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這樣考上北大(3)
- 秦春華
- 74字
- 2019-12-06 19:42:05
學生篇
姓名:蘭云柯
預錄取院系:國際關系學院
畢業中學:四川省宜賓市第三中學
獲獎情況:宜賓市優秀學生干部
宜賓市優秀團干部
四川省優秀學生干部
四川省優秀學生
北大人
燕園情,千千結。
十二載苦讀,終于邁入了這魂牽夢縈的夢想之地。
褪去高考帶來的榮耀與光環,似鉛華洗凈,眼前又是一個新的起點。便是從這一刻起,這一生,都要以“北大人”的身份而活。
北大人,錚然有力的音節,僅自嘴角吐出已是令人心中滾燙沸騰。
悠悠數載已然成為歷史,在書冊墨香中代代傳承。新文化運動中北大教授鏗鏘的字節,五四運動飄揚的旗幟下學子火熱的目光,仍似鮮活如新。百年光陰,開風氣之先,為天下不敢為的北大精神,已深深烙印在每個北大學子的心中,永不磨滅。
此時的“北大人”三字,是一種榮耀,令人心醉神往。
而今,瀲滟未名已近在眼前。作為新鮮北大人的我們是時候不得不思考,北大人與北大應如何交融,北大人應從北大獲取什么,又應為北大回報什么。
真正的教育,其目的應在于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培育獨立的精神以及更加高尚的情操。雖然根叔以一番父親般的言論,瞬間提升了其本人和大學的親和力,一時受到熱烈的追捧。然而不變的事實是,大學必須給予我們,或者說我們必須在大學中探尋的,并不完全是大學生與大學的情深拳拳,更重要的,是我們應當在大學中學到邁入社會的課程,是成為公民的教育,讓我們在面對日后紛繁復雜的社會種種時,不至于僅懷有一身象牙塔的潔白,無所適從。
我們看過太多被貧苦生活死死壓住的人,看過太多滿腹冤屈得不到申訴的人,看過某些強勢人的氣勢凌人和下級的拍馬逢迎,看過文強們驚人的貪腐,看過日日飛漲的房價,看過醫院里擁擠的人流,看過高額的擇校費和各種高價的補習班,看過芙蓉姐姐和鳳姐之流審丑風潮的興起,看過拜金或庸俗的言論在各類媒體上大肆囂張……這是一種不正常甚至畸形的社會氛圍,成功的定義在變味,權勢、金錢、名氣與特權成為成功的標志和大部分人畢生追求的目標。在這樣一個社會里,似乎人人都在為特權而奮斗,卻鮮有人在為平等和公義而奮斗。一如我們進入北大,身旁人艷羨的目光并非因我們能得到更好的教育,作出更大的貢獻,而在于名校學生,“前途”無量。而我們進入北大,所求為何,也正是我們每一個北大人在踏進燕園之前必須反思的問題。
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若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對成功價值的定義,若尚不清楚我們進入北大所肩負的責任,作為北大人的我們,是成功者,卻亦是失敗者。如果說有錢有勢者是成功人士,而那些辛苦了一輩子的老農民是失敗者,國企的下崗工人是失敗者,公司里苦苦向上爬的普通白領是失敗者,那么,身處在這樣一個充斥著“失敗者”的不健全且不可持續的社會中的我們,都是失敗的。只有當以人為本落實到了每一個鮮活的個體,當平凡卻守法、不作惡、并力所能及回報社會的人生被正視為成功的人生,我們的“成功”才有意義,我們一直標榜宣揚的和諧社會才有可能真正實現。
所謂社會輿論,最終會還原為每一個個體對自己、對他人的看法,因此即使我們不能改變社會,卻能改變自己,而當我們改變了自己,就是在改變社會。北大開風氣之先的精神,是時候再次綻放光華。當我們每一個北大人都能糾正關于成功的價值觀,每一個北大人向真正的成功邁出一步,千千萬萬的北大人便可帶動更多的千千萬萬的人們,社會氛圍的正本清源,將是指日可待。
在此時,“北大人”三字,已然成為一種責任,你我都無可推卸。
身為北大人,當具北大魂。胸當懷博雅,為人應未名。這一境界雖高,但并非遙不可攀。北大人三字,是一種身份,一種榮耀,更是一份深沉的責任。身處燕園,愿我自身,以及所有的北大人,都能在這博雅未名的熏陶中,成就一個真正成功的人生,一個真正成功的社會。
(文章部分內容借鑒于《看天下》總第144期社評文章《什么樣的成功才可以復制?》)
人生格言:你虛度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全心全意期盼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