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文化與社會十五講
- 袁明
- 2251字
- 2019-11-29 16:12:34
一 美國種族、民族問題的由來
美國是在近二百多年里發展起來的世界上最大的一個移民國家。美國的面積為936.3萬平方公里,擁有發展農業、畜牧業、林業、漁業、采礦業、制造業的極其豐富的自然資源,這塊“新大陸”在兩個多世紀的時間里吸引了許多國家的成千上萬的移民。作為一個新興的移民國家,美國的移民具有6個主要特點:
1.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移民的主體來自不同的國度。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后,來自英倫三島的盎格魯-薩克遜人是最早來到北美大陸的殖民者,自17世紀開始,黑人奴隸被販賣到美洲,總計約有近1000萬的非洲奴隸被運到了西半球,其中有40萬人被販運到今天美國境內的殖民地。美國移民的“遷出國”構成隨著世界各地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在不斷變動。19世紀的前半葉是愛爾蘭人移居美國的高潮,在1840至1860年期間,每100個移民中有43個愛爾蘭人和35個德國人。19世紀末是猶太人的移民高潮,而在1901至1910年期間,每100個移民中有28個意大利人、27個奧匈帝國人、20個俄國人和波蘭人。上世紀中葉則是墨西哥人的移民高潮。
直到上世紀50年代,來自歐洲的移民仍占每年美國吸收移民總數的50%以上,而亞洲移民僅占6%。但是到了70年代,歐洲移民所占比例已經降到20%以下,而亞洲移民的比例達到了33%以上。1965年美國國會放寬了20年代制定的對亞洲移民的限制,這一年政府允許1.7萬亞洲人和11.4萬歐洲人移民美國。在70年代每年有大約16萬亞洲人來到美國。1981年來到美國的亞洲人達24.4萬,其中中國人為2.6萬人,同年歐洲移民卻降到了6.7萬人。1982-1985年來自中國的移民總數為17.7萬人,其中大陸地區10.1萬人,臺灣地區6.4萬人,香港地區2.2萬人。美國的移民局每年公布對于各國的“移民配額”,從而對各國來美國的移民數量進行控制。“移民配額”的構成,反映了美國政府在移民問題上的政策。
2.移民數量大。美國的移民每年都達幾十萬人。20世紀的第一個10年里,有大約900萬移民來到美國,移民在美國同期人口增長總額中超過了50%。在緊接著的第二個10年,移民總數為700萬人,仍然占全國人口總增長額的40%以上。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導致在這10年里進入美國的移民僅有52.8萬人。50年代來到美國的移民總數為200萬,占人口增長總數的9%。60年代的移民為250萬人,70年代為450萬人,占人口總增長的19%。
3.移民種類多。美國的“移民法”規定了申請移民美國的各類“優先條件”,如美國公民的配偶、子女、親屬,或者是美國公司需要的特殊人才等等可以優先申請移民。除了每年依照“移民法條例”遷入美國的幾十萬移民之外,還有其他幾種國外人口進入美國并在美國居留:(1)求學的外國學生;(2)來美國探親的人;(3)政治難民。這三種人都可以申請到合法簽證進入美國。
政治難民是在“移民配額”之外合法進入美國定居的移民。自1953年到20世紀70年代末期,大約有100萬人根據國會的特別法令到美國政治避難。難民人數較多的年度是1978年(13.3萬,其中66%來自越南)和1980年(20.7萬)。在1980年被接受永久定居的外國人中有28%是難民。
4.移民在教育和專業技能上一般具有較高的素質。除了政治難民之外,大多數移民的教育水準普遍比較高,其中有許多人有專業技術。特別是來自其他國家的留學生,取得學位后有很大的比例留在美國定居,并加入正式移民的行列。許多第三世界的優秀學生來到美國攻讀研究生學位(碩士、博士),畢業后為美國的優越生活條件和高收入所吸引而留在美國,如印度、菲律賓、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的留學生有80%-90%留在了美國。這樣美國可以不用支付研究生課程之前的全部社會、教育費用而得到了一批最年輕的優秀人才,而留學生的祖國把他們培養到大學畢業,結果輸送給了美國。這被稱為美國對于發展中國家的一種“人才掠奪”,也是美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重要基礎。
表1把美國出生的人(包括各族群)從事專業技術工作(醫生、律師、記者、教授、工程師等)的比例與來自各國的移民群體相比較,反映了來自不同國度的移民具有不同水平的教育和專業素質。1980年人口普查結果表明,印度移民中有大學文化程度的占66%,中國臺灣移民占60%,菲律賓移民占42%,韓國移民占34%,中國大陸移民占30%。
表1 20世紀80年代美國各移民群體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比例
資料來源:布·羅貝:《美國人民:從人口學角度看美國社會》,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31-132頁。
5.有大量的非法移民。美國的非法移民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持各類合法簽證(探親、求學、短期訪問、臨時性工作等)進入美國,在簽證失效后長期滯留美國。第二類沒有合法簽證,以各種偷渡的方式進入美國。偷渡進入美國的非法移民數量是難以計算的,有一項研究估計,1980年僅來自墨西哥的非法移民數目就在150-400萬人之間。美國的移民局在各城市、農場查找這些非法移民并把他們遣返回國。但是其中的大多數在親屬朋友的掩護下長期居留下來。由于非法移民在美國居住一定年限后根據“大赦”可以申請“永久居留權”,許多非法移民在美國居住8-10年后申請“綠卡”,轉為移民。
6.新移民的居住地域相對集中。隨著大量的移民涌入美國,沿海一些州和城市成為新移民集中居住的地域。1980年,在美國的50個州中,移民占州總人口10%以上的有5個州:加利福尼亞(15.1%)、夏威夷(14.2%)、紐約(13.6%)、佛羅里達(10.9%)和新澤西(10.3%)。這5個州也被人們稱為移民的“進口港”。同年的普查說明,在美國有11個城市的移民占城市總人口的30%以上,如紐約的移民有200萬人,其他4個移民人口超過50萬人的城市是洛杉磯、芝加哥、邁阿密和舊金山。所以直到今天,美國仍然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移民國家。
就是這些來自不同大陸、不同國度的移民,構成了美國人口的主體,而且每年的新移民仍然在不斷地改變著美國人口的種族、民族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