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了解他嗎?或許,不像我以為的那么了解吧。
看過他的“元氣騎”表演之后,我突然發現,原來《爐石傳說》還有另一種玩法。不需要探究每張牌的的數學意義,也不需要每局都跟瘋狗一樣把對手打敗,只需要自己玩得開心就好。
后來我就訂閱了他的直播間,每天晚上,只要他直播就會去看。
坦白說,絕大多數游戲直播都很無聊,主播放著流行歌曲,無精打采地打著游戲,觀眾們發著千篇一律的無聊彈幕。
他的也不例外,只是很少放歌而已。
那時候他已經挺有名氣了,很多人管他叫“王”,但是直播的時候還是那樣特立獨行。每次直播的時候,都會有一大片彈幕讓他玩“元氣騎”,但是這樣的彈幕越多,他越是不玩。
他最常玩的是一些千奇百怪的神奇卡組,甚至比打個20場才能贏一兩次的“元氣騎”還要奇怪,大多都是為了實現類似于“神圣憤怒+熔核巨人”的古怪連招。
雖然這些連招很有趣,但是打出來的概率都很低,有時候玩了一晚上都玩不出一次來,他就會很沮喪。萬一玩出來一次,他就會興奮得大叫大嚷,就像發現了什么寶藏一樣。
最有意思的是,他的所有隨從攻擊的時候,自己都會給它們配音。有時是最簡單的“啪”,有時候是“嘶嘶”的叫聲,也有時候是機械的轟鳴。不只是音效,如果仔細觀察,我還可以看到他的眼神里面,有一種奇特的堅毅。
我很懷疑,在他的眼里,這些電腦或是手機里的虛擬卡片,或許并不僅僅是一張張數字,而是具有形體和血肉的人類或是怪獸。
我們看到的一小塊屏幕,在他腦海里可能是一場充斥著魔法和烈焰的真正戰場。他身為英雄,帶著自己的隨從們沖鋒陷陣和敵人對抗,那些撞擊聲、喘息聲、嘶吼聲都是他在戰場上親耳聽到的,只是轉述了給我們而已。
大概三四歲的時候,爸爸會跟我一起用洋娃娃和毛絨玩具玩過家家游戲,有的娃娃是好人,有的是壞蛋,毛絨動物生病了要去醫院打針吃藥。爸爸給它們打針的時候,我就會模仿小動物哭。
看他玩游戲的時候,我常常會想起來那些本以為早已經忘掉了的前塵往事,也不知道是為什么,或許是因為他的直播自帶魔力吧。
于是,繼玩電子游戲之后我又做了一件自己絕對想不到的事:追星。我發了狂一樣從各大媒體資料站搜尋關于他的一星半點資料,了解他以往的每一段經歷,甚至還想知道,他直播以外的每時每刻都在做什么。
那是一段和我完全不一樣的經歷,甚至可以說是我的人生反面。
他以前很窮很窮,從一家不入流的大專畢業以后,做一點兼職會計工作。
盡管他和爸爸媽媽關系處得都不好,但是因為掙錢很少,自己租不起房子,還是只好住在家里。可是家里的我是要給妹妹住,沒有多余的房間,他只好在天臺上搭了一個小窩,只裝得下一張床和一臺電腦。
最早一批觀眾看到的他,就是在天臺上直播的。
我其實沒辦法憑空想象一個瘦弱的少年是怎么長大的,在我看到他的時候,他已經用自己掙的直播工資和廣告費給家里買了大房子,再也不用上天臺睡覺和直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