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上博簡(節選)

緇衣(節錄)

子曰:長民者教之以德(一),齊之以禮(二),則民有昱心。教之以政,齊之以刑,則民有免心。故慈以愛之,則民有親。信以結之,則民不倍(三)。恭以蒞之(四),則民有遜心。《詩》云:“吾大夫恭且儉,靡人不斂?!薄秴涡獭吩疲骸懊缑穹怯秒?,制以刑,惟作五瘧之刑曰法。”

性情論(節錄)

﹝凡﹞聲,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撥人之心也厚(五)。聞笑聲,則侃如也斯喜。聞歌謠,﹝則陶如也斯奮﹞。聽琴瑟之聲,則悸如也斯難。觀《賚》、《武》,則懠如也斯作。觀﹝《韶》、《夏》,則勉如也斯斂﹞。永思而動心,喟如也。其居次也久,其反善復始也慎,其出入也順,殆其德﹝也。鄭衛之樂,非其﹞聲而從之也。

凡身欲靜而毋滯,用心欲德而毋尤,慮欲淵而毋畢(六),退欲肅而毋輕,﹝進﹞欲隨而有禮,言欲直而毋流,居處欲逸易而毋慢(七)。君子執志必有夫柱柱之心,出言必有夫柬柬﹝之信﹞,賓客之禮必有夫齊齊之容(八),祭司之禮必有夫臍臍之敬(九),居喪必有夫戀戀之哀。

■題解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簡稱上博簡,這批戰國竹簡共有1200多支,字數在35000左右,涉及80多種(部)先秦戰國的古籍,其內容涉及儒家、道家、兵家、雜家等,其中多數古籍為佚書,個別見于今本,如《緇衣》、《周易》等,但傳本不同。根據竹簡尺寸、編繩、字體、內容等各方面分類排定,保留在竹簡上的80多種(部)古籍的主要篇名有《周易》、《緇衣》、《子羔》、《彭祖》、《武王踐阼》、《恒先》、《曹沫之陳》、《夫子答史留問》等。

《緇衣》存簡24支,完簡8支,計978字。其中重文10字,合文8字。簡文均為單面書寫,書于竹黃。簡文中有分章符、重文符、合文符,結構嚴謹。全文以“子曰”為各章起首,章末字下有墨釘,以示結束,全篇有23章。

《性情論》可按文意排列的竹簡40支,完簡7支,另有嚴重殘損者5支,計字1256個。簡文與郭店簡的《性自命出》篇大體相同。

■注釋

(一)長:統治,主宰。

(二)齊:整治;整理?!抖Y記·大學》:“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p>

(三)倍:背離,違背。《禮記·大學》:“上恤孤而民不倍?!?/p>

(四)蒞:臨視,治理?!睹献印ち夯萃酢罚骸吧W中國而撫四夷?!?/p>

(五)厚:深厚。

(六)畢:或讀為“暴”。

(七)逸易:簡單隨便。

(八)齊齊:為莊敬之意。

(九)臍臍:同“齊齊”。

■講疏

《緇衣》通篇是作者對統治者提出的道德倫理要求,每段以“子曰”開頭,然后引《詩》、《書》相關內容以佐證作者的觀點,集中體現了儒家的價值觀念。孔子認為“長民者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有恥心。教之以政,齊之以刑,則民有免心?!倍Y教的意義不僅外在于社會政治制度之創設,更內在于人精神之寄托,其人文化成意義、宗法倫理情感與人情人性理念,對中國文論發生特征的形成有著深遠的影響。

《性情論》是一篇先秦思想家的佚文,該文從宏觀的角度起論,提出了天降命、命出性、性生情、情始道的相承關系,主論“性”、“情”,兼及“道”的概念與特性。對于“情”與禮樂的關系,古人既肯定倫理道德之于個體內在情感的重要性,又將個體情感與政教治亂、時代風俗相聯系,賦予其重大的社會歷史意義。體現在文學思想上,一是重視情性之正,一是以禮制情。重視情性之正,是古代文學思想史上的一個重要傳統。古人認為情志同源,心有所感,故形于詩、樂、舞。以禮制情,是中國古代文學思想史上的另一個重要傳統,禮所表達的對先祖圣賢、國家社稷的感情,不僅聯系著政治制度、社會整合等意識形態運作,更聯系著血緣親情、身份認同,是一種內在的情感要求與精神寄托。君子“執志”、“出言”、“居喪”、“賓客”、“祭司”等禮儀規范都是根據人情制作出來的。

■參考文獻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1—9),馬承源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李零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新出楚簡文字考》,何琳儀、黃德寬、徐在國著,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

《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出土簡帛叢考》,廖名春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昌市| 开阳县| 务川| 贡山| 罗田县| 永吉县| 剑河县| 萝北县| 西林县| 丰镇市| 炉霍县| 满洲里市| 彝良县| 侯马市| 新余市| 兴文县| 巴马| 会昌县| 万山特区| 桃园市| 通辽市| 定南县| 襄城县| 海伦市| 溧水县| 福清市| 叙永县| 鄂托克旗| 张家川| 古蔺县| 信丰县| 保德县| 漾濞| 惠水县| 宿松县| 锡林浩特市| 内江市| 桂平市| 荃湾区| 东源县| 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