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2章 兩狼山攻防戰(zhàn),兒戲之戰(zhàn)?

  • 北涼王前傳
  • 北涼老人
  • 2229字
  • 2019-06-26 12:35:59

突厥撤軍了,

阿史那飛燕麾下的暗牙密諜,傳訊告知五位突厥王子,錦州大營要塞里面的守城物資,足夠他們堅持一個月的。

而最晚半個月,漓陽那邊的援軍就會到了,

這個時候,突厥的五路大軍,再繼續(xù)圍攻錦州邊軍駐守的要塞,已經完全沒有任何意義了。

一位偉人說過;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后世無數的軍事評論家和分析家,經過無數縝密的分析,得出的結論只有一個;

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和戰(zhàn)略環(huán)境下,那位偉人,一反兵書常理,所做出的這個決定,是最正確,最睿智的。

錦州邊軍大帥袁華,親率麾下銅墻、鐵壁、鋒刀、長纓,四營主力,出關追擊撤退的突厥大王子所部。

對于袁華來說,在這個時候,出兵追擊突厥,卻是一記大昏招。

首先,突厥的兵力,是錦州邊軍兵力的五倍,他們攻城雖然猛烈,但是,只攻了一天的突厥,現在的戰(zhàn)損,連一成都不到。

袁華別說是帶著四營的主力追擊,就是他把錦州大營,全都拉上去,也吃不下兵力在其五倍之上的突厥大軍。

其次,突厥只攻城一天,軍心未散,斗志未消,

你錦州邊軍有勝勇,人家突厥騎兵還有怒氣值呢。

兵書有云;窮寇匆迫。

袁華這樣熟知兵事的百戰(zhàn)統(tǒng)帥,為什么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難道說,錦州邊軍大帥袁華,中了別人的陰謀詭計不成?

是的,

袁華的確是中計了,可他中的不是陰謀之計,而是明知前路險,唯向前路行的陽謀之計。

在突厥撤軍之前,錦州邊軍要塞內的突厥暗樁死間,給大帥袁華送去了一封信。

這封信是突厥大王子——阿史那高達,寫給大帥袁華的挑戰(zhàn)書。

信上的大意是,突厥大王子聽說袁華為漓陽第一擅守之帥,他阿史那高達,表示不服。

他要約袁華,在錦州關外的兩狼山,一決勝負。

你袁含英不是漓陽第一擅守之帥嘛,你來守兩狼山,看本王攻不攻得下,你駐守的兩狼山。

袁華看到這封信的時候,第一個感覺就是,這位突厥大王子的腦子——瓦特了。

本帥吃撐了,放著守城物資充足的錦州大營要塞不守,去兩狼山和你玩‘我守你攻’的游戲。

你當戰(zhàn)爭是兒戲嗎?

可是,當他看到阿史那飛燕寫給他的另一封信后,袁華就知道,這個如兒戲一般的兩狼山攻防戰(zhàn),自己必須得陪那位突厥大王子,玩下去了。

阿史那飛燕的那封信上,只寫了一句話——袁公不至兩狼山,本帥兵發(fā)舊戊堡。

袁華在看了阿史那飛燕的信以后,說了一句話,做了兩件事;

那一句話是;

“嘖,只差一個月,舊堡下面的那個瘟神,就能送走了,千藏萬藏,還是沒有瞞過阿史那飛燕,突厥智帥之名,果然名不虛傳。”

那兩件事是;

袁華以刀破掌,親筆寫就一封血書,派快馬斥候,即刻傳書給錦州側后方的連州。

拜請連州牧和連州御總兵,發(fā)兵兩狼山,兩軍內外夾擊突厥圍困兩狼山之兵。

寫完這封血書之后,袁華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帶著麾下銅墻、鐵壁、鋒刀、長纓,四營主力,兵出錦州邊軍要塞,追擊突厥大王子所部。

袁華離開之前,任命戎軒營統(tǒng)領——陳卭為錦州邊軍要塞的代帥,任命大雪營副統(tǒng)領——徐虓,為陳卭副手。

整個錦州大營要塞,要袁華未歸之前,一切行動,由此二人全權處理。

在這里,老漢要稍微交待一句,錦州邊軍的要塞,共有三座,另外兩座要塞,分別由左、右兩位副帥統(tǒng)領。

在袁華居中統(tǒng)領的這座要塞里,除了袁華自己之外,論軍齡、能力、威望和將職,便要數陳卭最能服眾了。

兩狼山,座落在錦州關外兩百里處,

因山頂之上,有兩塊形似天狼嘯月的巨石而得名。

要說突厥人,還真是沒有占袁華的便宜,他們沒有選一處易攻難守的地方,來讓袁華防守。

而是為他找了林木茂密,巨石盤桓,易守難攻的兩狼山。

不過,熟知錦州關內、關外,千里之內,所有地形的袁華知道,兩狼山,雖然是易守難攻之地,但山中最多也就能屯兵五千之數。

而突厥大王子所部,卻有精銳三萬,以五千人,防守六倍之兵,這場仗,難打啊。

“各位袍澤,袁某放著物資充足的要塞不守,跑到這兩狼山,和突厥人打攻防戰(zhàn)。大家一定以為我袁含英的腦袋,被驢踢了吧。”

“各位既然明知,此行九死一生,還愿意隨袁某至此。有些機密,袁某就不能再瞞著各位了。”

“舊堡下面,鎮(zhèn)壓著一個瘟神。若把它放出來,我漓陽必然生靈涂炭。”

“突厥智帥阿史那飛燕,便是以此相逼,逼袁某出關,與突厥大王子——阿史那高達,一戰(zhàn)。”

“再有半個月的時間,被鎮(zhèn)壓的瘟神,就不會再對我漓陽造成任何威脅了。”

“突厥人也不敢把事情做絕了。因為,凡是與那個瘟神沾染因果之人,輕則山河破碎,重則國敗家亡。”

“這個后果,他突厥承受不起。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本帥食君之祿,就必須要忠君之事。哪怕只有萬一的可能,本帥也不敢去賭,更不能去賭。”

“離開要塞之前,本帥已經親手寫了一封求援血書,請連州牧和連州御總兵,出兵兩狼山,與我們里應外合,共敗突厥。”

“各位袍澤兄弟,袁某不敢向你們保證,此戰(zhàn)必勝。”

“但袁某可以向各位袍澤兄弟保證,此戰(zhàn),袁某會將中軍帥帳,移至最前線,與各位袍澤,共抗突厥,生死與共。”

“共抗突厥,生死與共——共抗突厥,生死與共——共抗突厥,生死與共——!”

這五千錦州邊軍,是袁華親衛(wèi)四營中的主力,也是隨袁華經歷過無數生死之戰(zhàn)的鐵桿嫡系,

就算袁華不對他們說明原因,他們也會為袁華效死一戰(zhàn),這是親衛(wèi)營的職責,也是他們對袁華的信任,這種職責和信任,甚至可以讓他們?yōu)橹冻錾苍谒幌А?

轟隆一聲悶雷,剛剛已是陰云密布的天空,此刻的烏云更多了,伴隨著時不時的一聲悶雷響起,兩狼山內的所有漓陽守軍,都有一種烏云壓頂的感覺。

連州城,州牧府,

連州牧和連州御總兵,看過了錦州邊軍大帥袁華寫的求援血書之后,都想到了,他們在半個時辰前,收到各自主子的那道密令。

那兩道密令,雖然書寫之人不同,但內容卻極其巧合的一字不差;

緩而援之,此消彼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登县| 五台县| 襄汾县| 内丘县| 洞头县| 定西市| 定远县| 环江| 高淳县| 固阳县| 祥云县| 万载县| 青神县| 和林格尔县| 巴彦淖尔市| 阳朔县| 宁德市| 孝感市| 仙游县| 青州市| 阜阳市| 东乡县| 抚顺市| 陈巴尔虎旗| 奉节县| 岳阳县| 柞水县| 洪湖市| 遂昌县| 东乡| 静乐县| 姜堰市| 凌海市| 延庆县| 宁乡县| 绥中县| 崇义县| 土默特左旗| 德昌县| 秦皇岛市| 叶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