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9章 兵家六如

  • 北涼王前傳
  • 北涼老人
  • 4659字
  • 2019-06-05 23:58:06

《天下誌》中對于拓跋金剛的描述是;沉淵不動,定國柱石。

當徐虓見到拓跋金剛本尊的時候,心里不禁吐糟《天下誌》的編撰之人——讀書人心里的彎彎繞兒,果然是多啊。

沉淵不動?定國柱石?

你直接說拓跋金剛個兒矮,不就完了嘛。

難怪《天下誌》上拓跋金剛的那幾張肖像畫,都是他站在高臺上閱兵,或是站在高山之上,俯瞰云霄呢。

這就是傳說中的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嗎?

不過,當拓跋金剛來到徐虓面前的時候,他身上那種絕世強者所散發出的凜凜之威,倒真的讓人忘卻了這個人的身高。

危險;霸道。

這是徐虓從拓跋金剛身上感受到最濃烈的兩種信號。

披掛著一身黃金鎖子連環折葉甲的拓跋金剛,先是寵膩的揉了揉蕭雌凰的頭發,

蕭雌凰有些夸張的皺了皺她那挺翹的小鼻子,沖拓跋金剛做了個鬼臉兒。

安撫過蕭雌凰之后,拓跋金剛向前跨了一步,將蕭雌凰擋在了身后,他沒有抬頭去看半山腰上的阿史那飛燕,而是沉腰吸氣,向著距離他十丈有余的半山腰轟出了一拳。

凜冽的拳風在地面上犁出了一道二尺深的地溝,伴隨著轟的一聲巨響,半山腰上,阿史那飛燕駐馬而立的那塊巨石,應聲而碎。

在拓跋金剛向前跨出一步的時候,阿史那飛燕就先知先覺的身形一縱,從戰馬上高高躍起,一雙修長筆直的長腿,在月光下,凌空舒展,劃出了一道醉人的弧線。

當阿史那飛燕從半山腰,落到山角下的平地上以后,她與拓跋金剛的距離,依然有二十余丈。

徐虓發現,這個距離,可以讓拓跋金剛不用仰頭,也能與比他高上多半頭的阿史那飛燕,平等對話。

拓跋金剛吐氣收拳,從懷里掏出一道明黃色的圣旨,略一猶豫之后,他又把那道圣旨收入了懷中。

“皇兄胸懷仁厚,給你們留了三分面子。這道圣旨,明著是斥責小鳳凰私離國都游玩,實際上是在警告你們突厥不要越過底線。”

“小鳳凰是北漭皇族四姓最珍視的天嬌,這一次幸好她沒出什么事情。有些話,身在大寶之位的皇兄,不方便說,我拓跋金剛卻沒那個顧忌。”

“你突厥若是再做出算計盟友之事,我便用北漭所有的傷兵殘卒,替換掉駐扎在北線邊境的猛虎軍。”

北漭在草原之北,突厥在草原之東,突厥能以一國之力,武鎮中原九國,北漭出力不可謂不大。

如果沒有北漭在草原北線邊境,駐扎了二十萬猛虎軍,為突厥分擔了不少壓力的話,就算是強如突厥,面對中原九國合力,也是力有不逮。

打個通俗易懂的比方來說,北漭、突厥,兩國之力,合起來是九的話,那中原九國的國力,就是八。

其中,北漭國力是三,突厥國力為六,單以一國之力來說,突厥算是冠絕天下了。但讓六去打八,還是打不過的。

如果三再跑到八那邊,讓八變成十一的話,那突厥就危險了。

當然,帳不是這么算的,十一能滅掉六,可滅掉六的代價,是十一最少會折去一半,

不到生死存亡的地步,哪一國都舍不得把家底兒全都搭上去,萬一滅了突厥之后,傷筋動骨的自己,再被其他國家給滅了呢。

阿史那飛燕之所以劫持蕭雌凰,設下這么一個大局,就是想把北漭這個盟友,徹底綁在突厥的戰車上,

讓北漭與漓陽撕破臉,間接的惡化北漭與中原九國的關系,斷了北漭與中原九國交好的可能性。

說白了,就是突厥這個天下十一國中的最強ADC,怕北漭這個輔助反水,想拐著北漭強搶一波大龍,把兵線帶起來。

然后,北漭就不樂意了,開局才1分26秒,紅藍BUFF剛刷出來,大龍連影兒都沒有呢,你是偷龍,還是帶著我們送人頭啊?

對于拓跋金剛的威脅之言,阿史那飛燕并不太放在心上,話說出來無毒。

不怕盟友發脾氣,就怕盟友笑嘻嘻。

無論是兩國,還是兩人相處,有了矛盾,發發脾氣,報怨幾句,就說明事情沒到不能化解的地步,還是那句話,話說出來無毒。

最怕的就是暗氣暗憋,表面上笑嘻嘻的無所謂,心里面各種不平衡,各種不開心,這樣長此以往下去,必成大患。

所以,對于拓跋金剛的威脅,阿史那飛燕不但沒有擔心,反倒是長出了一口氣。

“小鳳凰,你難得出來一次,舅舅帶你先去金剛城玩一個月再回皇城,可好?”

蕭雌凰是北漭皇族用來獻祭給火神鳳炎的血食,如果她有個三長兩短,就要再從北漭皇族四姓中挑選天賦絕頂,外加血脈最純粹的皇族天驕來替代她。

而在與蕭雌凰同齡的一代人中,天賦高過她的人,有。但在血脈上高過她的人,除了她那幾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之外,就難有他選。

而那幾個皇子皇女,每個人的身上,都綁定著北漭無數貴族重臣的利益。只有蕭雌凰這個有父無母的小可憐,是個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

拓跋金剛之所以這樣寵愛蕭雌凰,是因為蕭雌凰的母親,是拓跋金剛的親姐姐。

當年,拓跋家有兩大天驕,拓跋金剛只排在第二,拓跋家的第一天驕,是蕭雌凰的母親——拓跋佛母。

當時的拓跋金剛,是北漭的第一武者。而擅長北漭祖巫之術的拓跋佛母,卻是北漭的第一強者。

可惜的是,這位北漭的第一強者,在嫁給了北漭皇帝之后,只做了三年的皇后,就香消玉殞了。

對于她的死因,在整個北漭皇族中,被列為第一禁忌,任何人都不得談論探究。

曾經有一位北漭皇帝最寵愛的小皇子,就因為童言無忌,講了幾句前皇后拓跋佛母的風涼話,就被北漭皇帝,親自把他扔進了北漭鳳窟之中。

要知道北漭鳳窟之中的火神鳳炎,雖然長年沉睡不醒,可鳳窟之中并不是只有鳳炎這一個厲害的存在,無數千年大妖亦盤踞在鳳窟之中,替沉昨休眠的火神鳳炎護法。

那位七歲大的小皇子,被扔入鳳窟之中,怕是用不了一時半刻,就會被鳳窟中的那些大妖給嚼得連骨頭渣子都剩不下。

至于拓跋金剛為什么不支持蕭雌凰,讓別的皇子皇女頂替她去做皇族血食。

一是因為那些皇子皇女身后牽扯的勢力太大太多了。多到就連手握北漭兵權的拓跋金剛,也無法撼動他們。

再有就是,如果蕭雌凰不做那個投喂給火神鳳炎的皇族血食,那最有可能接替蕭雌凰的,除了北漭皇帝的幾個兒女之外,就只能是拓跋金剛與已故原配發妻所生,他最最疼愛的親兒子——拓跋明王,來做那個投喂給火神鳳炎的血食了。

一邊是巫武兩道皆天賦絕倫,能讓拓跋家更加輝煌強大的親兒子,一邊是無依無靠的外甥女。

縱然拓跋金剛曾經與姐姐的感情極佳,他也無法做到‘棄子選蕭’這種傳說中,只有儒家仁賢圣人,才可以做到的大德之舉。

因為對姐姐,對外甥女的那份愧疚之情,所以拓跋金剛立誓,在蕭雌凰獻祭鳳窟之前,他要護她周全平安,他要給她最好的一切。

這一次阿史那飛燕劫持蕭雌凰,真真是觸動了拓跋金剛的逆鱗,

可以這么說,如果蕭雌凰真有個三長兩短的話,為了保住兒子的性命,為了給親外甥女報仇,拓跋金剛一定會做出,帶著軍中親信兵馬,背叛北漭,轉投中原的大逆之事。

這也是阿史那飛燕計劃中的一部份,北漭國力是三的話,拓跋金剛叛出北漭之后,北漭就只剩下二了,加上突厥這個六,以八對九,看起來有了拓跋金剛加入的中原要強上一分。

可中原九國并非鐵板一塊,里面也有突厥的暗子潛伏其中。

對突厥來說,哪怕北漭從三變二,只要能把他徹底的綁在突厥的戰車上,那么,只強出一分的中原九國,依然不足為懼。

更何況,沒了拓跋金剛的北漭,就和沒牙的老虎一樣,到時候突厥能從北漭得到的更多,也說不定。

有的讀者會說,老爺子你這邏輯不對啊。

如果拓跋金剛對北漭真有那么重要,那北漭的皇帝,應該是寧可把那些皇子皇女獻祭,也不會動他的兒子啊。

畢竟孩子,他不止一個,可沒了拓跋金剛,那就是動搖國本啊。

帳的確是這么算的沒錯,但能算對帳,不等于能做好買賣。

之前老漢就不止一次的說過,那些皇子皇女的身上,綁定著太多的利益了。

動他們任何一個,都等于讓之前在他們身上投注的北漭太佬們,血本無歸。

拓跋金剛掌控北漭全境兵馬時,都奈何他們不得,可想而知,他們的勢力有多么強大了。

誠然,所有人都知道逼反拓跋金剛,對北漭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可是,那些大佬們想的卻是,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再說了,就算北漭真的被突厥吞了,他們頂多再改換門庭就是了,要損失,大家一起損失,憑什么犧牲小我,成全別人啊。

就像很早之前,有一副寓言圖畫,上面是一頭熊,抱著一根懸崖上的樹枝,樹枝已經開始斷裂,它卻依然只顧著去舔枝頭蜂窩中,滴出來的蜂蜜。

人性之中,因自私而帶來的短視,就如那頭即將墜入深淵的熊一樣。

“舅舅,是這個小哥哥救了小鳳凰。你把他也帶到金剛城好不好”

這一刻,徐虓的心是暖的,他和蕭雌凰這一路上,并沒有過多的交流,他也相信這個古靈精怪的小姑娘一定知道,自己救她,是為了不讓北漭與漓陽成為死仇,并沒有太多的公義之心。

可她卻沒有拋棄自己,一個人和拓跋金剛離開這個險地。

拓跋金剛對蕭雌凰,真的是千依百順,只要是蕭雌凰提出來的要求,他從來都沒有拒絕過,這一次也不例外。

他讓徐虓當眾立誓,加入北漭,并且拜他拓跋金剛為師。

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名正言順的帶徐虓這個自己人,脫離險地。

阿史那飛燕聽到拓跋金剛的話后,心里暗做決定,如果徐虓點頭答應拓跋金剛的話,那她今天寧可與拓跋金剛翻臉交惡,也要強留下徐虓的性命。

反正他們倆也不是第一次動手了,自己雖然不是拓跋金剛的對手,但拖住他,還是沒什么問題的。

只要自己這邊不再出手傷害蕭雌凰,只殺徐虓的話,拓跋金剛也未必會真的和自己翻臉。

阿史那飛燕之所以如此重視徐虓,非要將徐虓除之而后快,是因為她知道,徐虓在漓陽,無權無勢,無依無靠,都能在錦州邊軍中,迅速的脫穎而出,只用三個月的時間,就從一個新兵,做到了一營副統領之職,

這個家伙,無論武功,還是智謀,都出類拔萃,假以時日,必成大患。

如果讓他到了北漭,有拓跋金剛這個北漭軍中第一人的教導提攜,那不用什么假以時日了,一年之內,徐虓就能成為突厥的心腹大患。

而有了徐虓的北漭,也將會隨著徐虓在北漭的崛起,而變得更加不可控制。

“我看過《天下誌》,上面說突厥戰神阿史那奉先,一人可抵百萬強兵。而天下間能與阿史那奉先相提并論者,唯北漭軍神拓跋金剛一人。”

“徐虓雖出身漓陽,但我只是漓陽錦州義縣里面,一個無父無母、無親無眷的螻蟻小民。”

“徐某從八歲起,為了生存,便在錦州山林中漁獵采藥。漓陽朝庭不但與我無恩,更是有漓陽新貴,龍虎山張家的小天師張澤,因為我與同鄉的一句調侃之言,便要害我性命。”

“徐某投軍,實屬無奈保命之舉。”

“今日能得北漭軍神拓跋元帥如此厚愛,可以說是徐某三生修來的福份。”

“徐某知道,有拓跋元帥的關照,徐某在北漭必然前程似錦。”

徐虓這一番話說出來,讓拓跋金剛心里舒服到了極點,

在《天下誌》上,其實是這樣寫的;

突厥戰神阿史那奉先,一人可抵百萬強兵。天下軍武,能望其項背者,唯北漭拓跋金剛一人。

你聽聽,你聽聽,這就是說話的藝術。

人家《天下誌》的意思是說,天下軍武,阿史那奉先最強,那是站在天下軍武強者最頂峰的存在。

而北漭軍神拓跋金剛,要比阿史那奉先差上一階,只能算是第二梯隊的第一強者。

可這話到了徐虓的嘴里,就成了拓跋金剛是能和阿史那奉先相提并論,同樣厲害的人物了。

嚴格來說,徐虓并沒有胡說,他只是玩了一個小小的文字游戲,他只說相提并論,并沒且說論完以后的結果是什么。

“哈哈哈哈,小子你也算是個會說話的,剛才是因為小鳳凰為你求情,我才勉為其難的答應了她。”

“現在,我看你小子,是越看越順眼了啊。”拓跋金剛開懷大笑之后,出聲夸獎徐虓。

“多謝拓跋元帥厚愛,可惜,咱們沒這個師徒的緣份。”

“徐虓從軍三月,現在漓陽錦州邊軍,任大雪營副統領一職。也就是說,我徐虓,現在——是——個——軍——人。”

“為兵者,視死如歸,視寇如仇,視旗如天,視同袍如手足肝膽,視將令如金科玉律,視馬匹鎧甲軍械如命,徐虓雖然沒念過幾天書,但兵家六如,卻銘記于心,未敢相違相忘。”

“若是徐虓現在為了保全性命,棄漓陽,投北漭。那不止是辱沒了‘軍人’二字,更是對這兩個字,最大的玷污。”

“所以,徐某只能辜負拓跋元帥的一番好意了。”

徐虓說完這句話后,便不發一言,只是目光灼灼的盯著拓跋金剛的雙眼,此時的他,眼中再無笑意,

鄭重堅毅,是他眼中唯一的神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山县| 玉龙| 肇州县| 岑巩县| 乐陵市| 抚顺市| 沙田区| 新乡市| 宝应县| 海晏县| 额尔古纳市| 高尔夫| 仙桃市| 高邑县| 临清市| 巫溪县| 安国市| 鱼台县| 个旧市| 迁安市| 玉龙| 鱼台县| 泰宁县| 墨玉县| 徐水县| 苗栗市| 翼城县| 凤台县| 南安市| 卓资县| 赞皇县| 留坝县| 姚安县| 桂平市| 理塘县| 汝城县| 虎林市| 青阳县| 河东区| 凤冈县| 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