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半圓形的鐵路線圈住了城市的這一角落,通常都叫這片被圈住的區域鐵西或者鐵北。這是一條城市的內網鐵路線,一頭連接著鐵路主干線路,另一頭連接著城市的一些企礦單位,煤礦是這條鐵路線的主要用戶。
這條內網鐵路線也有繁忙時,不光有貨運列車運輸各類貨物,還有客運列車作為班車往返行駛。用火車做班車的城市不多吧!有這個待遇的單位就更少了,而在這個不起眼的小城,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卻有不少人坐著火車上下班,享受著多少兒童的羨慕。在和小伙伴瘋玩到很遠以后,又傻傻的混上車,做一段路的藍皮火車回家,也是熊孩子很開心的事情。
很多年前有一部外國喜劇電影,幾個殘兵在鐵路上乘坐有一種簡易車飛奔追逐,那是一種一個鐵板旁邊有四個鐵輪子的車,上面有一個像蹺蹺板一樣的橫桿,橫桿兩頭上下壓,車子就在鐵軌上面向前飛奔。這種車子叫‘人力軌道車’,或者叫‘鐵路手搖車’也行。這種手搖車是鐵路工人檢修鐵路時的乘坐工具,這種簡易的手搖車操作也簡單,這段鐵路上面也有這種手搖車,的確很好玩,在童年的記憶中它的確是操作簡單,輕松省力,而且跑得飛快,乘坐它飛奔時還真有點電影里的殘兵,很賣力的上下壓的喜感。
這條鐵路還帶給熊孩子很多別的歡樂,把鐵釘放到鐵軌上面,然后就開始等火車開過來,這個時間就不穩定了,運氣好半小時就能等到,也經常有等一兩個小時也不來的時候。蒸氣機車頭褲擦褲擦的聲音,在熊孩子的耳朵里是那樣的動聽。千盼萬盼的火車開過去以后,熊孩子跑過去找鐵釘,結果么,呵呵!最理想的結果就是,鐵釘被壓扁了,掉到邊上被揀到了。也有還沒被壓到就早早掉下去的,更多的鐵釘根本不知道飛到哪里去了。
這條鐵路除了給熊孩子壓鐵釘,或者啤酒瓶蓋之類的歡樂意外,帶給青春期少年的歡樂就是另外一種了。曾經在飄飛的雪花里有一個15歲的男孩,頂著冬季的寒冷,冒著每秒5米的風速,站在鐵路邊上的小路口,傻等著要一起上學的某個女孩。同樣上學的同學路過這里和他打招呼,‘要不要一起走,’他微笑著回答要等女朋友。他平時是個孤傲的人,在學校也很威風,高年級的學長也要給點面子的存在,是個老師眼里的淘氣小孩,同學中的小霸王。這是同學第一次發現他這么和氣,他也會笑得這樣純真,也有著這么溫柔的聲音,這是早戀帶來的優點么?
也經常會有人順著鐵路騎車、走路。鐵路的路基比較高,又有大量的石子鋪墊,所以下雨天也不混存水,路面也不會太泥濘,所以鐵路的兩邊都會有兩條很窄的小毛道,在公路網還沒有太發達的年代,是很多人出門的首選。小毛隨著鐵路路線直行,沒有拐彎,也會少很多路口,優點多多,缺點則是太窄了,只夠自行車自由的行駛,很多步行的行人會在枕木上走路,每一步的距離都差不多,很有節奏,很像在齊步走,熊孩子也會在鐵軌上面秀一下平衡感,比賽誰能不掉下來走的最遠。
鐵路外面和一段柏油馬路相鄰,鐵路和馬路也在這里漸漸交匯,形成了一個互相交叉的鐵路道口。道口旁邊有一座鐵路工人的值班室,黃色的小房子,很像孫悟空變的那座廟,房檐下面掛著一個電鈴,火車開來之前,電鈴就會‘鐺鐺鐺鐺’的響個不停,就會有長長的滾動門出現在鐵路兩邊,攔住兩邊的行人。電鈴依舊在鐺鐺的響個不停,滾動門兩邊攔住的行人越來越多,‘嗚‘’嗚’兩三分鐘以后,伴隨著嘹亮的笛聲,黑色的蒸汽機車頭載著車廂由遠而近,‘哭擦哭擦’‘哐當哐當’‘嗚嗚‘‘鐺鐺’?;疖嚶愤^道口的聲音有一萬分貝,卷著每秒10米的狂風呼嘯而過,滾動門打開,行人繼續前行,一切又恢復到原點,道口繼續等待著下一列火車的到來。
鐵路路基的緩坡上面長滿著雜草,離馬路越近的野草越營養不良,長勢就越差,緊鄰馬路邊上的幾米就全部被小攤販常年占領了。這些攤販主要以賣菜為主,少量的肉販,和一些雞鴨魚蛋的其他雜類,如果誰有點東西想要賣掉,就來這里吧!路過這里的人總會忍不住停下來看看買點什么回家,這個菜場人氣不錯。因為菜場在鐵路道口的旁邊,所以都叫它’道口菜場‘。
離道口不遠的地方有幾間店面房,菜場最大的生意糧油店就在這幾間店面房里。在很久以前買米是需要糧票的,這個糧油店是很多居民每個月都必須來一次的地方。后來買米不再需要糧票了,居民也不再每月一次的定時買米了。離糧油店不遠有幾個帶玻璃罩子的三輪車就停路邊,玻璃罩子里主要有兩種賣品,鹵菜和朝鮮拌菜,鹵菜以賣豬頭肉為主,還有豬腳、雞腳和烤雞,鹵肉的種類并不多,但那是改善伙食的首選,家里做不出鹵肉的味道。
朝鮮拌菜的品種就多了,白菜和蘿卜是最常見的主要原料,姜、蒜和平常家里常吃的青菜,都會出現在朝鮮拌菜的菜單上,像地瓜梗這樣的一些會被扔掉的部分,也會上朝鮮拌菜的菜單。各種山蘑菇也都很受歡迎,和山上的野菜一樣是稀缺品,價格會比辣蘿卜條貴一些。還會有小學生嘴饞,買兩毛錢的蘿卜條,小小的一袋子,邊走邊吃,一根一根的蘿卜條外面,裹著一層紅紅的辣椒面,酸辣口味的朝鮮拌菜也是解饞神器。在拌菜師傅的眼里沒有拌不了的菜,朝鮮拌菜是一種可以兼容天下的傳承。
夏天菜販主打時令蔬菜,用柳條或者竹片可以編制柳筐或者竹筐,賣菜的三輪車廂里,大多都會有一兩個,菜在筐里賣很簡單。常見的豆角、黃瓜、茄子、西紅柿之類菜的都裝在框里,豆角、西紅柿裝圓筐,黃瓜茄子裝方筐,也有如土豆和紅薯這樣不嬌氣的裝在麻袋里。近郊的菜農是這個菜場的???,菠菜、韭菜、小白菜、黃瓜、辣椒,從在菜地里到菜場只用一兩個小時,小青菜新鮮嬌嫩,黃瓜帶著扎手的刺,小孩子最喜歡拿著一根這樣的新鮮黃瓜生吃,塞在嘴里嘎嘣脆,帶著淡淡的甜味,是夏季的解暑神器。
冬天也會有反季節蔬菜,但是價格會賣得貴點,冬天在室外擺攤賣菜,就要準備的更多,簡單點的方法是上下多加幾層棉被,蓋住嬌嫩的蔬菜。專業的裝備是用稻草按三輪車箱的尺寸編一個草囤,里面裝青菜,上面蓋著棉被。在色彩單調的嚴寒中,掀開棉被的一角,里面露出來有一點蔫但還是綠油油的韭菜,在以白菜土豆蘿卜為主的冬季,多挑食的小孩都無法拒絕韭菜炒蛋的誘惑。
賣肉的攤販要比菜販少很多,只有幾個,但生意很好。寬大的長方形案板上面,擺滿了割成一條一條的肉,橫在三輪車箱上。案板是用幾塊幾厘米厚的木板并排拼在一起,中間用暗鉚連接,下面有木條橫向穿帶,案板結實耐用不變形,這是老木匠的手藝。每個肉販都有好幾把割肉刀,大的擺在案板上,小的總是拿在手里,不時地在另一只手上的瓷棒上面磨幾下,吆喝著一些聽著順耳的話,這條怎么樣?這么切一刀行么?從這邊切夠瘦吧!
菜場還有賣雞鴨魚蛋的,朝鮮拌菜的,一些甩賣衣服和鞋的,賣豆腐的也是固定的留守攤位,每天連位置都不會有太大變化,盡管地上沒有劃線,但是菜場的一切都約定熟成。擺攤的攤販賣的自覺,買菜的路人買的自覺,雖然人頭涌動卻暗含規律變化,相生相克的道理。路人騎車騎到這里會自然的慢下來,看看在旁邊的菜攤買點什么回家晚上吃。車停下,腳撐地,問問菠菜多少錢?黃瓜多少錢?自行車橫梁上坐著的小孩也會指手畫腳的,叫嚷著吃這個吃那個。
菜場沿著路邊向著一個方向延伸,行人漸行漸快,攤販越來越少,馬路和鐵路的距離越來越遠,之間開始有房屋建筑,只有偶爾的火車鳴笛聲才會恍然房屋的后面是鐵路,鐵路的對面圈住了一片區域。
鐵路圈住的這片不起眼的角落,現在叫棚戶區,這里大都是一些不太富裕的人住。有從祖輩起就一直住在這里的坐地戶,也有早些年從農村進城自謀生路的人,是個有街道、有村委、還有礦區一起管的區域。
‘棚戶區’這是有了大規模舊房改照以后,百姓才在新聞里熟悉的名詞,北方管這一類地方叫‘胡同‘,南方叫‘弄堂’,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如什么西、什么北,和什么街什么廠之類的名字,這篇區域也有這樣的的俗稱。
住在這里的人有能發工資的上班工人,也有已經發不出工資但還得上班的工人。有做小生意的人,和下崗以后改行做小生意的。有不好好干活的不良青年,也有找不到活干的閑散人員。
天天騎著自行車去上班,你不知道他的單位發沒發工資。整天無所事事的人,你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生存的。當然也有一些看起來比較富裕的家庭,房子要好一些,院子大一些,棚戶區的這一類人家,大多時間都是大門緊閉,有的還養一兩條大狼狗,有明顯的生人勿近的樣子。
總之這里就像是一個獨立的小社會,世態炎涼、人情冷暖,他們走過鐵路邊上的小毛道,也像齊步走一樣在枕木上走過,吃道口菜場買的菜,也在道口等過火車,這里的人活的更加真實,也更有人情味。
在北方,冬季寒冷,住私房的普通百姓家里都要生火爐或者火炕,當室外嚴寒刺骨的時候,一進到屋子里就能感到不一樣的溫暖。如果白天屋子里沒有人生火,當主人晚上回家里的時候,屋子里也是和冰窖一樣冷的,只要馬上就生火,幾鏟煤鏟進爐子里,就可以減衣服了。
這里住著很多煤礦工人,普通的煤礦工人不用什么高學歷,所以一般很早就上班了,在井下上班屬于重勞力工作,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也有白酒和其他的補助,最重要的補助是可以發煤條,用煤條可以用低于市場的價格購買煤炭,于是煤礦的工人就又有了一個賺外快的路子,‘賣煤條,’煤礦的工人或是家里有多余的煤條,或是因為家里缺錢,就把煤條拿出來賣掉。
可是隨著地下煤炭儲存的減少,煤礦的生產也大不如前,早些年的富裕礦漸漸變成了貧困的地區,這條昔日很重要的內網鐵路線漸漸不在繁忙,他已經度過了它最重要的時候,。
沒有了掛著好幾節藍皮車廂的一個蒸汽機頭,在哭擦哭擦的由遠而近,小朋友也再看不見這么大的班車,不能在火車鳴笛時跟著大喊。鐵路慢慢荒廢,鐵軌慢慢生銹,這條鐵路也再圈不住里面的居民,大規模的拆遷,遷走了這里的居民,原址種上了大片的樹木,這座城市也終于不再需要這條鐵路,拆除是它現在的結局。
太虛至尊
(又名《玄靈天帝》方辰)”江凡,我后悔了!“當許怡寧發現,自己寧死不嫁的窩囊未婚夫,娶了姐姐,將她培養成一代女帝時,她后悔了。如果時間可以重來,她一定不會任性的讓姐姐替嫁!
詭秘之主
蒸汽與機械的浪潮中,誰能觸及非凡?歷史和黑暗的迷霧里,又是誰在耳語?我從詭秘中醒來,睜眼看見這個世界:槍械,大炮,巨艦,飛空艇,差分機;魔藥,占卜,詛咒,倒吊人,封印物……光明依舊照耀,神秘從未遠離,這是一段“愚者”的傳說。
撈尸人
人知鬼恐怖,鬼曉人心毒。這是一本傳統靈異小說。
茍在初圣魔門當人材
呂陽穿越修仙界,卻成了魔門初圣宗的弟子。幸得異寶【百世書】,死后可以重開一世,讓一切從頭再來,還能帶回前世的寶物,修為,壽命,甚至覺醒特殊的天賦。奈何次數有限,并非真的不死不滅。眼見修仙界亂世將至,呂陽原本決定先在魔門茍住,一世世苦修,不成仙不出山,奈何魔門兇險異常,遍地都是人材。第一世,呂陽慘遭師姐暗算。第二世,好不容易反殺師姐,又遭師兄毒手。第三世,第四世……直到百世之后,再回首,呂陽才發現自己已經成為了一代魔道巨擘,初圣宗里最畜生的那一個?!澳чT個個都是人材,說話又好聽?!薄拔页矚g這里的!”
斗羅:謫仙臨塵,酒劍弒神
李謫仙被塵心領進七寶琉璃宗。覺醒武魂那天,一柄青蓮劍出世,劍氣縱橫,先天滿魂力。他被寧風致譽為千年難遇的天才,并敲定與寧榮榮的姻緣。但不成想。六年時間過去,李謫仙魂力沒有寸進!寧榮榮:“謫仙哥哥,七寶琉璃塔是大陸第一輔助武魂,與強大的戰魂師配合,才能發揮出最強威力。”“雖然……我很不想這么說,但你的確跟不上我的腳步了?!蹦没貎簳r互換的信物。李謫仙:“各自安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謫仙并不氣餒,他堅信自己絕非庸才。明月下。他仰頭飲酒,醉里舞劍?;炅υ诓恢挥X中,飆漲到二十級。李謫仙這才明白。他乃雙生武魂——劍與酒?!皸壩胰フ撸蛉罩詹豢闪簦 睆钠邔毩鹆ё诓晦o而別。李謫仙手握劍、腰別酒,獨自一人游歷大陸。他喝了最香醇的酒,結識最好看的女子,挑戰最厲害的劍客。多年后。他在全國魂師大賽,與寧榮榮相遇??粗机L鶯燕燕包圍的李謫仙,一劍橫掃所有天才,寧榮榮淚眼婆陀?!爸喯筛绺?,榮榮每天都想你……”“多年未見,你還可好?”李謫仙風輕云淡,長劍遙指?!俺稣邪伞!敝喯芍憦卮箨?。這一次,他看向神界?!疤焐仙竦o有三千,見我也須盡低眉!”(多女主,不跟團,虐唐三,虐榮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