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8月25日 張曉剛致Y兄的信

Y兄:

真對不起,今天才給你回信。這幾個月來一直較忙,似乎做了許多事,但精神上一直處于堵塞的狀態(tài)。沒有什么事可以引起自己高興一會兒的。用小潘潘德海(1956—),畫家。1982年畢業(yè)于東北師范大學(xué)美術(shù)系。后主動要求分配至昆明,曾在云南省地礦中學(xué)任美術(shù)教師?!?5期間與毛旭輝、張曉剛共同創(chuàng)辦“新具像”展覽、“西南藝術(shù)研究群體”?,F(xiàn)為云南藝術(shù)學(xué)院油畫系教師。的話來說:“生活確實太苦了。”這話樸素得毫無色彩可言,但卻道出了像我們這樣“想搞點作品的人”的每一個白天,每一個寂靜的深夜。我們這樣的人過著一種幾乎與社會脫節(jié)而距離那個“宏大的存在”又遙遠的生活,苦命地奮斗,拼命地爬行,與虛無搏斗,與自己作為一個人搏斗,與一切偶然的存在、偶然的消失搏斗,用自己的作品和行動去證明一種存在的意義,證明在一切偶然之外的另一個偶然,荒誕之外的另一個巨大的“荒誕”;用自己的腳試圖去度量千百年來多少人曾為之度量的價值;為了那個價值,我們自己“生產(chǎn)原料”,自己蓋建一座只開一扇天窗的尖塔。相信直覺甚至相信思想;鍛煉直覺甚于研究知識;注重自然甚于依賴秩序(也可說向另一個秩序靠近)。離開了親人(親人很難成為朋友),離開了正常的情感,正常的生活方式,正常的睡眠,甚至離開了正常的夢幻。試圖去尋找另一個合理的、自然的、樸素的,沒有文字沒有裝飾的——褐色的土地。這的確是“太苦了”,常常只想一個人靜靜地坐到屋頂上看一會兒夕陽。……

我很贊同你的“宏觀的普寧”論。淡藍色的普寧。他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最真實的存在——一切的一切都在一種錯動的循環(huán)中生育出了它真正的自己。好一個“交叉小徑的花園”!好一個近親繁殖后派生出的“遠親”!好一個博爾赫斯式的普寧!白色的鳥,白色的羊,白色的湖泊,你們才是這生命最雄辯的證明!深灰色的山,沉默著,那光禿禿的樹干,對自己的葉子不屑一顧;那流動的云,只與太陽和藍色蒼穹為伍妖媚的月亮呀,只有宇航員清楚地知道你其實有著粗陋的皮膚,也只有他們才能寫出來自你的真正的詩……

請原諒我只能先胡亂寫到這兒了。

盼來信!

your:曉剛

1984年8月25日深夜

于昆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尔古纳市| 夏河县| 沈阳市| 祁阳县| 鄯善县| 随州市| 西乌| 石狮市| 五常市| 铁岭市| 宜兴市| 泰宁县| 本溪| 金乡县| 于都县| 桐城市| 思茅市| 岫岩| 宣城市| 北宁市| 黄平县| 柳林县| 那坡县| 兴化市| 泾阳县| 镇江市| 佛坪县| 肥东县| 曲麻莱县| 治县。| 富蕴县| 襄汾县| 班玛县| 高邮市| 烟台市| 砚山县| 荥经县| 桐梓县| 庄浪县| 土默特左旗| 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