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大連的拳館
- 民國之國術(shù)宗師
- 王清談
- 2215字
- 2019-04-07 10:18:41
兩人在路邊等了很長時間,直到幾個日本浪人收完鋪保錢(以旅店的名義,出具的證明),讓這家店主看好這些人,就向著城西方向,日本人聚集的市區(qū)走去。
兩人遠遠的背著皮箱子跟了上去。
路上,趙婧之突然想到,日本人看到被刀殺死的人,很容易就想到了王洪,便跟王洪說:“剌刀殺人太明顯了,用槍吧”。
說罷,在她的皮箱子里,把那舊手槍翻出來,又遞了兩個彈匣給王洪。
王洪想想也是,把子彈頂上了膛,就問趙婧之:“你不動手?”
趙婧之自然是能不開槍就不開槍,嘴上卻硬氣著說:“這點事兒還要我動手?”
王洪被噎的無話可說。
走了一段,就看到這正街上的日本人多了起來,幾個日本浪人開始不時與路上遇到的日本人打招呼。
兩人只所以一直跟著,是不想讓人知道與趙家住的那旅店有關(guān)聯(lián),見到這種情況,知道可以動手了。
就找了個胡同,趙婧之看著行李,王洪用頭巾圍脖把臉捂的嚴嚴實實,腰上倒扎著件衣服,有些象逃荒來的中國人模樣,把手槍放在懷里,快步跟上幾個浪人。
王洪前后看了下,在一個胡同口處,突然開槍,幾個日本浪人還沒明白怎么回事,就被打倒在地。
打倒還不算,王洪不管街頭亂套的樣子,把這幾個浪人身上的口袋都翻了一圈,凡是值錢的東西都扒到了自己身上。
他剛翻完最后一個浪人,一個日本警察吹著哨子追了過來,王洪見這人沒拿槍,閃到胡同里等了一會兒,聽到哨子聲和腳步聲近了,又走出來,把這個日本警察一槍打倒在地。
槍聲和哨子聲,又吸引來了五六個日本警察。
王洪遠遠的看到這幾個日本警察,長槍、短槍和空手的都有,開了一槍,才跑進了胡同,卻是一個翻身,從一家矮墻上跳了進去,蹲在墻后,換上新彈匣,聽著胡同里的聲音。
等幾個日本警察跑進胡同時,王洪卻又跳了出來,從后面把這幾個日本警察打死,順便又把短槍扒走。
等跑到山邊時,又示威式的開了幾槍,這才消失不見。
這就齊了活。
整個過程,活脫脫一個往死里報復日本人的悍匪形象。
這一切做完了,王洪找到趙婧之,收拾好身上的打扮后,兩人不管身后的一團混亂,回去找趙家人。
再見岳父一家人,才短短幾天,大家都有恍然數(shù)年的感覺。
王洪問了下岳父有沒有買船票,結(jié)果岳父只知道過幾天有外國人的船直開上海,卻被日本浪人關(guān)在旅店里,連碼頭都沒去成。
這時,旅大的日本人才開始在大連四處搜索當街開槍搶劫的土匪。
由于是關(guān)東洲獨立行政,他們一時沒有往王洪身上想。
便在各處要道設(shè)了路卡,檢查中國人的工作證明或是護照。
前者是來大連務(wù)工的人必須辦的手續(xù),后者,是日本人自已定的,凡進入旅大地區(qū)(關(guān)東洲)的中國人,必須使用執(zhí)照。
這一檢查,就發(fā)現(xiàn),因為戰(zhàn)亂,大量的中國人在途徑大連坐船,交點錢,就辦個鋪保、連保,甚至就是寫上幾行字按個手印的鄉(xiāng)保條子,根本無法查實身份。
一隊隊日本軍警,只能四處搜查的可疑單身或者結(jié)伙的青壯年。
王洪和趙婧之與趙家人躲在旅店里,倒是有驚無險的通過了搜查。
這時發(fā)生了一件大事。
日本人發(fā)表聲明,稱“東北已脫離中國而獨立”并決定成立(偽)滿洲國。
營口有個抗日義勇軍隊伍,見日本人又搞什么滿洲國,一怒之下,不但自己主動出擊,攻打日本人的鐵路守備隊,還把周圍出現(xiàn)的幾個殺日本人的事件,都包攬在身上。
日本人信以為真,就放松了搜查。
王洪見外面可以行去了,跟岳父商量了一下,兩人換了身衣服,就去港口買船票。
美國人發(fā)的客船還要再等上幾天,這船跑的是臨時線路,直達上海,專門掙這戰(zhàn)爭的快錢。要是坐別的船去上海,得先坐小船到青島,再找外國人的船轉(zhuǎn)到上海。
要知道上海那里,中日軍隊正打的激烈,可外國的船只卻能隨時進港停靠,運送客貨。
這客船能裝2000余人,一等艙、三等艙的票早已經(jīng)賣光了,只余二等艙和甲板散座。
王洪和岳父對視了一下,想到要在船上待四天半,他們四個男的沒事,可之之和奶奶、媽媽三人卻不一定能受得了,特別是奶奶,這么大歲數(shù)了,沒床鋪休息可不行。讓她們?nèi)齻€女的自己住在二等艙里又不放心,就給買了七張二等艙的船票。
船票解決了,見日本人也不怎么搜查了,王洪就出去亂轉(zhuǎn)著找大連的拳房,看人家練拳。
大連是個武術(shù)窩。
最早進入大連的拳種有通背拳、螳螂拳和秘宗拳。
據(jù)說大連莊河縣志都記載了原始的通背母拳歌訣:“斫削斜磕靠,掠逼抹芟敲,搖擺撒鐮囂,兜搭剪分挑,綰沖鉤勒躍,兌換括起倒,壓發(fā)插刪鉤”,與黃百家在《內(nèi)家拳法》中記載的‘六路’和‘十段錦’的35種手法完全相同。
大連的通背拳源自河北的祁氏通背,注重實戰(zhàn)技擊,有六趟大拳、六趟小拳108式招法,還有刀、槍、劍、棍、判官筆、拂塵這些器械功夫。其中那‘五虎斷門槍’成為后世體育院校武術(shù)專業(yè)學生必修的‘甲級槍法’。
燕北大俠修劍癡是著名的通背拳師父,他因為打了老張軍閥的保鏢而跑到大連避難,開場教拳。晚年著書立說,可惜被燒了個精光,幸好還有傳人寧可被斗,也冒死留下來了一套,余韻未絕。
勇猛異常的螳螂拳,是明末清初膠東人王朗所創(chuàng)。
相傳,王朗見一螳螂緣樹而下,乃以劃草戲之。螳螂則以一刀勾一刀打,轉(zhuǎn)變有度,閃轉(zhuǎn)靈活,喜之,攜螳螂終日試之,最終創(chuàng)出手如螳螂前爪刁勾連環(huán)的螳螂拳。
螳螂拳確實古樸,外練鐵砂掌,內(nèi)練羅漢功,功力練習還是傳統(tǒng)的方式:抓鐵球、抓壇子、推磚、擰千斤棒、拍打沙袋、插小豆桶、踢打吊沙袋、舉石擔……。
秘宗拳也叫燕青拳。因身步靈活多數(shù)而著稱,大俠霍元甲據(jù)說練的就是這套拳法。
------
每章一句:國術(shù)圈因為多數(shù)武師是從江湖人士自抬身份,轉(zhuǎn)行而來,不但文化素質(zhì)低,也帶來了很多江湖伎倆,所以齷齪的事情很多,最常見的是互相攻訐、踢場子、吹牛、熱衷名利。同行互黑、商業(yè)吹捧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