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姓名:劉菲

錄取院系:經濟學院

畢業中學:山東省青島第二中學

你和我的風淡云輕

每一個嬰兒從呱呱墜地起,就被父母打上了光榮與夢想的烙印。從開始說第一句話,開始認第一個字,開始唱第一首歌,也許就注定了眼前懵懂的孩子將來成為站在數萬人面前慷慨激昂講演的演說家,或是著作等身的文壇巨擘,亦或是在各大音樂排行榜上笑傲群雄的巨星。

從我踏進學堂,開始在朗朗書聲中成長,“北大情結”便已植入我心。屹立在全國無數院校頂端的北京大學無疑是所有家庭的夢想。“好好學習,將來考北大”這樣的話語伴隨著我從ABC學到圓錐曲線和微積分。也許,兒時這只是一句玩笑,只是一個督促學習的手段,然而,當北京大學這個名字逐漸在腦海中清晰,這個名字,已經化身為一個理想,一片圣地。

2006年暑假,我第一次來到北大,來到承載著沉甸甸的文化積淀的北大校園,未名湖的水也許沒有大海那樣波瀾壯闊,博雅塔也許沒有大雁塔那樣馳名中外,但北大校園濃郁的學術氛圍卻讓人震撼。那時,我只是一名來到這片圣土朝圣的游客,絲毫不敢幻想自己在有朝一日會與北大沾染上一點關系。

高中三年,是被譽為人間煉獄的三年,所有人都在為自己的夢想努力。相信,當時有不少人就是為了“北京大學”這個提起來就熠熠生輝的名字而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學習的。當時,我并沒有一定要考上北大的想法,只是想距離她近一點,多感受一些沉積百年的文化氣息。

高一,我熱衷于學校各種社團活動。午休、下午自習時間我積極游走于各個體育場館揮灑汗水,或是在多媒體教室的銀幕前看充滿花樣少男少女的動漫,有時在圖書館翻閱雜志小說,或是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玩“殺人游戲”。同時,擔任校刊《交響》的編輯,讓我可以欣賞到各色流淌才華的文字;在自治會的工作,讓我認識了更多的好朋友。

一顆充滿熱情的心,一顆風淡云輕的心,一個嬉笑于校園的人。生命沒有太多的負擔,沒有太多的陰霾,也沒有太多的奢望。生活平凡而充滿活力,每一天都灑滿陽光。此時,我和北大沒有約定,我依舊只是一名到過北大的朝圣者。

高二,我開始愛上推理小說,開始愛上邏輯、哲學。我開始向往一個可以提供一流學術環境的高等學府。于是,北大的記憶又在我的腦海中慢慢清晰,泛著波光的未名湖水依然那樣純清自然。

高三,我依然對大學沒有太多的奢求,只希望找一個平靜的美麗土地去耕種一顆夢想的種子,然后,慢慢等待開花結果。生活依然在有條不紊的進行,此時,我卻成了圖書館書庫的常客,古人“搜盡奇峰打草稿”,我是“翻遍書架找推理”。在泛黃的書頁中,我看到了推理文化在亞洲的萌芽、發展和輝煌。這一年,理想并沒有因為逐漸逼近的高考而清晰多少。我并不期待有一個安逸的象牙塔,只是希望有一片可以自由發展的天空讓我自由翱翔。

握著復旦大學自主招生的籌碼,我平靜地進入考場。窗外是熟悉的天空,熟悉的陽光,熟悉的雞鳴狗吠,熟悉的樹影斑駁。那幾天,晴朗時風淡云輕,偶爾細雨飄落。

我不知道這到底是一種反常的冷靜,還是一種習慣性的平靜。直到收到北大的錄取通知書,我才依稀意識到,我和圣地真正有了一次約定。

對于北大,我依然是個渺小的朝圣者,依然帶著平凡的小小的夢想,去那片圣潔的土地耕種。

和從小立志考北大的人不同,我沒有太多的奢求,也沒有太遠大的目標。北大只是個不近不遠的夢想,努努力也許可以夠得著,但我還是習慣平靜地與之保持朝圣者般的“曖昧距離”。

如今,在燕園的歲月即將拉開帷幕,我平靜地等待,守著我的那份從容淡定,用我的風淡云輕,輕輕擁抱生命中的光榮與夢想。

個人格言:走自己的路,別人說不說都無所謂。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寿区| 新晃| 方城县| 宿州市| 白山市| 正宁县| 邵武市| 麦盖提县| 马尔康县| 沿河| 新余市| 瑞金市| 奉化市| 读书| 朔州市| 娄烦县| 万全县| 聂荣县| 玉溪市| 山东省| SHOW| 图们市| 翼城县| 民和| 乌鲁木齐市| 万荣县| 南投市| 澄江县| 乌海市| 宜宾县| 北宁市| 鹤庆县| 荃湾区| 连云港市| 丹巴县| 乐亭县| 青铜峡市| 绩溪县| 英山县| 曲水县| 亚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