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政府的“無為”和“有為”對民營經濟發展的作用

2004年8月,我到甘肅平涼市考察,并游覽了道教圣地崆峒山。在山上,平涼市旅游部門請我題詞,我即興撰寫了一副對聯:

雄秀仙山,萬物競生,無序原來有序;

升平世界,安居樂業,有為出自無為。

上聯說的是:世上一切,無不遵循客觀規律,看似“無序”,原來全都“井然有序”;下聯說的是:人間萬事,只要適應客觀規律,政簡路寬,“無為”必定導致“有為”。厲以寧:《厲以寧經濟評論集》, “前言”,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第2頁。

“有為出自無為”,這應該是政府施政的指導方針。政府“無為”決不等于“不作為”或“無所作為”。政府“無為”是指政府應遵循客觀規律而不做違背客觀規律的事。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這才是“有為出自無為”的真諦。以政府對待民營經濟的政策而言,政策制定的原則應是如此,政策的執行和對政策執行狀況的監督也應如此。

實際上,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民營經濟正是在政府“有為出自無為”的方針指導下發展起來的。“中國經濟改革表現最優秀者,在于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即 ‘增量改革’。之所以增量改革的績效遠遠優于存量改革,是因為后者必須 ‘破舊+立新’,而前者僅僅需要 ‘立新’而已。舊體制的政治經濟既得利益階層對 ‘立新’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其發展,對 ‘破舊’卻頑強地抵制。”楊光:《中國改革的障礙》,載《改革內參》,2006年第27期,第45頁。當然,民營企業從無到有地在改革開放后的中國產生,這屬于“增量改革”。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中新發行的股票,可以流通,而原有的國有資產暫不流通,這叫做“存量暫且不動”,這也屬于“增量改革”,所遇到的阻力要小得多。國有企業改制為上市公司后再進行股權分置改革,使不流通的國有股變為流通股,就屬于“存量改革”,阻力無疑會大得多。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后要進入壟斷行業的領域,將觸動既得利益集團,這也屬于“存量改革”,阻力也是很大的。但在市場化改革中,不改“存量”,不打破行業壟斷市場,經濟體制就無法建立。“增量改革”的效果畢竟是有限的。這就涉及政府職能的轉換和政府的“無為”還是“有為”了。“‘增量改革’的成功在于政府的 ‘無為’,在于 ‘無為’賦予民間力量的自由所煥發出來的自由活力……國有企業、股市、政府機構改革之所以失敗者多,則大多失敗于政府的 ‘有為’。”楊光:《中國改革的障礙》,載《改革內參》,2006年第27期,第45頁。對這幾句話,可以作這樣的闡釋:民營經濟在市場條件下發展起來,正是政府遵循客觀規律,采取引導、扶植的結果,這表明政府的“有為”出自“無為”。而民營經濟至今仍在市場準入、公平待遇等方面遇到困難,難以進一步發展,也正是有關地方和有關行業的主管機構違背了“政府不該管的不要管”的原則,處處“有為”,不該“有為”之處也“有為”,結果既有損于國民經濟,扼殺了民營企業的積極性和活力,又不利于政府職能的切實轉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平县| 扎鲁特旗| 松潘县| 东海县| 东丽区| 德江县| 壶关县| 洪雅县| 定边县| 乌兰察布市| 怀安县| 平南县| 清徐县| 恩施市| 平阴县| 县级市| 易门县| 岑巩县| 新巴尔虎右旗| 安顺市| 龙里县| 藁城市| 中牟县| 普格县| 皮山县| 阿勒泰市| 和田县| 西华县| 进贤县| 易门县| 大邑县| 林芝县| 乌鲁木齐县| 青岛市| 土默特右旗| 夏邑县| 嘉义市| 修水县| 北辰区| 扬州市| 墨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