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迎親
- 我不是在聊齋
- 涼入他心
- 2055字
- 2019-04-06 20:45:15
最終,沈清和還是選了上策,畢竟他沒那么多花花腸子,想不出其他更好的法子。
兩人就這樣坐在茶樓內,等著花轎出門。
漸漸地,日頭開始上移,而唐府也開始熱鬧起來,門庭若市。
畢竟唐府是本地大戶,雖說根基淺薄,不像那些豪門世家門第顯赫,底蘊深厚,可也不能小覷。
尤其是此次唐府和郡守府結為姻親,更是靠上了一顆大樹,即便這廣陵城內勢力盤根錯節,不乏有手眼通天,在皇城燕京內也有一席之地的權臣顯貴??山K究在人家這一畝三分地里,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也不好拂了郡守楊慎的面子。
唐府的中門大開,門子已經開始在門口站好,隨著管事的一一確認登記好來客的賀禮,他們負責唱喏,某某送了什么珍珠瑪瑙,某某又送了翡翠如意云云。
為了這次的婚宴,唐府顯然是下了功夫的,府里府外都裝飾了一番,還給城內有頭有臉的名門望族,權貴鄉紳都送了帖子。此外,唐大老爺還下了命令,準備在府中擺三天的流水席,大宴四方親朋賓客。
這排場自是不小,花費也甚巨,蘇扶估摸著,沒個幾萬兩銀子怕是下不來。
其間,蘇扶還看見一隊穿著喜慶,敲鑼打鼓的人馬抬著一頂大紅花轎浩浩蕩蕩地進了唐府,單單是那聘金箱子就有十幾口,至于喜雁鹿皮,茶餅果物海味之類的也無需多提,也有數十擔。
為首者是一位俊秀的公子哥,穿著一身大紅袍服,騎著匹白色的高頭大馬,顯然就是新郎官,那位郡守大人的公子了。
那管事的見新郎官來了,忙讓門子進去告知老爺,至于他則恭恭敬敬的上前迎接。
門口的賓客見這陣仗,知道是郡守府的迎親隊伍來了,也不敢怠慢,紛紛上前見禮,一陣阿諛奉承之言自是免不了。
那新郎官倒也沒有露出不耐煩,一一含笑回了禮,顯得很有涵養。
正在這時,唐府內一陣人影攢動,接著唐府主人唐大老爺帶著一眾賓客迎了出來。
本來按照規矩,他作為長輩是不必親自出迎的,只是他知道今日這婚禮怕是免不了一番波折,若想置身事外全身而退是不可能的,為今之計只有將禮數做足,滴水不漏,這樣也可以顯示出他對于這樁婚事的態度,事后郡守府即便是再如何惱怒,卻也不好怪罪于他。
那新郎官見唐大老爺親自迎了出來,顯然有些詫異,隨即他如沐春風的笑著向唐大老爺告了罪,說些小婿失禮,竟有勞泰山大人親自迎接的客套話。
這翁婿間一陣客氣,自然不會真的見怪,隨后賓客們便簇擁著唐大老爺和新郎官進了唐府。
蘇扶在樓上瞧得仔細,回身一看,見沈清和也盯著那里看,牙關緊咬,臉上陰晴不定,就連手也用力攥成了拳頭。
家世優渥,長相不俗,溫文爾雅,顯然,這位郡守公子是一個勁敵。
而沈清和也清楚地意識到了這一點,似乎除了搶親,別無他選。
只是這搶親,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郡守府來的人都訓練有素,弓馬嫻熟,尤其還帶著不少兵丁,蘇扶的調包計想要施展出來,怕是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說是異想天開。
就這樣,已經過了晌午時分,沈清和內心憂慮,沒什么吃飯的心思,只有蘇扶和蘇平沒心沒肺的叫了些吃食,大快朵頤了一番。
茶壺里的水已經添了好幾次了,喝在嘴里也已經寡淡無味,可是沈清和顯然心思不在這上面,完全沒察覺到。
忽地,唐府門前一陣喧鬧,人群分成兩列,隨后那抬入府中的大紅花轎又抬了出來,新郎官也在人群的擁簇下上了馬,一位衣衫華貴的婦人在花轎前低聲說著什么,只是轎中的新娘默不作聲。
唐大老爺四處望了望,見時候已經不早了,嘆了口氣,隨即催促了那婦人一聲。
婦人見狀只好失魂落魄地回到唐大老爺身邊。
新郎官在馬上向著唐大老爺和夫人行了一禮,又向四周的賓客點了點頭,隨后雙腿一夾馬腹,喝令隊伍啟程。
迎親隊伍如一條長龍,緩慢地向著正陽街而去。
街道兩側是許多圍觀的人群,不時還有調皮的孩童追著隊伍,唱著童謠。
若是往常,那些兇神惡煞的兵丁早就一亮兵器,將這些閑雜人等驅趕了開去,只是今日是自家公子大喜的好日子,公子不計較,他們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由他們跟著。
“走!跟上!”
蘇扶見隊伍已經遠去,站起身對兩人說道。
沈清和早已急不可耐,只是礙于之前答應了蘇扶,凡事都要聽他的,這才隱忍不發。
一行三人下了樓,遠遠地跟著迎親隊伍。
按照這隊伍的方向來看,本少爺的猜測應該沒有錯,那么就該依計行事了。
他低聲在蘇平的耳邊吩咐了幾句,隨后便打發他去了。
迎親隊伍很長,趕路勢必緩慢,若要巡游一圈肯定要花費不短的時間,蘇平在他們之前到達那里布置好一切,應當不成問題。
“接下來,就看本少爺的手段了。希望可別出什么岔子,否則本少爺的顏面不保啊……”
蘇扶看著隊伍消失在路盡頭,喃喃道。
隨后他和沈清和抄近路提前往紅粉街趕。
……
紅粉街是青樓妓館的聚集地,也多賭坊,自然有許多三教九流之徒混跡其中,秩序混亂不堪。
在這里動手,倒是可以幫蘇扶他們打一個掩護。
而迎親隊伍的巡游本來不必經過這里的,只是那郡守府想借此機會在城內立一立威,近些日子有許多地下勢力不太安分,郡守楊慎表面看似低調,卻是想引蛇出洞,殺雞儆猴。
他暗地里設了后手,且隨行的人里有不少訓練有素的兵丁,倒也不怕兒子有什么危險。
迎親隊伍行至紅粉街時已是一炷香之后。
甫一到紅粉街,新郎官特意下令隊伍放慢了腳步。
隊伍里的人都紛紛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不敢大意,他們早已知曉,此次的任務可不止是迎親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