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tǒng):
白銀五晉級任務(wù)已經(jīng)發(fā)布。
第一個任務(wù):新書預(yù)售超過十萬冊。
任務(wù)獎勵:兩百萬片酬角色一個。
陳洛熙樂了,升級白銀演員之后,系統(tǒng)開始變成他的生命之光了,一言不合就送錢。
陳洛熙:話說,那一千萬什么時候兌現(xiàn)?
系統(tǒng):心急吃不了了豆腐,該出現(xiàn)的時候它自然會出現(xiàn)。
陳洛熙:我可以給你算利息嗎?一天一萬塊這樣?
系統(tǒng):宿主妄想占便宜,扣除金額一百塊,待領(lǐng)金額9999900元。
陳洛熙:……
雖然嘴里抱怨著,但知道系統(tǒng)給予的獎勵,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兩百萬的片酬?那肯定是個院線電影吧?
對于每一個演員來說,拍攝電影都是最高的目標(biāo)。
電視劇屬于免費商品,快消費,且拍攝的檔期太長,電影是需要付費觀看,且觀眾在兩個小時的時間內(nèi),全情投入,所以,電視遠沒有拍電影那么劃算,不管是利益還是地位的提升。
陳洛熙心想,說不定可以靠著一部好電影拿到金馬金雞金狗獎什么的……
……
另一邊,《蟲洞》取得巨大的商業(yè)成功。
這使得李若才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在熒屏面前表現(xiàn)非常活躍。
他頻頻表示,這可能是近年來投資數(shù)額最大的微電影了,前后注入資金接近三千萬。但付出總有回報,觀眾們給予了非常好的反饋。
實際上,這《蟲洞》雖然取得的商業(yè)效果不錯,但在各大電影平臺上的評分并不高。
而在豆豆上,《蟲洞》也只有5.6分的評價,算不上多好。
“特效不錯,但劇情是硬傷。”
“看得挺爽,但看完之后好像沒啥感覺。”
……
不管怎么說,在兩部微電影上線后,《蟲洞》掀起的話題度遠勝《996》,這也是千度和愛華集團樂意看到的。
而且,《996》上線后,并沒有像上次那樣,引發(fā)各界人士的爭相討論。這使得它的關(guān)注度持續(xù)走低。
陳洛熙最后的期望,像《未來世界》那樣,在后期發(fā)力的情況也沒有發(fā)生。
看來,這一期的作品,終究是以失敗告終。
這樣的事情,其實很正常,不管是什么地位的大佬,都無法保證自己的作品一直賣座。
但易正不以為然,如果真想大賺一筆,他對“校花”電影的研究早已經(jīng)如火純青,寫個劇本拍一下,一個月就一部了,來錢還極快。
但現(xiàn)在拍的東西,都是他所喜歡的,所以極有動力。
易正扶額,不過問題也來了,接下來的幾期,估計會越來越困難吧?經(jīng)過這一事,以后的推廣資源估計會被砍去不少。
這幾日陳子心情頗為低落,看來這次失利對他打擊很大,讓他對自己講故事的能力產(chǎn)生了懷疑。
其實,對于《996》這個故事,易正很喜歡,所以當(dāng)陳洛熙給他初稿后,他幾乎沒怎么改動情節(jié)。
誠然,轉(zhuǎn)折點也少,只是平鋪地講故事,爽點幾乎沒有……這樣的作品,很難暢銷。
但里面的每一句對話,易正都感覺似曾相識。
就像那句話所說的――你以為現(xiàn)在這些出入商業(yè)大樓的白領(lǐng),和三十年前在國企里的員工,有區(qū)別嗎?
可能最大的區(qū)別便是,勞動的方式變了。
但依舊是大廈上,那顆可有可無的釘子。
易正有時候真的覺得很訝異,這陳子,咋想出這些故事的呢?
最后一個情節(jié)里,用兩句話把三個故事串聯(lián)在一起。
那些對話,好像就是生活中,很常見的。
尤其是三個劇情里,主角的背影都逐漸遠離鏡頭,變得越來越模糊,直至看不見。
這個鏡頭易正尤為滿意,而且讓他詫異的是,這三個鏡頭的拍攝,皆是陳洛熙的意見。
易正很認(rèn)真地問道:“有什么用意嗎?”
陳洛熙扶著下巴,思考了一會,然后回答:“這樣,感覺很孤獨啊!”
“嗯?”
“你沒覺得嗎?人類在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從群居動物變?yōu)楠殎愍毻墓治铩!?
“怪物?”
“因為在老一輩的眼里,我們有些像垮掉的一輩啊!不肯踏實,安分守己,一份工作沒干多久就嚷嚷離職,在老板需要你奮斗獻身的年紀(jì),一個個卻想著養(yǎng)生。”
易正愣了愣,顯然沒想到陳洛熙會考慮這么多。
“好像的確如此。”
……
盡管《996》反響平平,但陳洛熙的工作,依舊排得滿滿的。
除了即將開拍的《大師?》,還有幾個訪談。
以及,他已經(jīng)開始著手寫新的劇本。
《維權(quán)》的寫作陷入瓶頸期,陳洛熙很是苦惱,易正給予建議:可以再開個故事,換換腦嘛!
陳洛熙思忖,這一次,寫什么呢?
他腦海中大致構(gòu)思了一個故事。
名字就叫《我喜歡這個結(jié)局》。
嗯,這是一個讓他感慨不已的故事。
……
《996》上線已經(jīng)過去一個多月了,原本以為這事已經(jīng)過去了。
然后楊雪跟陳洛熙說了個消息――今天,你的小說集賣出三萬冊,一天之內(nèi)。
陳洛熙訝異:“怎么會?”
“據(jù)說有一個編劇讀了你的小說,大為贊賞,為微博上推薦了。”
這本新書,陳洛熙摘取了兩個故事。
分別是《未來世界》和《996》,用文字描述,和視頻呈現(xiàn)的,其實有很大不一樣。
陳洛熙好奇問道:“哪位大佬給我助攻啊?”
“莫海濱。”楊雪笑道,“想不到吧,說實話,我也沒想到是他。”
這位莫老師之前在網(wǎng)上和陳洛熙還有些誤會,但其人品還是不錯的,后來也和解了。
就算這樣,二人也沒有任何交集。莫老師依舊是那個性子,很久的時間才磨出一部劇本。
陳洛熙打開了微博――
“陳老師新作,原本以為只是商業(yè)之作,讀后卻讓我深思,點個贊。”
陳洛熙評論:惶恐至極,繼續(xù)努力。
書的銷量開始帶動播放量。
易正無限感慨:“遲到的一千萬觀看。”
但此時,《蟲洞》在付費兩周之后,也轉(zhuǎn)為免費觀看,所以點擊量順利破億。
這讓投資方了解到,拍視頻,最重要的是題材。
人家《蟲洞》口碑一般,但因為緊抓當(dāng)前熱門的科幻題材,再在營銷的時候緊緊抱“好萊塢特效”的大腿,一下子銷量起飛。
易正第三期作品,投資遇冷。
陳洛熙惱怒了:“以為我不會寫科幻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