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復興與世界聯邦
- 謝立中
- 742字
- 2019-12-20 16:59:37
第十八章 犯罪
(一)定義。對于社會現狀不滿,而發生破壞行為者,謂之犯罪。
近世各國,犯罪的人極多,美國的犯人每年因犯罪所破壞的物質價值,竟出乎其本國的教育費。說到中國犯罪的更多,每年的消費可超出吾國兩年出產的價值。
(二)犯罪的種類。
1.就犯罪的對象論有:
(1)對人的……如殺人、強奸、毀人名譽等……
(2)對物的……如放火、毀人家具等……
(3)對地方的……如擾亂公共治安等……
2.就罪的輕重說,有:
(1)(Treason)……賣國、謀叛等罪。
(2)(Felony)……大逆不道的重罪。
(3)(Misdemeanor)……稍輕的罪如違警罰法等。
(三)犯罪的原因。
1.氣候。氣候的冷暖與犯罪極有關系,夏天多犯對人的罪,冬天多犯對物的罪。
2.家庭。無家可歸的人易于犯罪。
3.災禍。遇著水旱兵各災的人易于犯罪。
4.教育。未受教育的人容易犯罪,因其不知法律條文及懲罰的規約。
5.政治不良。
6.環境惡劣。
7.人口稠密。
8.性別。男性比較女性易于犯罪。
9.嗜好。有不良嗜好的人易于犯罪。
10.神經病。
11.不得志。如戀愛不得志,作事不得志,等易于犯罪。
12.司法不良。
(四)犯人的類別。
1.偶然犯。
2.習慣犯。
3.癲狂犯。
4.政治犯。
5.待機犯。
6.熱情犯。
7.神經病犯。
(五)犯罪的要素。
1.犯罪的能力。能力不足的人,罪不得咎。
2.罪人的年齡。年齡過小,沒有犯罪的能力者其罪亦少有處分。
3.罪人的心靈。心靈失卻作用的人,如癲狂等,即犯罪亦無懲罰。
4.法律的明文。所犯之罪,若法律上無明文載出,亦不得為罪。
參考書籍
Parrmelee, Criminology
Lombroso, Causes and Remedies of Crime
本章練習題
(一)何謂犯罪?
(二)試述各國犯罪的狀況。
(三)何謂對人的罪?
(四)試述犯罪之種類。
(五)何謂對物的罪?
(六)試述犯罪的原因。
(七)犯人可分為若干種?試述之。
(八)試論犯罪之要素。
(九)兒童有犯罪能力否?試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