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他就去南頭那個倉庫去找張瑋。
瑋哥在樓下等他,一臉怒氣。
“怎么了?”
“胡青!過年后我打了幾十個電話,才把她從老家叫回來。到了公司,天天臭臉。也不知道哪兒得罪她了。”張瑋狠狠地砸了煙頭:“這幾天送料去小馬那兒老是出錯,昨天竟然忘了送喇叭。只能叫阿龍又單獨送了一次。耽誤產線停了半天。氣死我了。他媽的,連這種小姑娘都能給我們甩臉子。”
馬凱安撫著張瑋,和他一起往上走。
果然,胡青看到馬凱,也就是面無表情地打個招呼:“馬總,你來了。”
馬凱問了下胡青最近的工作安排。也就是你問我答的狀態。馬凱明顯感覺到胡青有些心不在焉。他也沒往下問,就跟著胡青開始干起活來。
十點多的時候,方方來了。
“哎喲,干活的你來啦?”他開始賊笑:“咋的啦?聽說你去年把老闞打啦?”
“怎么可能。”馬凱還是覺得有些丟人:“你們怎么知道的?”
“都知道了。大佬為這個事情,還說了一下老闞。說人都走了,搞這么難堪干嘛。”張瑋接了一句。
“哎?我們這幾天要不要一起去給大佬拜個年?”馬凱提議。
“要的,要的。等阿龍來了商量下吧。”張瑋說道。
馬凱覺得這樣辦公比之前有干勁多了。他和胡青理了賬務,和張瑋交接了部分的采購和項目事宜。方方站過來,說:
“胡青,最近小馬那邊總是反應,你給的物料不夠數。昨天說送1500的麥克風,又少了50多個。”
“那是他們工廠的問題。”胡青頭也沒抬,繼續在理物料:“那個麥克我是用電子稱稱重的。我每次都稱兩三遍,頂多會有十來個的誤差,一般我都多給幾個。”
“工廠那邊,總是盯著那些沒法數數的物料。這些麥克風,喇叭,都是一包包買來的。買的時候也是稱重的啊。他們老是說少,實際上就是想多拿一點。”
“他要這些干啥?這玩意兒又不能吃。胡青,你不能老是覺得工廠在和你對著干啊。”方方站到胡青面前說。?“方總,你不信就算了。我去盤庫的時候就能感覺的出來。他們產線上,像麥克風這些焊接位,都是給新人練習的。報廢率特別高。他就是用這些物料練手。”
“他哪敢用其他的物料練啊,不良率高了,要從加工費里面扣啊。”
“你看到他們這么做了嘛?”方方還不愿意相信。
“行了行了。方方,你下次去工廠的時候,敲打一下小馬。我給阿弟打個電話。媽的,這小孩也太貪玩了。把他放在工廠里,本來是想讓他看著的。”張瑋把話題結束:“阿龍怎么還不來?看樣子中午沒法去請大佬吃飯了。方方,你給龍哥打個電話。”
“我不打。到時候他又要逼逼。等著唄。也得咱們商量個時間,然后提前約一下大佬吧?還有康哥,王明,周姐,你不也得去拜個年啊。”
馬凱走到胡青面前,看她臉色明顯不對,就問她今天得發多少料,哪些活他可以幫忙。
“麥克風能不能100個一袋數出來?”馬凱問。
“我也想啊,但是沒空。”
“方方他們不是沒事嘛?”
“我可不敢和他提這個。他到時又要罵我。”胡青眼睛紅了一下。
“沒事沒事。我去弄。”馬凱說完,拿了一包麥克風和一些自封袋,走到客廳。擺在桌上:“沒事給我數數!”
比較麻煩的是聽筒。像這些物料,張瑋都是從林春麗那里買的桶料。
所謂桶料,就是 Nokia的工廠,從產線上淘汰下來的不良料。首先,做高仿的,對質量要求沒那么嚴格,有些聽筒,麥克風稍微雜音的,張瑋他們會當良品來用。其次,nokia 的工廠產線里面也有渾水摸魚的人,他們把一些好料判做不良,然后再以處理廢料的方式賣掉。他們處理不良都是一包一包的退回香港。小林他們這些賣售后料的,就去香港收購。運氣好的時候,開了一包都是值錢的物料,譬如一些冷僻的連接器,攝像頭之類的。運氣不好,可能一包開了也就是破了的屏。
這些故事,都是后面馬凱和小林熟了之后,她和馬凱說的。
“那你們一點也不看,就直接付錢么?”馬凱問。
“他們會讓我們看一點。譬如一個包,打開口子,讓我們看看表面都是什么東西。所以就要記清哪些東西值錢啊。看到有很多連接器的,基本上就賺錢了。”
“連接器和別的還不一樣,有很多國內的廠,他們買回去研究,準備做高仿的。尤其是一些新機型上的連接器,基本上都是按照個數賣的。”
小林他們把這些桶料買回來之后,很大一塊工作就是將其分門別類。把看上去肯定是壞的那些先扔掉。留下的都是外觀像良品的。但是,像良品不等于是良品啊,麥克風的良率還算高,聽筒幾乎有一半的不良品。
這個問題困擾了張瑋很久。首先,一半不良代表了實際成本是購買成本的一倍。其次,這么高的不良會嚴重影響產線的效率。
“我們也想過做測試夾具,不知道該怎么弄啊。找了幾家都不知道這個該怎么測。”
“也找過聽筒的供應商。如果做得和這個規格一樣,要4塊多一個。小林才賣三毛五,算上不良、耽誤的工時,也不到一塊錢啊。”
張瑋這么給馬凱解釋。
馬凱這才知道,張瑋所謂的后臺一堆問題在于哪兒。不管是物料,還是生產計劃,分貨計劃,到處存在著問題。到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他們自然地將其歸結于:
“咱們這種做高仿的,想找個好點的供應商都沒辦法。”
況且,機器到現在還是挺掙錢的。一天出1500臺,一臺還能掙30塊錢左右。阿龍說的一句話,可能更接近他們真實的想法:
“想那么多干嘛?每天送貨都來不及。”
馬凱覺得不能這么辦。他在后面做了很多調整。而很多矛盾,可能就是在這些調整中,慢慢孕育了。
第二天,他們四個一起去給江總拜年。
約的大清早。
江總是一個生活極其規律的人。三十五歲的人,仍然有著平坦的小腹。大家經常恭維他的身材,他也會有些傲嬌地說:“也要控制啊。一天不運動,就看著自己長胖。”
他的興趣愛好是爬山,徒步,這種需要長耐力的,孤獨的運動。這還是正月里,他就已經恢復早起鍛煉了。馬凱他們九點左右到的時候,他剛爬完一趟南山下來。
方方開始給大家泡茶。江總看著馬凱笑:“過年有沒有喝多?”
“啊?沒怎么喝多。”馬凱愣了下。看到江總還在笑,意識到他是在打趣自己和老闞醉酒吵架的事情,也就順口接他的話:“年前和老闞喝多了,醒了覺得自己特別傻逼。所以過年控制著自己,沒怎么敢喝。”
江總會心地抿嘴一笑,伸手去拿茶杯,不經意間看著馬凱說:“還是找個機會去化解一下。別真成了過不去的坎了。”
“哎呀,什么坎不坎的。大佬。交貨才是坎呢。周姐和我說,今天又沒有板子到香港。”阿龍在旁邊插了句話。
馬凱順勢避開了這個話題。
江總的話頭被打斷之后,開始針對張瑋:
“你們的計劃怎么做的?年前我有沒有提醒你們,要把貨備一下。每年到這個時候,供應鏈和工廠有多緊張,你們不知道嘛?是不是第一天做手機?”
“你再看看你們把周姐鬧得。這還在正月,你們打電話就能吼她。周姐年紀比你們大多少?有沒有禮貌?”
一頓連環罵,搞得大家接不上話。方方瞅著這個空檔,趕緊接了一句:“大佬,周姐比我們是大,但是和阿龍差不多嘛。他倆那也不叫吼,他倆平時就這么溝通的。”他賊賊地接著說:“大佬,你不懂。”
“不懂什么?不懂你們天天拿周姐開玩笑?你們以后都注意一點。周姐自己不說,是她對你們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