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頻率副詞
1.4.1 還 再
(一)填空
(1)都十二點了,他( )在學習。
(2)我( )沒睡夠,( )想睡。
(3)新疆很有意思,以后我( )想去一次,
(4)沒講完不要緊,明天我( )來接著講。
(5)老師,我沒聽清楚,請你( )講一遍。
(6)別客氣,( )多吃一點兒。
(二)比較
1.( )的基本語義是“持續”,多表示從過去持續到現在(或到將來)。有“仍然”的意思;( )的基本語義是“重復”,多用于未實現的。
(1)這棵樹沒死,( )活著。(狀態持續)
(2)夜深了,他( )在工作。(動作持續)
(3)西紅柿( )不紅,( )不能吃。(用“不”的否定式)
(4)小王( )沒回來。(用“沒”的否定式)
(5)沒買到沒關系,下次( )去。(未然的重復)
(6)這種筆很好用,我要( )買一支。(同上)
(7)以后,我( )也不跟這種不守信用的人打交道了。(用“不”的否定式)
2.( )有時也表示“重復”,但句中一般要有能愿動詞,并且( )要出現在能愿動詞前,而( )一般出現在能愿動詞后。
(1)我( )要去一次。
(2)我要( )去一次。
(3)你身體( )沒完全恢復,( )應該休息幾天。
(4)你身體( )沒完全恢復,應該( )休息幾天。
(5)要是有青島啤酒的話,我( )能喝兩瓶,可惜沒有。
(6)要是有青島啤酒的話,我能( )喝兩瓶,可惜沒有。
3.( )有時也表示“持續”,和( )的區別是:
( )側重表示說話前主觀上已有某種意愿,后邊常常跟“要、想”等詞;
( )側重表示由于客觀需要,臨時形成某種意愿,后邊的動詞不能是簡單的,或為動詞重疊,或帶時量補語,或帶其他成分。
(1)我還有一點兒累,( )想躺一會兒。(側重主觀)
(2)既然大家還都沒起床,我就( )躺一會兒。(側重客觀)
(3)我們都不希望他唱了,可是他( )要唱。(側重主觀)
(4)既然大家一再要求,我就( )唱一個。(側重客觀)
(5)這兒太美了,以后有機會我( )要來。(早有意愿)
(6)沒參觀完不要緊,以后有機會我( )來。(臨時形成的意愿)
(7)我( )想想,明天告訴你們。(動詞重疊)
(8)咱們( )研究研究,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動詞重疊)
(9)我們( )坐十分鐘就走。(帶時量補語)
(10)讓他( )睡一會兒吧,他太累了。(帶時量補語)
(11)這地方太亂,沒辦法( )住下去了。(帶一般補語)
(12)你( )堅持自己的意見,就不太好了。(帶賓語)
(三)小結
1.“還”的基本語義是表示“持續”,如(二)比較1中例(1)(2);“再”的基本語義是表示“重復”,如(二)比較1中例(5)(6)。
2.“還”側重主觀,常用于強調說話時已有某種意愿,如(二)比較3中例(1)(3)(5);“再”側重客觀,常用于強調由于客觀需要臨時產生某種意愿,如(二)比較3中例(2)(4)(6)。
3.“還”多用于已然(個別情況用于從過去一直持續到將來);“再”一般用于未然。
4.當“還”表示重復時,要出現在能愿動詞前,如(二)比較2中例(1)(3)(5),“再”則出現在能愿動詞后,如(二)比較2中例(2)(4)(6)。
5.當“再”表示持續時,后邊的動詞不能是簡單的,應該是動詞重疊或帶補語等。
如下表:

(四)練習——填空
(1)我弟弟現在( )在讀大學。
(2)事情沒辦成,( )得去一次。
(3)事情沒辦成,得( )去一次。
(4)你( )問問他,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5)都八點五分了,你怎么( )不去上課?
(6)別的作業都做完了,就剩下虛詞課作業( )沒做完。
(7)以后,我( )也不抽煙了。
(8)我( )不明白他為什么不來參加今天的晚會。
(9)他老騙人,我( )也不相信他的話了。
(10)從那以后,他( )也沒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