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申城撥浮云 習法護公平

20世紀初期,近代中國經歷著波瀾壯闊的變革。封建王朝的基座已然分崩離析,行將就木的清王朝做著最后的垂死掙扎,各地的革命風潮一浪高過一浪……

在浙江吳興,有一戶姓芮的紙商,把江西的紙張販賣到浙江、上海,隨著生意規模逐漸擴大,舉家搬到了上海郊區的南翔鎮。1908年7月14日,農歷六月十七,芮家第三個孩子呱呱降生,父母為其取名“芮敬先”。“芮沐”是他自己后來改的名。

芮沐的母親跟隨丈夫在上海做生意維持生計,只得請了保姆照看8個孩子。芮沐的父親盡管每天忙于生意,卻非常在意對子女們的教育。

當時的上海,外國租界林立,各種層次的西式學校也隨著傳教士的進入而紛紛開設。

在法租界的浦東小學,芮沐完成了小學學業,隨后到英租界的馬克密林中學念書,后又轉至圣芳濟學校,這為他在英語和法語方面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在上中學和大學時,學校的神父又教他拉丁文,所以芮沐還有一定的拉丁文基礎。

在學校,天資聰慧的芮沐如魚得水,各門功課學得熟練精通,游泳、滑冰、足球、擊劍等各種運動都深深地吸引著芮沐。每天,他都拿出一兩個小時進行體育鍛煉,原本羸弱的體質也慢慢強健起來。

近代歷史上,生活在上海的市民曾經承受過異常深刻和痛苦的沖擊。在激烈的社會競爭和頻繁的成敗中,他們的生活充滿了恐懼、憂患和絕望,但在這種環境中也養成了一種追求進取、克勤克儉、尊重知識、精于謀略的現代市民素質。上海人的這種市民意識,有來自江南和其他地方的小市民意識、士大夫意識和農民意識,也有從上海租界潛移默化而來的西方市民意識。

年輕的芮沐也深受上海這個大都市的影響,各種文化、意識的交匯,給他的成長打下了深深的印記。

1927年,19歲的芮沐中學畢業后,考入教會學校震旦大學文學專業。1930年夏,芮沐從震旦大學畢業,獲得文學學士。由于法語好,芮沐未經考試便被巴黎大學錄取,專業為法律。

關于為何選擇法律專業,芮沐晚年在接受采訪時曾講道:二哥的含冤早逝一定程度上激發了他學習法律的念頭。芮沐在讀大學的時候,二哥在租界被外國人毆打致死。在被外國人控制的租界,根本沒有中國人講理的地方,二哥的死也就不了了之。

在那個時代,居住在外國租界的中國人打不贏官司并不奇怪:中國人打官司必須通過一個叫做“Mixed Court”的機構——中文稱做“會審公廨”。這是一個侵犯中國司法主權的“聯合法庭”,決定官司輸贏的不是公道,而是國力強弱。其章程規定,凡涉及外國人的案件,外國領事可派員觀審。如此一來,中國人打官司很少有贏的可能。

不難想象,這件事在年輕的芮沐心中會造成怎樣的觸動。自此他就有了改學法律專業的想法。他期望學好法律,用法律去捍衛像他二哥一樣的中國人的權利。后來,留學巴黎大學時他堅定地選擇了法律專業。

在巴黎,芮沐更加深入和系統地接觸歐洲文化和思潮,而德國深邃的文化和先進的教育理論使他心馳神往,在以“très bien”(很好)的成績——這對法國學生來說也是很難得到的成績——拿到巴黎大學法學碩士學位后,芮沐先生萌生了去德國深造的念頭。

1933年,芮沐進入緬因河畔的法蘭克福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著名法學家弗里茨·馮·希佩爾(Fritz von Hippel)教授。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芮沐把大量時間花在圖書館里,如饑似渴地汲取著知識的精華,閱讀了大量民法、國際法方面的書籍。在希佩爾教授的指導下,1935年,芮沐完成了博士畢業論文《實證法和自然法的關系》,受到了導師的肯定,被評為“優秀”。時隔52年后的1987年,芮沐偕夫人周佩儀重返法蘭克福大學。在歡迎儀式上,學校授予他“金博士”榮譽稱號,嘉獎他在長達半個多世紀里在學術和教育領域所作的杰出貢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涡阳县| 屏东市| 施甸县| 饶平县| 绵阳市| 文山县| 清新县| 民和| 涟水县| 丰顺县| 青浦区| 威海市| 景泰县| 忻城县| 新营市| 乐业县| 万山特区| 台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玉林市| 安远县| 夏邑县| 屯昌县| 固镇县| 尚志市| 汶川县| SHOW| 赫章县| 綦江县| 宜黄县| 隆德县| 徐水县| 无棣县| 湾仔区| 芦溪县| 临湘市| 莎车县| 云林县| 积石山| 惠东县| 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