剪的窗花。《喬家大院》電視劇里,喬致庸書房貼的‘鴛鴦戲水’就是出自喬女士之手。這兩天她的收入是平時的三倍還要多,平時每天賣30多元,‘五一’期間天天要賣到100多元。”高小奇等:《電視劇熱播 煲熱喬家大院旅游》,載《山西青年報》,2006年5月8日。由此可見,作為一類電視藝術產品,一部電視劇的走紅能夠對當地經濟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

在我國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電視上出現了大量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題材或背景的電視藝術作品。經濟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它帶來社會思想的巨大震蕩,電視藝術創作者以嚴謹的現實主義精神關注人們方方面面的變化,以藝術的手段展現新的經濟格局下新舊思想觀念的碰撞和人們對前途的探索。電視劇《外來妹》反映了沿海開放城市對農村青年的吸引和他們在新環境中的困惑、成長;電視劇《劉老根》則反映了市場經濟大潮對北方農村固有的經濟觀念、文化觀念的沖擊。這些電視劇作品強調了市場經濟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引導人們調整心態、完善自我,從而更好地順應市場競爭的需要,有助于提高廣大受眾的經濟生活能力。此外,還有許多電視藝術產品直接為經濟服務,電視商業廣告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綜上所述,電視藝術的發展不是被動受制于經濟環境,而是有著巨大的反作用力。它把復雜多樣的經濟現象作為重要的反映對象,及時、生動地加以表現。這既豐富了電視藝術的內容,又增強了電視藝術的現實性,使電視作品始終能吸引大量受眾的關注。從這個意義上說,電視藝術源于現實又服務于現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陵县| 施甸县| 广元市| 扎兰屯市| 井冈山市| 云梦县| 三原县| 丽江市| 兴义市| 五家渠市| 嘉黎县| 秀山| 丰镇市| 启东市| 陈巴尔虎旗| 南陵县| 屯留县| 通州市| 吴江市| 新晃| 墨脱县| 英德市| 抚顺县| 鹰潭市| 宁安市| 吴堡县| 罗山县| 鄂托克前旗| 台北县| 泰安市| 霍州市| 平南县| 城步| 西华县| 阳江市| 通渭县| 五大连池市| 和静县| 理塘县| 家居| 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