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4章 出征

  • 長安風雪
  • 春秋棄往事
  • 2754字
  • 2019-04-02 12:00:00

近來幾日,文武百官都在太極殿內站足一上午,龍椅上卻一直空蕩蕩,明帝從未上朝。今日臨近晌午,百官原以為依然是那個傳詔太監宣布退朝,沒想到明帝松松垮垮裹著龍袍,睡眼惺忪的走入太極殿。他走到龍椅前還沒坐下,就打著哈欠擺擺手道:“也沒什么要事,諸位愛卿退朝吧。”言罷他竟是要轉身回后宮。

太保太尉兼相國寧仕長趕緊跪奏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昨日得報,草原王帳大軍于幽云地界連破五城,目前兵臨幽州城下,于城外十里處安營扎寨,想來以草原王帳六十萬大軍,不日便可攻破幽州城,重創賊周。”

明帝聞言止住了腳步,哈哈笑道:“賊周眼下遭了報應,這倒的確是個好消息,快快詳細說來。”說完他回身有氣無力坐到龍椅上。

寧仕長跪道:“陛下以圣德之君恩威,庇佑我江南義士在幽云十六州斬下敵酋數百人,賊周鎮北軍頓成烏合之眾,潰不成軍,更顯王帳大軍勢不可擋,以臣愚見,揮師長安指日可待。”

明帝龍顏大悅,道:“說的好!”

站在后排的一些朝臣,則是微微搖頭,寧仕長車轱轆話翻來覆去的說,除了歌功頌德還是歌功頌德,明帝卻十分受用,真是……

大司馬崔玨也出列跪奏道:“啟奏陛下,賊周此時自顧無暇,正是我軍出征的天賜良機,臣有本啟奏,提議蕭承澤兼任洞庭水師都督一職,沿江西征,討伐賊周,揚我大齊國威。”

這一句話猶如晴天霹靂,令百官措手不及,頓時滿朝震驚。

洞庭水師是戍衛京畿的禁軍,怎能輕易調動。

于是尚書令何嘉嶺出列跪道:“啟奏陛下,此事需從長計議。”

太傅兼大司徒蔡兆義也出列,站在寧仕長身后,跪奏道:“陛下恩威廣施天下,草原這等蠻夷,既然受到陛下感召。此時正是我軍攻城拔寨的良機,倘若蕭樞密統率水軍西征伐周,屆時賊周遭南北夾擊,滅亡可期。”

話音剛落,滿朝文武有一半人出列,跪在寧仕長一側,道:“臣附議。”

何嘉嶺心有不甘,攔道:“陛下,徐衍之二十萬兵馬駐扎淮安城,距離建康不足五百里,倘若洞庭水師西去,徐衍之率兵來犯,建康危矣。”

寧仕長不咸不淡接道:“何大人,您是在咒陛下么?”

明帝怒拍龍椅,斷喝道:“何嘉嶺,你好大的膽子!”

欽天司卿孔素有心聲援何嘉嶺,可寧仕長黨羽黑壓壓跪下一片,自己人微言輕,恐怕適得其反,他正想著,忽然殿后傳來長公主的聲音,道:“父皇,何大人所言無不道理。”

明帝皺眉道:“父皇正商議國家大事,你先退下。”

長公主不卑不亢,走到殿前跪地,鄭重道:“請父皇三思。”

寧仕長笑容諂媚,話鋒尖銳道:“高帝曾言,女子不議政。還望長公主遵從祖訓。”

齊高帝陳尚登基,開建康齊室一脈,幾十年來地位尊崇。明帝對長公主寵愛有加,從來千依百順,正撓頭時,寧仕長將先皇高帝抬上桌面,他頓時龍顏大悅,順勢道:“平薇,此乃祖訓,不得胡鬧。”

長公主原名陳平薇,舉國上下,唯有明帝能以平薇之名對其愛稱。無論明帝或者朝臣是何言辭,她不為所動,從懷中掏出一塊鑲金玉牌,高舉道:“****賜予兒臣一塊議政令牌,兒臣并未違背祖訓。”

明帝一窒,太上皇禪位之初,的確賜過一塊令牌給她。朝中數位皇子面面相覷,有幾人更是面露嫉妒之色。當今十四歲的太子陳平然,與長公主同為皇后所出,是她的胞弟,此刻他見姐姐與父皇針鋒相對,趕忙出列道:“皇姐,別讓父皇為難。”

長公主不怒而威道:“回去。”

太子哀求道:“姐。”

長公主道:“本宮自有分寸。”太子自幼與長公主親昵,素來順從,此時朝臣皆在,他只得怏怏歸位。

長公主繼續道:“王帳大軍雖連下五城,但賊周的鎮北軍主力仍在,宇文云志不必急于增兵。水師西征,龐遠烈必會出兵阻攔,萬一他麾下十五萬兵馬將水師困住,輜重補給何來?若不能及時補給,令水師陷于險地,崔大人,您有幾顆腦袋,能擔下這等彌天大罪!”

此時三兩位朝臣從出列跪道:“長公主所言極是,臣附議。”

寧仕長心中冷哼,回頭掃視,他倒想看看,是哪幾位有勇有謀的大人,在此時發聲。

崔玨一頭冷汗,道:“公主此言差矣,蕭樞密文武雙全,龐遠烈遠不是對手。”

長公主聽到崔玨心虛之言,高聲道:“蕭樞密,請上前說話。”

蕭承澤官拜從一品,在殿中站位已然靠前,然而他一直站在朝臣中,沒有出列上奏。此前他一直看著滿朝文武,心中五味雜陳,難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話,是兒戲不成?。

而現在聽到長公主呼喚自己,他避無可避,上前跪道:“臣在。”

長公主道:“蕭樞密對西征有何看法?”

蕭承澤跪在地上許久,臉上也露出掙扎之色。他耳邊響起吳龍士與他耳語的十個字,一時間正視長公主。

長公主見狀,誤會他不想為自己樹敵,可洞庭水師關乎建康安危,她不得不爭,于是急道:“蕭樞密,請直言。”

蕭承澤抬頭環顧四周,最后深深望了一眼長公主,他心中的已有決斷,道:“臣愿為陛下收復故土,雖九死而無悔。”

長公主錯愕的望著眼前的這個男人,他不是應該站在自己的身后么?

寧仕長抓住機會,喜道:“蕭樞密高義,請陛下降旨。”

殿中大半朝臣齊聲道:“請陛下降旨。”

蕭承澤跪地低頭,沒有人看得到他的表情。

長公主剎那間恍惚,她聽不見太極殿內潮水般的呼聲,只怔怔的望向他,她甚至想走上前去,捧起他的臉,將一切的一切,看得分明。

明帝老懷欣慰,畢竟自己的決定,是人心所向。

何嘉嶺臉色蒼白,他一狠心,朗聲道:“請陛下三思,圣人言,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

明帝怒拍龍椅喝道:“何嘉嶺,你是什么東西?好大的膽子!起詔,廢除何嘉嶺樞密使一職,貶為庶民,新任人選由司馬府核選后上奏昭陽殿,欽此。”

殿中百官聽到此言,面面相覷,無人敢出一聲,領詔的太監執筆之手抖得厲害,他目光斜斜瞟向寧仕長求救,后者深深低著頭跪在殿中,猶如磐石。明帝見太監沒有動筆,罵道:“你這閹人還不快給朕起詔!”

那太監壯著膽子道:“啟奏陛下,何大人官職好像是,好像是尚書令,蕭大人官職是樞密使,不知陛下圣意是要廢除哪位大人的官職?”

明帝一愣道:“你當朕是昏君么?朕剛才將二人官職對調,不過是……”他不過了半天,也沒有下文,又怒道:“朕就是要廢了何嘉嶺的官職,你趕緊給朕起詔,氣死朕了,再給朕將何嘉嶺廷杖三十,以解朕心頭之恨。”

那太監應道:“陛下圣明。”便跪在一旁哆哆嗦嗦寫著詔書。何嘉嶺聞言面色慘白,仰頭望向明帝,他此刻心如死灰,口中卻道:“臣領旨謝恩。”

片刻后,太極殿外響起杖棍拍打在骨肉上的悶響,然而何嘉嶺緊咬牙關,不曾發出一聲呼喊。殿內有數位朝臣愁眉緊縮,暗自搖頭,似是心中多有不滿。寧仕長與曹兆義面色淡然的對望了一眼,如有清風拂面般的愜意。

明帝余怒未盡,喝道:“此乃前車之鑒,還望眾卿引以為戒。”太極殿內一片死寂,文武百官噤若寒蟬,明帝不耐煩道:“若無它事上奏,今日便退朝吧。”

崔玨道:“陛下,那西征之事?”

明帝瞪了他一眼,道:“朕還要你來提醒么?傳詔,任蕭承澤為洞庭水師都督,即日出發,討伐賊周。”

蕭承澤跪謝道:“臣領旨謝恩。”

明帝瞥了一眼呆若木雞的長公主,擺手道:“散了,散了。”

寧仕長大聲呼道:“吾皇萬歲。”百官隨后便退了朝。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鹰潭市| 凤凰县| 玉林市| 江山市| 邯郸县| 建宁县| 禹州市| 张家口市| 潼关县| 眉山市| 溆浦县| 景宁| 五常市| 阳泉市| 敖汉旗| 洛川县| 桂平市| 都安| 承德县| 扬州市| 大田县| 额济纳旗| 土默特左旗| 新龙县| 宣化县| 普洱| 兰西县| 绥江县| 晋中市| 慈溪市| 长海县| 鹿泉市| 桐城市| 玛纳斯县| 井冈山市| 噶尔县| 上犹县| 香格里拉县| 阜康市| 高雄市| 南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