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陵的布局:空間與秩序
- 沈睿文
- 1948字
- 2019-12-27 14:10:58
壹 四個陵區
一 唐陵的分類
在唐帝陵陵區中,現大體可以確定并在文獻中稱為“陵”的唐代墓葬(不包括后妃)共有29座,可分為如下四類(表1-1)。第一類:追改墳墓為“陵”——唐建國初年追改祖先四世的墳墓為“陵”,有昭慶(河北隆堯)陵區建初陵、啟運陵、三原永康陵注1及咸陽興寧陵等4座。其中李熙、李天賜父子是二人共塋而葬。此外,尚有咸陽楊氏順陵。第二類:唐代歷朝皇帝陵——唐朝二十一帝,共20陵。其中除昭宗李曄和陵、哀帝李柷溫陵分別葬于偃師緱氏、濟陰定陶(山東菏澤)之外,余者皆葬于陜西省渭北地區,俗稱“關中十八陵”。第三類:生前沒有即位,但死后有皇帝稱號且稱為“陵”的,有偃師緱氏恭陵、西安蒲城惠陵
等2座。第四類:尚有一些“號墓為陵”者,共2座,即懿德太子李重潤墓
、永泰公主李仙蕙墓
。《舊唐書》卷八六載“中宗即位,追贈皇太子,謚曰:懿德,陪葬乾陵。仍為聘國子監丞裴粹亡女為冥婚,與之合葬。又贈永泰郡主為公主,令備禮改葬,仍號其墓為陵焉”
。
注1甘肅省清水縣魯家灣也有一座李虎墓,并有墓碑出土(詳《唐代先祖李虎墓》,《人民政協報》1997年10月29日第4版)。或曰該墓墓主與李唐之李虎乃同名而人異(詳岳維宗《清水李虎墓非唐公李虎墓辨》,《文博》1999年第2期,頁35—36)。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同一墓葬見于多處的情況在后之昭陵陪葬墓地中也能看到。如《古今圖書集成》卷一三四《方輿匯編》坤輿典冢墓部引《畿輔通志》真定府,略云:“孔穎達墓,在衡水縣西北五里。穎達仕國子祭酒,冢不甚高,但冢前數尺之內寸草不生是其異也。有元大德七年(1303)縣尹袁緯碑記。又按唐史穎達陪葬昭陵,未知孰是。魏征墓,在晉州西南五里許。封鄭國公,謚文貞。明弘治間墓被滹水淤沒,嘉靖間知州黃良明立碑。尉遲恭(墓),在冀州城西四十里尉遲堰下。恭,封鄂國公?!庇帧豆沤駡D書集成》卷一三四《方輿匯編》坤輿典冢墓部·廣平府條引《畿輔通志》云:“李墓,在廣平縣下河堡。
封英國公,圖形凌煙閣,相傳東征時卒于此,因葬之?!保ā豆沤駡D書集成》,中華書局/巴蜀書社,1985年10月,頁7619下欄)陳思纂次《寶刻叢編》(《叢書集成初編》據十萬卷樓叢書本排印,冊1601,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頁25)卷一《齊州》唐《房元(玄)齡神道碑》條,云:“唐褚遂良書,在龍山鎮。引《訪碑錄》?!蓖荒乖峒瘸霈F在昭陵陪葬墓區,又出現在其他地區,這種現象應如何解釋?尚待進一步研究。
上述四類陵墓中,明顯地,第四類是乾陵的陪葬墓,“號墓為陵”并不即是陵,應比帝陵低一等,實際上是無法視為帝陵級別的墓葬?!短茣肪矶弧吨T僭號陵》條云:“自有國以來,諸王及公主墓,無稱陵者,唯永泰公主承恩特葬,事越常涂,不合引以為名?!?img alt="(宋)王溥《唐會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月,頁475。"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9A1A7/13173350805490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5297615-6SljrkIxkxTT0LkBIP1M9FMxOWD5t2I2-0-c642d4040cec0e42c7595d7837c7997c">則稱之為“僭號陵”。從這兩座墓葬的形制、平面布局及石刻組合等方面看也不夠帝陵級別。同樣地,惠陵也不過是睿宗橋陵的陪葬墓,只是埋葬等級比一般的陪葬墓要高而已。這在后文中會專門討論到。至于第一類中李唐先祖的四座陵墓,從至德元年(756)八月以降,在永康陵、興寧二陵署是否亦改為臺的討論中,最后太常禮院援引《禮記》奏以“景皇帝并是追尊,皆用天子之禮,陵臺之號,不合有殊”
,可知改葬之時亦當以天子之禮。
依照封土的形式,唐陵可分兩種。其一積土為陵,其二依山為陵。積土為陵者為永康陵、興寧陵、獻陵、莊陵、端陵及靖陵、建初陵、啟運陵、恭陵、惠陵、楊氏順陵等。關中唐陵分布在渭水以北,涇水兩岸。自西而東集中分布在關中盆地北部的乾縣、禮泉、咸陽、涇陽、三原、富平、蒲城七縣境內,東西綿延達100余里,呈一斜線展開(圖1-1)。具體地說,分布在108°13′E至109°39′E,34°34′N至35°03′N的范圍之內。若以唐長安城為中心,東北連泰陵,西北連乾陵,可形成一個102°的扇面。關中唐陵積土為陵者分布在北山山脈以南的渭北高原之上,有永康陵、興寧陵、獻陵、莊陵、端陵及靖陵等六座,其中獻陵、莊陵、端陵皆在黃土原上,神道前端皆為斷崖。依山為陵者則均在北山山脈之上,有昭陵、乾陵、定陵、橋陵、泰陵、建陵、元陵、崇陵、豐陵、景陵、光陵、章陵、貞陵、簡陵等14座。由于高原和山岳的不同,前者為覆斗形土冢,后者則利用自然山勢,于山南開鑿墓室。依山為陵者只是直接以山為墳丘,其實質與堆土為陵者無異。
諸陵封土形式的最終確定不僅跟地貌、地勢有關,也跟國力有關,更蘊含著深刻的禮制和政治意義。

圖1-1 關中唐陵分布圖
總的說來,唐陵陵區共有關中陵區、緱氏陵區、昭慶陵區及濟陰定陶陵區等四個。但若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定陶溫陵尚不能稱得上是帝陵。因為唐哀帝雖仍謚曰“哀皇帝”,開始卻只是以王禮入葬的,五代后唐明宗才追尊為帝陵。此外,唐朝還有一些皇室成員的墓葬也以“陵”為號。但是,因墓主人生時未即帝位、亡時亦無帝號之尊,初葬或改葬并非以天子之禮,且其分布呈點狀、極其零散,顯然不足以“陵區”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