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團美丑”眼中的田沁鑫(代序)

初見田沁鑫時,我正忙著為“2005亞洲導演展”物色中國受邀導演。“亞洲導演展”是一項通過邀請中日韓三國知名導演與韓國演員共同創作戲劇作品的藝術交流活動。經多方打聽與探尋,我終于圈定了“田沁鑫”這個名字,也隨即前往了北京。
初次見面,本應生疏拘謹的兩人卻倍感親切,也許正是這一種緣分和默契從一開始就奠定了《生死場》日后在首爾的成功。時至今日我仍然無法忘記首演時的激動。臺上臺下沒有一絲的隔閡,傳統形式下以照明漸強的手法渲染的那份戲劇莊嚴主義也在不知不覺之中被打破,觀眾無法抗拒地被拉進了一個名叫戲劇的符號世界中,甚至到了最后謝幕的一刻,都還深深沉浸在這種東方式的藝術構造魅力中,無法自拔。
憑借著《生死場》的好評,劇團再一次邀請田共同合作了作品《趙氏孤兒》。一直都覺得田與中國的國寶熊貓長得頗為相似,圓圓的身形,淡淡的黑眼圈,極富個人魅力。我曾一度懷疑,這樣一個渾身散發著溫和與天真的田會是中國的首席戲劇導演嗎?然而在選拔演員的幾天時間里,她那敏銳的藝術直覺和犀利的識人眼光,讓我不禁感嘆“熊貓”原來也可以在瞬間變身為獵豹。
田是一個非常純真的人,完全不知道如何掩飾自己。排練過程中,演員們任何一個細小的動作都不會放過。她會為著他們超出自己預料的發揮而興奮跳腳,也會因一些不該出現的失誤而像個孩子般的難過沮喪。隨著時間的流逝,無需翻譯,誰都能讀懂田這份為作品而全力付出的真心。作為制作人,本應當更加關注于演員們對人物刻畫的我,卻總是不知不覺地被田這種萬事首當其沖的激情所感染,她每一個平日里簡單的舉動都令我欣賞不已,并自樂于其中。
田不是那種坐著指揮型的導演。若是因為她酷似熊貓而認為她的行動也隨之緩慢的話那你就失算了。這里無法不用一個落俗套的比喻,深陷戲劇世界的田,擁有超乎你想象的豹一般的敏銳。舞臺上,她會激情高昂地給演員們進行演技指導,也會在下一瞬間悄然折回導演席,與我們短暫一視,淺淺地露出她招牌式的羞澀一笑。在合作期間內,大家都深深地喜歡上這個兼具熊貓與獵豹氣質的導演——田沁鑫。
田不是一個糾結的人,但她會為了最高境界的藝術敘事而反反復復不斷地修改。哪怕是一個耗費了她幾天心血才刻畫出的場景,她可以毫不猶豫地全部推翻,重建!田同時也是一個絕對的完美主義者,在她的字典里沒有“大概”這個詞。“就這么著吧”是她最痛恨的字眼。演員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舉動,若是失掉了應有的“氣場”,溫馴的熊貓會立刻化身為兇猛的獵豹。
田是一個會給演員們鼓舞的導演。一部在中國國內已經獲得相當的肯定與好評的作品,即使是原封不動地在韓國“再現”,也會獲得巨大成功。但她卻似初次挑戰一般,不停地翻炒著她自己,烹蒸著各個演員。她總是讓人覺得她的體內有著無限的勇氣和對作品的信心,但同時卻又像一個即將臨盆的產婦一般不安與期待。在經歷了漫長分娩期后,這部如呱呱墜地的嬰孩一般成功出世的作品,令我們參與創作的所有的人都自豪不已。
“戲劇是一種與觀眾約定的藝術”,田恰好是深諳如何最完美地去體現這一命題的導演。也因為這一點,她成為了我最喜愛的一個導演。
空蕩的舞臺上沒有任何音效修飾,演員的肢體動作,強烈的呼吸氣息,以及現場狂亂的鼓聲就是全部的一切。仿佛置身于曠野一般,演員們沒有任何的依靠,絕對的孤單。也正是這樣一種與枯燥乏味激戰后所獲取的暢快和淋漓才是最具價值的戰利品。她對廣闊的舞臺空間的配置和利用,與我們劇團敘事性的戲劇宗旨不謀而合,像是終于猜中了苦思已久的謎題一般,我滿心盡是歡喜。
沒有任何累贅,不做任何修飾的風格,以及近乎于頑固的執拗使田的作品成為現今難得一見的“極品劇作”。每一個瞬間都絕不放過,全身心地投入于戲劇創作的這種“癡”與“迷”,將她打造成了一個擁有最純正血統的導演——田沁鑫!
繼《生死場》與《趙氏孤兒》,“劇團美丑”期待著與田的再一次完美合作。
——于韓國首爾
孫桭策:韓國美丑劇團團長
2002年日韓世界杯開幕式導演韓國總統李明博就職儀式總導演韓國導演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