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九藝術
- 我是游戲開創者
- 污賊菌
- 2647字
- 2019-03-13 00:31:34
在打通一個又一個關卡。
jessa的心情從之前的嬉皮笑臉變成慢慢的嚴肅。
他已經走了兩個過場劇情。
這游戲類似以撒的結合但又不是以撒的結合。
只是玩法借鑒,但實際上這游戲已經是一個新生了。
各種各樣的線索伏筆,各種詭異看上去幼稚的怪物。
眼淚,血液,都可以當武器。
這里的敵人有的像病毒,有著會發出火焰的彈幕,有著發出冰冷的彈幕。
有的場景一片火焰。有的場景則是一片冰霜。
而boss則是老鼠,巨型病毒,舉著各種行刑武器的惡魔。
直到最后,boss居然是一個昏暗色的自己。
jessa不是白癡,他可是野鹿大學的學生啊。這種帶有隱喻性的東西一下子就感覺出來了。
而在游戲時,不乏一些觀眾也發掘出了不對勁,觀看人數在不斷上升,而彈幕卻是越來越少。
直到jessa打通了劇情之后,出現了最后一張劇情。
不知道為什么,這簡簡單單的小游戲,卻讓這個大男人眼睛莫名的紅了起來。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開始給大家介紹這款游戲了。
“大家好,剛剛打通了這款游戲,我感覺我的內心,怎么說呢,有點點震撼,或許游戲這種載體帶來的感動是第一次吧。”
jessa深呼吸了一口,讓自己平靜了下來。
他講解道:“開局的魔鬼其實就是娃的父母,為什么叫娃,因為這孩子連名字都沒有。他所謂的逃脫,僅僅是想象之中逃脫,其實并不是。“
接著jessa再一次點開了游戲。
這次他游戲打的非常慢,他開始給觀眾講解這里面所有細節和伏筆已經隱喻。
野鹿大學高材生名不虛傳。
恐怖如斯啊。
“你看這里紅白色的顏色交錯,此時應該還在醫院里,所以這里攻擊相對外面的來說少很多,甚至這里還有許多備用的愛心和血包。”jessa邊介紹邊玩。
但很快就又一次進入外面。
“首先是下水管道,這種地方細菌滋生,老鼠橫生,所以這里的老鼠出現總是帶著細菌出現。”
.....
在一路上的講解,游戲終于是被這個高材生講解了一半。
直到最終劇情出現后,jessa突然發現,這里還多了一個選項,繼續下一幕。
懷著好奇jessa點開了這個按鍵。
畫面上出現了一封信。
jessa點開了這份信。
上面講述了這個故事的由來
致玩家。
各位玩家,你們好,我是大秦科技游戲公司的CEO外加電子游戲創始人以及胎衣的制作者。
胎衣的存在并不單純的向之前的游戲一樣,單純的為了玩家的樂趣而誕生,而是像一個寓言故事,他和寓言故事一樣,需要細細的去發掘精髓,挖掘細節。
他故事很簡單,僅僅是講述了一個棄嬰的故事,一個悲傷的故事。
當他們誕生的那一刻,就在他們賦予了生命的那一刻,有些人則將他們拋棄,他們唯有像游戲那樣,利用武器和技巧打敗無數敵人,可依舊免不了結局唏噓,他們可能倒在第一關,可能倒在第二關。
我不喜歡他們是這種悲劇結局,但胎衣也不僅僅只有悲劇結局,第四遍,第五遍,直到一百遍,你都可以發現不同的劇情。
但現實的結局不能這么一次次的開始重來。希望大家能搞充滿愛心的對待這個世界所有的生命。
同時,我宣布,胎衣所有收入的三成作為戰爭游戲獎金注入獎金池,而七成則是全部捐獻與相關基金會。
jessa一下子愣住了,沒想到自己玩個游戲還能這么高大上啊。
“臥槽,良心廠家,不說了,我立馬去買游戲。”有彈幕老哥說道。
“買買買。買游戲做慈善,我買爆。”又一位彈幕老哥說道。
一時間彈幕上滿屏幕的買買買。
而之后畫面又一次轉折。
關于游戲第九藝術。
jessa愣了一下,繼續的看了下去。
“俗話說:小說就是一種說謊。小說作者在構造小說中的虛構情節時,是處在超脫于現實世界里一言一行會帶來相應后果這種狀態,因此可以自由地異想天開。魯迅先生也曾說過:“非有天馬行空似的大精神,即無大藝術的產生!“從這個意義上說,小說、戲劇、電影甚至電子游戲都是虛幻的,都是謊言;可是就另一個意義上說,它們又代表著一定程度的真實。
從這些藝術作品中我們了解到了創作者的幻想、空想和當他們的想象力自由馳騁時所想到的一些幻象。這些空想、想象與幻象,都是來源于創作者真實的感性生活中,包含了他們內心世界里寶貴材料的一些真相,從而使我們透徹地洞悉創作者的品格、心理與精神思想。
歌德曾經說過:“每一種藝術的最高任務,即在于通過幻覺,達到產生一種更高真實的假象。“而我認為電子游戲則超過了以往任何一種藝術形態,表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真實性“,或者稱為“虛擬的真實“。它可以將小說中描述的一場激烈的戰爭,在顯示器上由抽象的符號轉變為血淋淋的無比“真實“的殘酷畫面,并讓游戲者直接參與其內,或勝利,或流血失敗,而不再是欣賞小說、電影時的那種第三方旁觀者的身份姿態。
因此可以說,電子游戲本質上就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虛擬的真實“。
每一種藝術,都有區別于其他藝術的內涵。電子游戲最基本的藝術特點是參與,即:游戲者與游戲內容、游戲進程、游戲中的其他角色組成一個整體。可以說,設計游戲,一切都是圍繞游戲者及其所扮演的角色進行的。而其他藝術的服務對象,則大都是觀眾或聽眾,而不是藝術活動本身的參與者。
人們常說,“百聞不如一見“,視覺效果是影視藝術賴以生存發展的根基。那么,是否可以說,“百見不如一試“,這參與效果就是電子游戲的藝術基石。
不同的時代體現出不同的藝術形式,造就出不同的文化產品。農業時代的主要藝術形式是繪畫和文學,工業時代出現了照相和電影,在如今在信息時代,通過電腦數字技術制作完成的游戲,成為了一種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和一種特定的文化價值,它完善和豐富了藝術表現形式在視覺、聽覺和審美體驗的領域,形成了一種新的審美體驗方式,在人們原有的游戲娛樂基礎上沖破傳統形式的禁區,在許多方面上,把現實中不存在的畫面成為可能。
賦予欣賞者(玩者)的參與感要遠遠超出以往任何一門藝術,因為它使玩者跳出了第三方旁觀者的身份限制,從而能夠真正融入作品中。
詩歌、小說等藝術形式的創作者(作者)與欣賞者(讀者)是處于兩個完全不同的角度,“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感性經驗絕不會一樣,因此讀者根據作者給他的符號概念還原為感性形象時,也是利用他記憶中的特殊感性經驗來還原的。這樣就造成讀者在欣賞過程中的參與感受到了其本身感性經驗的影響與限制。
而電子游戲的最大特征就是交互式的。也可以說它為交互藝術。
在許多的電子游戲作品中,隨著玩者所作的選擇不同,便能導致人物不同的命運,從而賦予了玩者極大的再創造余地,這種參與感是以往任何一種藝術形態都望塵莫及的。“
jessa看完后愣住了,他第一次解除了這種理念,游戲是藝術的理念。
震驚的還是那些觀眾。
因為戰爭游戲的火熱導致現在許多公司都主要到了電子游戲。
他們甚至認為這種東西有成癮性,對社會危害極為的大。
但沒想到吳秦竟然拋出了這個第九藝術的設定。
而這些第九藝術,則是為了防止尤里的磁爆步兵散播一些無聊的謠言所準備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