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節 繁榮階段(2000年至今)

當歷史的車輪駛入21世紀,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也邁入了一個嶄新的紀元。政治的穩定、經濟的發展、社會的和諧、百姓的安樂,這一切給電視藝術的繁榮提供了環境保障和創作源泉。隨著電視作品文化取向的多元共生,藝術質量的日趨成熟,對外交流的持續深入,我國電視藝術逐步走向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輝煌時期。

一、文化取向的多元

在我國電視熒屏的眾多節目類型中,相對明晰的文化價值走向大致有以下幾種:

1.主流文化。從文化的社會影響力來說,主流文化其實就是由特定歷史時期占主導地位的生產方式所決定、處于社會統治地位的思想文化。當代中國的主流文化,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先進的社會主義文化。主流文化是整個電視藝術的基本價值取向,它一方面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基本原則,另一方面又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為根基,對整個社會價值觀和價值體系進行略具強制性的規范和約定。如《長征》、《延安頌》、《任長霞》等電視連續劇,在注重特定時代背景的宏大敘事的同時,還注重把宣傳主題和思想內涵融入具體的故事、情節與細節之中,通過塑造藝術上的“這一個”達到弘揚主流意識形態的目的。

2.精英文化。如果說主流文化的宣揚體現的是電視作為社會媒體的意識形態功能,那么精英文化的宣揚體現的便是其對社會道德和社會良心的守望。精英文化本質上是一種自覺的文化,承擔著教化大眾、導范社會價值的功能,負責向全社會提供高尚的精神文化產品,向民眾傳遞社會理想和理性精神。這類電視藝術作品一般注重倫理道德、理性精神、創造性、個性風格、歷史意識,具有生生不息的精神超越力。在這一點上,CCTV-10的《百家講壇》欄目和CCTV-2的《對話》欄目比較典型,前者滿足了受眾“建構時代常識,享受智慧人生”的知識需求,后者鎖定高端受眾,探詢社會經濟的發展良策。

3.大眾文化。如果說大眾是對當代社會不確定的多數人的概稱的話,那么大眾文化則可視之為當代社會之多數人所喜歡并生活其中所表現出來的文化形式。有關電視藝術所體現出的大眾文化,如果從文化層面解析,有通俗化、娛樂化、平民化等幾個方面。此種文化樣式的電視藝術節目可謂數不勝數,從以戲說劇、偶像劇和家庭劇為代表的電視劇到以“超級女聲”、“快樂男聲”為代表的電視選秀,從琳瑯滿目的電視明星訪談到不計其數的電視商業廣告,悉屬此類。這些節目是直接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需要的活性通道。它所體現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很容易直接作用于大眾的精神世界,并影響其社會行為的方方面面。

文化內涵是電視藝術存在和發展的內在肌理,其對電視藝術的重大作用不言而喻。21世紀以來電視作品文化價值取向的多元,是我國電視藝術成熟與繁榮的重要表征。在電視熒屏上,以上幾類文化并不是彼此割裂、各自為政,而是彼此交融互滲、共生共榮。只有繼續保持和推進電視藝術的多元格局,我們的“電視強國”夢想才能早日實現。

二、藝術品質的成熟

簡單來說,評價一件藝術作品的標準有三點,即“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如果一件藝術品能夠做到“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那么我們就可稱之為藝術佳作乃至藝術精品。電視藝術也是如此。21世紀以來,我國電視藝術品質的提升也主要體現在上述三方面。

首先,在思想深度上進行了深入的開掘。電視藝術的思想性主要體現為對主流意識形態的宣傳倡導和貶惡揚善的主題表達,以豐富的藝術形式提高大眾的人文素養,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文化氛圍,滿足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發揮民族精神家園的重要構建者和守望者的作用。近年來我國大量的電視藝術作品在主題的拓展、思想的提升上取得了很大成果,獲得“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金鷹獎”等重大獎項的多部電視劇便是典型例證,如《闖關東》所表現出的偉大國族精神和優秀傳統道德,《士兵突擊》所彰顯的“不拋棄、不放棄”的人性亮點和人格魅力,《亮劍》所顯現出的大無畏的英雄主義情懷等,都使觀眾獲得一次次精神洗禮。此外,大量的綜藝類節目同樣融公益性、思想性、藝術性于一爐,顯示出崇高的精神內核。以2008年為例,面對歷史罕見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我國的電視藝術工作者創作出一大批公益性文藝晚會,感人至深的節目內容和悲傷激昂的話語打動了無數的電視觀眾,為抗震救災工作凝聚了一條堅實的情感紐帶;再如舉世矚目的“奧運會開幕式”,全球的觀眾通過電視屏幕領略到了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以及今日中國的自信與浪漫,它向世界傳達出的友誼與和諧的價值理念悄然走入了幾十億觀眾的心靈。這其中,電視藝術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其次,在藝術表達上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其一,類型的多樣性。電視藝術發展到21世紀,其種類與樣式已經多種多樣,而且新品種、新類型仍在不斷涌現。除原有的電視劇、紀錄片、文藝晚會等幾種電視藝術樣式之外,21世紀前后又相繼出現了以《藝術人生》為代表的文藝訪談節目,以《開心辭典》為代表的益智類節目,以《超級女聲》為代表的真人秀節目等。這是電視工作者潛心思索、開拓創新的結果,它們為電視藝術百花園增添了無限的色彩與生機。其二,題材的豐富性。近些年,電視藝術制作手段的改進為電視廣泛地反映社會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條件,使得它可以觸及社會的各個角落,諸如歷史或現實、國內或國外、自然或社會、戰爭或和平、革命或建設,人和事,外表和內心,工農兵學商知等,都可以通過電視屏幕得到表現,電視藝術的題材真正實現了多樣化。僅以電視劇為例,便有歷史劇、戲說劇、農村劇、偶像劇、刑偵劇、諜戰劇、戰爭劇等等,豐富多彩。其三,風格的創新性。風格的創新是電視藝術的生命所在,正是常變常新的藝術風格使得電視作品吸引著一批又一批不同領域的受眾群體。仍以電視劇為例,在美學風格方面,《神探狄仁杰》、《暗算》、《血色迷霧》這樣幽晦懸疑風格的電視劇是20世紀的電視熒屏不曾出現的;在地域風格方面,《劉老根》、《馬大帥》、《鄉村愛情》、《清盈盈的水 藍瑩瑩的天》等東北輕喜劇風格的農村劇也是電視熒屏上的創新之作。這些電視藝術作品使觀眾眼前一亮,陶醉其中。

再次,在視覺效果上進行了全新的改進。隨著電視產業的發展、數字技術和電腦技術的進步,電視藝術的觀賞性大大提高,觀眾在看電視時常常能感受到視覺沖擊。21世紀以來,電視紀錄片不再僅僅是實景拍攝,也會大量運用電腦三維技術來還原歷史場景、再現歷史人物,如《故宮》、《大國崛起》等都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電視劇的拍攝借鑒了電影大片的畫面處理手法,力求場面的逼真和聲勢的浩大,如《三國》、《我的團長我的團》中戰爭場面的渲染,給人以視覺震撼;綜藝晚會更是運用了先進的拍攝手段、豪華的燈光物美、奢華的舞臺構造,讓觀眾在欣賞文藝節目的同時大飽眼福。觀賞性是直接作用于觀眾感官的藝術性征,它的高下對于吸引受眾至關重要。

三、國際交流的加強

進入21世紀后,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我國藝術領域的對外交流也日益頻繁,電視藝術在這段時期同樣加強了與海外的理論溝通和商業往來,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截至2008年,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的國際營銷網絡遍及80多個國家和地區,節目播出覆蓋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向全國及海外媒體機構提供10000多小時的各類影視節目,在海外影視節目市場中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參見《推動中國影視節目走向世界》,載《中國電視》,2009年第1期。其中,《故宮》、《同飲一江水》、《再說長江》、《鳥巢》等紀錄片在海外受到關注并引起很大反響;《李小龍傳奇》、《士兵突擊》、《狼毒花》等一批優秀國產電視劇在國際市場上備受青睞。同時,國外的許多優秀電視節目也涌入我國,尤其是以《大長今》、《看了又看》等為代表的韓劇,一經播出便吸引了大量觀眾的眼球。

此外,不少研討會在加強電視藝術的對外交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如2003年12月14日至20日在廣州召開的“2003廣州國際電視紀錄片學術研討會”、2003年11月16日在北京廣播學院(現在的中國傳媒大學)召開的“國際競爭環境下的中國廣播電視——中德學術研討會”、2008年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影視節目在海外的影響力”國際論壇等。這些以會議方式進行的國際合作和交流,對于提高我國電視藝術質量、做強做大電視產業、提升中國文化的軟實力作出了重要貢獻。另外,之前提到的上海國際電視節和四川國際電視節在21世紀繼續發揮著電視藝術對外交流的窗口作用,它們把一些優秀的國外電視節目“請進來”,讓我國的電視精品節目“走出去”,使中外電視同行互通有無,彼此學習,共同繁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辽市| 荥经县| 宜昌市| 鄱阳县| 泗水县| 醴陵市| 西青区| 县级市| 西贡区| 广昌县| 广汉市| 定安县| 乐平市| 保靖县| 东明县| 黎川县| 高邑县| 正宁县| 深水埗区| 定结县| 蓝田县| 新安县| 本溪| 博罗县| 长兴县| 马关县| 桦甸市| 出国| 九龙坡区| 博客| 慈利县| 彩票| 慈利县| 区。| 长阳| 桦川县| 台湾省| 吉林省| 镇远县| 临城县| 抚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