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其實你并不孤獨】
第一章偶遇
天地之間,盡是虛無,猶如混沌之初。沒有山川河流,沒有日月星辰,沒有鳥獸蟲魚,五蘊六識,俱是空寂,只有那漫漫吐納的氣息散落在無盡的黑暗之中。當好奇化為恐懼之后不,他不禁吶喊,卻聽不到任何聲音,他狂拽,卻發現身體好像并不是自己的,完成無法左右。
他很確定那是自己,意識就是這樣,說不清為什么,他就是相信!
于是他暴怒不已,卻發現飄浮的身體不斷下沉。沒有時間,沒有空間,只有那無盡的深淵。也不知道知過去了多久,終于他無力了,絕望了。原來自己是這樣的脆弱,這樣的緲小,甚至還螻蟻也算不上吧!至小就算是粒塵埃,在水中也能擊起一陣漣漪,而自己,卻什么也做不了。只能任其掌控。究竟是什么,讓自己如此這般!
慢慢地,停止了墜落,又浮在了這浩瀚而緲然的空間,在真正的大恐懼后,便沒有了能讓他恐懼的事,這就是無畏,無畏則勇,須臾之間,這道意念便由他身體中散發出來,歷久彌堅,遂漸凝聚成了意識,原來的意念譬如清風一樣散去,了無痕跡。
突然,他聽到了一個微弱而急促的聲音,就像是流星一樣劃過,調動所有的意去探索,靜靜地聽,終于再次聽到了那種聲音,咚咚,隨著不斷地追尋,愈發清晰。記得觀察,記錄著,分析出現的規律變化。久而久之,感受到了心跳,明明什么看不見,卻能很清楚身體血液在經脈絡中的運行狀態。那種感覺特別神奇,特別美妙,仿佛只要自己愿意,連可以感知到身體的一切。
于是他睜開眼睛,眼前一切都沒改變。心中即已經沒有了恐懼,也沒有了憤怒,甚甚也沒有哀傷。就像這方天空什么也沒有,卻又什么都有!淡淡地望望天地,再望望望自己,突然明白了天地之間有自己,而自己有心。
一念通達,茅塞頓開,心中沒有七情六俗。心如止水,清明透徹,映著另一個個倒影,對著自己微笑!
意識海波濤澎湃,涌出浩然正氣,剛烈曜炙,炎曦徐升,瑞紫東來,同時心中一片清柔,一輪明月懸空,隨即隱而不見。心念一動,無盡的荒蕪開始衍生山川湖泊,鳥獸蟲魚!散落的意念凝聚成星。繁星璃月,山河一片清幽,而炎曦之下,灼燁其暉,雨雪風霜輪回交替,水火風雷相應而生。
一念星辰變幻,一念滄海桑田,咫尺天涯,一念花開,這便是心的力量,這便是意念的力量!他就靜靜負手而立,眼眸半閉,用心感受自己,用天地感受自己。不知時過幾何,他似立似臥又似坐,變化不定,難窺其實。面頰上浮出七情六欲,姿勢、運動何止萬千,變幻不定,無溯其本!然來他衣著容貌,也隨之變化,男女老少,高矮胖瘦,變化無窮,最后連所在的空間也變化不已。
自己或事或物,龍蛇鳥獸,虎豹豺狼,花草樹木,石土風云,凡有所象,皆如是也。也不知過了多久。一聲音橫貫宇宙,猶如大道之音,玄妙無比,令無不生絲毫厭惡抵觸意念。
“見君須往山水去!”
一言畢,萬象盡散,他立空中,不悲不喜,婉如永恒,不生不滅,不老不死,無疾無傷,傲然立于世道法則之外。
頓時置身山水之間,峰巒千里,草木欣榮,松竹綿延,幽谷蘭生,既有梓楩楠章,亦不乏犀兕麋鹿,魚鱉黿鼉。涓泉竹廬,庭梅塘蓮,更兼白鶴丹青,實乃桃源仙境。山水之韻,其道安然。枯坐于碣石之上,任花開落、云卷舒。塵埃浮沉,雨雪霏霏。
心入山水,山水入心,方知往昔之淺顯,怡然忘年。
第二卷夢蝶
竹林深處,赤松傲立,松下有一頑石,雖然生得光滑平整,卻也并無大用。石下有株幽蘭,朝夕得石露而生,由不久矣,并無溯其本源,巧的是這碣石之上,還真端坐一人。那人三千墨絲散披在肩,一襲青衣輕系于身,足下一對布履。生得一張大眾臉,置于市井之中,又有幾個能分辯,眉新目秀,倒一副書生模樣,給人的感覺就是弱不禁風。惟有雙眸半合,不知深淺,不時溢出幾分儒氣,例也不甚令人倦厭。
突然風吹花落,飄到此人發間,不覺微怔,張開了雙眸,當下已是初春,這正是那廬傍梅花,淺笑一聲,開口道:“緣來客相會,覓川已忘川。昨宵風入夢,問君何時還。”只見那落花隨風而去,不知所往何方。
這時,那人漫步出林,立于竹橋之上,對空中郎聲說道“先生屈臨敝舍,何不相聚一番,也別負了這良辰美景。”少時,云中歌落下一人。此人鬢發如霜,白衣似雪,木簪半挽,長髯及胸,手持紫蕭,淺笑相對,再看此人面容,竟是鶴顏玉質,赫然仙風道骨,兩人見面后亦不曾多言。
對弈潑墨,云耘奏樂,恍然大悟于世俗之外,不食人間煙火。或有閑鶴聽道,或有飛鴻垂音,怡然自得其樂,不聞峰外幾何,也不知時過幾許,一日斜輝晚照,殘陽西移,這二人停了游鬧,相對斜陽,相視而笑。親伐碧竹,駐橋于溪,攜手而立,良久,老者曰:“子知之乎?”答曰:“知矣!”
老者乃去,一步踏盡一樹白,至彼岸,雨雪霏霏,漸沒其中,老者回首,呔息道:“別我莫入是非門!”言畢已然不見。這彼霞浦依舊,移步橋中橫臥。
“道是無情卻有情。”
待兩景散去,天湛藍,也無風雨也無晴,繁星璃月,一灣春水,芷蘭芳遠,入那夢寐酣眠客。
一片落紅飛來,紆繞不離,終化成蝶,那睡熱睡之人蜷了蜷身體,慢慢地也化成蝴蝶,翩躚起舞,游于山水之間。雙雙飛舞,飛過了山川湖泊,飛越春夏秋冬,無論是嚴寒酷署,風霜雨雪,還是飛禽走獸,龍蛇魚蟲,都無法阻擋它們的身影,也無法讓其回眸。飛過滄海,息過桑田,任海枯石爛,它們依然不曾分開。仿佛真的有地天長,天荒地老也不會改變。
它們不在屬于某個時間,也不屬于某個空間,只要有心,便能看見,斗轉星移,此情不變。一段聲音隱約傳來。細聽之下,乃是: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不敢與君絕。
待兩蝶和而為一,又化做那熟睡之人。乍時,他睜開雙眸,古開無波,他凌空伸手,一支紫蕭浮現,其長一尺二寸有余,內徑三分,外徑五分,七孔分列,瑞紋環繞,古韻悠然,渾然天成,正是那極品紫陽玉蕭。他輕輕扶摸著,臉上浮出無盡的柔情來。雙眸更勝璃月,清明異常。
他輕聲吹著,這方天地隨樂律而動,慢慢消融化,直到消失不見,一如當初。后來蕭聲也漸漸小了,最后和他一起消失不見,化做了一灣碧水。平靜的像一面鏡子,鏡里留下了一個影子,是那個老者的模樣,他也在吹蕭。
第三卷蘇醒
風瀾最近總感覺有個聲音在不斷的呼喚自己,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清晰,卻又什么也想不起來。仿佛來自遙遠的天涯,那樣的飄緲,又似乎來自心靈,每次都讓自己的靈魂悸動!于是他也不斷喚呼,不斷追尋,卻始終找不到那聲音的源頭。他曾狂奔于這荒蕪蒼涼大地,也曾用心聆聽,今夕何夕,今宵何處?
當這是時,一段婉轉悠揚的旋律響起,他的心也和著樂律,人也和著樂律,時而低沉,時而高亢,時快時慢,九宮十二調,都是那么的自然,優美。突然,他感覺自己到某個臨界點,沖擊著那無形的枷鎖,這時的傲然不屈,他的身體涌出無盡的戰意,似乎要踏破蒼穹,又似乎要涅槃重生。他全身的骨骼已然崎嶇嶙峋,依舊傲意凌然,漸漸地化成了一株紅梅,天空中下起了大雪,大地都被白皚皚白雪覆蓋。
不知何時,那無盡的戰意已經全部內斂入骨,凝望蒼穹的雙眸平視著前方。顯得十分平庸。良久,雙眸緩緩閉上,枝椏長出了花骨朵。這時風雪大作,樹干籠罩著層層薄冰,晶瑩剔透,玲玲如玉,樹內散發出元窮的柔和的氣息,一朵朵、一枝枝梅慢慢綻放,天地之間迷漫著淡雅的清芳,為寒冷的大地送去點點欣榮,后來,花落了,那怕化作了塵塵泥,那種韻味依舊紆繞不去。那瓶頸像水一樣散開了。梅也消失了,人也消失了,惟有空中那徘徊的韻味,遲遲不肯散去。
他覺得手被緊緊握著,溫暖的手上散發著縷縷馨香,不由微微抖動了一下,掙開了雙眼,酸痛和虛弱相繼涌來。但他卻顧不上,靜靜地注視著他!映入眼簾的,依然是那熟悉的身影。五年不見,她真的長大了,不經意間,五年一晃就過去了,恍若隔世。當年的小女孩而今已是娉婷少女了。
她的美已然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和描繪了。冰肌玉骨也好,傾城傾國也罷,用在她的身上卻是那么的無力。沒有世人頌揚的柳眉櫻唇,或是猶如星月般的雙眸。大巧不工,精巧均瑤得到極至,已然忘言,如果一定要說,只能強用一個美字。臉頰淚痕尚未全干,憔悴得令人不禁心憐惜。她左手握住他的左手,右手放在沿,拽著那支紫蕭,身上穿的,是不知名的校服。
他一時間,淚濕了眼,他搖搖頭,撐起身體,為她輕輕拭去淚痕,沒想到還是弄醒了她。那是第一次看她笑,笑容是那樣美好。下一刻,她暈了過去,卻被他攬在懷里,就這樣抱著她睡。屋里的聲音驚動了其他人,不多時,都涌了進來,見到這一幕后,又都緩緩退了出去,他們臉上,也浮出淡淡的笑容。正如此刻的朝陽,驅散了一夜的寒冷和疲憊!
只到傍晚十份,兩人才相互扶著出米,期間就他母親送了兩份粥,問候拜見了長輩,眾人這才將事情一一道來!
原來當日母親見他遲遲未歸,只得前去尋找,在墳前見到了筆硯,頓覺不妙,又逢大雨,只得匆忙叫了眾人一起尋找,也不是找了多少地方,最后在老宅后的草坪中才算尋著了。當時便已昏迷,弄回家里,母親便知他舊疾復發,便動了以前的那方子。當時他父親說過舊疾若發,定要用這方子,這是唯一的一次機會。
用了方子,也只是緩住了病情,不再惡化。當天晚上雪蘭她們趕到,聽說此事,人特地從城里請來了專家。專家來診斷后表示自己也無能為力,能撐到現在已經是醫學奇跡。后來又陸續試了些人,結果還是一樣。母親說道:“那丫頭一直守在你身邊,不吃不喝,怎么勸也沒用,偶然一次發現,你竟然漸漸有了起色,也就只好由著她了!見此,你姐勸得她終于開始吃東西了,就連吃東西也陪著你!一遍又一遍地吹蕭!”
他母親頓了頓,繼續說道:“今天已經是第三天了,也是最后一天,還好……”哽咽著,再也說不下去了。揮了揮手,說“都好好休息,什么事明天再說!”眾人應喏而散,這個沉悶已久的地方終于迎來了怡樂!
第四章家事
兩人恢復的都都很快,次日清晨,都已天大礙,早餐之后,眾人不由聚在一起商談。第一個說話的是雪蘭的母親,她站了起來。
“先生于我母女有救命之恩,發生了這么多事情也沒能幫上什么忙,真的很報歉。令媛的事十分遺憾,但事已至此,也只有節哀了,所幸的是令郎終于渡過大劫,相信先生若是在的話也一定會很高興的!”
“夫人不必客氣,能夠前來我們已很感激了。兩家本是世交,已經很難得了!”他母親稽首,說道。又回頭對家人說道。
“翟氏源于秋春,數千年來,以俠義傳家,一脈相承,先租遺訓,絲毫不曾有所懈。雖也出過不肖之人,即也有所報。而今式微,萬不可行不義之事,辱沒先德。”
風瀾領眾人肅然應喏,禮畢方止。說到這要跟大家解釋一下為什么世家傳家也有單傳之說!這里說的傳家并不是家族中的宗親傳承,而僅僅是本家的傳承。也就是說只傳子孫,當家風純樸之時主與宗族在一起,若是有變,傳人帶著信物只身離開,而家主則自行訣斷!換句話說,真正的翟氏,只有一人!也正因為如此,雖有不肖之輩,卻也沒未有多大影響!
見此,地滿意的點了點頭,接著說道:“想必相關事宜你也知曉,也要早些準備才是。你耽擱一年了,不可再延誤了!”
風瀾聞聲應喏,雪蘭的母親說道:“我是慕容慧曉,這丫頭還沒跟你說吧?”見她這么說,雪蘭臉也不禁一紅,正欲說話,翟風瀾搶忙說道“這事不怪她,是我太過拙劣,不曾問過。以前瑣事太多,心不及此,還請伯母海涵!”
慕容慧曉笑了起來,擺擺手。“不提也罷,不提也罷!”
眾人都知道別離在即,這一別又不知何時能再見了。翟氏并不像儒家一樣歧視女子,反而對于婦孺孩童有著側重的尊重和保護,這是極為難得的。所翟風瀾也明白今后與兄長見面的機會或許不少,但與姐姐和母親相見就難了!
長兄翟華,姐姐瞿鈺,已經在外闖蕩許久了。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有自己的責任與義務,總有一天會離開的。以前自己做的太了,以后還會有機會嗎?母親王芳也好,繼父黃平也罷,盡心做過幾件事呢?一切盡在不言中,說不盡,也不必說盡!珍惜當下,就是對過去最好的告別,也是對未來最有效的追遂!
翟風瀾醒后,整個人都變了,尤其是氣質和心境!以前能忍善讓,卻又掙扎徘徊,心無定律。如今空谷懷虛,心如止水。首先發現的自然是作為母親的王芳。其次便是慕容慧曉,雖然說女子心細,但她對翟風瀾的關注也可見一斑。后來,翟鈺姐弟也發現了,雪蘭是最后發現的,倒不是說她并不關心,相反并不比任何人少!而是她在意的,只是他這個人,自己的風瀾哥哥,其余的,都不重要!
也算是因禍得福吧,沒有人知道他始今的學術造詣有多高,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只是估計不會太低。他母親雖然無法確定,卻還是有所猜,心中甚慰,也不枉眾人這些年的付出!畢竟是難得的高興事,一起做飯慶祝。
因為少有,眾人也都開懷暢飲,就連雪蘭和風瀾也沾了酒!事畢,也就各自安歇,擬定明天天起程的呢!
是夜涼如水。皓月當空,皎潔其華,群星微拱。令人心曠神怡,一掃沉郁之風。竹林深處,松下兩人挽手而立,相依相偎,累了就躺在石上,遙望天空!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生死相許?知道的人卻都說不出來,或許說出來的,并不是真正的那種,已經無法用語言描繪了!
她拿出紫蕭,認真的吹了起來,是那樣的專心,天地俱寂,萬物以為和!他負手而立,靜靜地聽著、和著!
第五章下山
雖說慕容慧曉極力勸過王芳,讓她搬去同住,也好有個照應,但王芳卻并未答應,對于她來說,這兒,才是自己的家,才是與丈夫和孩子們一起守護的家,自己離不開。
翟風瀾就要下山歷練去了,只有五年后再回到這里,才是一名真正的翟氏子弟,也才有資格做家主。現在他,只是代家主,況且由于翟氏的特殊,并不能直接調動墨家的力量,和干涉宗族之事一樣,條件十分苛刻。而代家主更是如此,歷練之中,原則上不能使用翟氏所在的一切力量與資源。說白了就過去的學徒,學藝三年不要錢。
但對于翟氏子弟而言,這卻是一件很值得期的事。也是他們引以為榮并為之奮斗不已的事情。正如王芳所說的,俠義傳家,一脈相承。不汲名利,不染是非,他們亦世亦隱,卻始終不渝,懸壺濟世,兼愛蒼生。甘于付出,不求回報,雖說世間不可能有太多這樣的人,不但不得不承認,社會需要他們,真的很需要。
對于翟風瀾的家人來說,她們確實很期待他接任,他是時候承擔自己的責任了。而慕容母女兩人,自然也是希望他能子承父業,將俠義傳承下去。
次目清晨,翟風瀾一行便離開了。送走了他們,王芳等人也就各自去忙了。畢竟還有許多事等著自己處理呢,隨后,翟華翟鈺也相繼離開了。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為自己在意的人和事而拼搏。他們相信自己的弟弟,相信他能做好自己!
這些年過去,經過眾人的努力,如今的生活條件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至于有些事情,也只能靠時間慢慢平復了。王芳是一個善于用勞累來忘記悲痛的人,她真的無法想象,閑暇之余,自己該怎樣去面對那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她還沒有準備,所以用這種方式強迫自己不去想。在農村,總有忙不完的事,能讓自己緩緩。再者,這畢竟是自己和他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充滿了回憶。有些東西人家看不上,還有的人家弄不走,對于她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
相比之下,翟風瀾就簡單多了,這個地方除了家人和那個竹林,已沒有多少東西能讓自己留戀。這里的山水之間,是有許多故事,卻并非凈土,也沒有那么美好。真正的凈土,只在心中,它可以衍生一切美好的事或物。
人們常說小隱于野,中隱于市,大野于朝。而且莊子也曾有過內持外化的主張由此可見人們對內心還是比較側重的。修心養性,并非空山幽谷,與世隔絕就能成的。關于這個,有一首詩說得好,正是那“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當然,能夠獨善其身,不同流合污,也是難得可貴的!五柳先生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氣節也令人起敬!
當時慕容慧曉她們雖然說走得匆促,卻也有不少人隨行。畢竟像這樣的大族再怎么沒落也不會太差。何況只是幾年風波而已。望著這威武的隊伍,翟風瀾不禁想到,這世間那有那許多的身不由己,不過是個選擇罷了。既然如此,又何必悔恨,悔恨又有何用呢?自己也將要在塵囂之中沉浮,惟有隨心盡心,才不負此行!如今歷練,唯有這一身衣裳出自家中,也要盡快了結才是。
尚未成年,想必無法工作,這也正是隨去的原因之一。但這并不妨礙歷練。路上的雪蘭不禁問翟風瀾為什么不愛讀書時。他回答了四個字,學術修心。他說書藉只是一面鏡子,但你只要愿意,一滴水也可以是一面鏡子。頓了頓,認真的說道:“在我看來,天地為本,自然為師。以心鑒之,則無不明!”
正如他所說,三千繁華,森羅萬象,終歸于塵。書藉也只是對事物的記錄和描繪,而非事物現象本身,閱歷度事,自然各不相同。以喻平生,終有逾法度。又怎能以真假是非妄論之,誤人深矣。既是如此,何不溯本求源,豈不快哉?
盡信書則不如無,往事深幾許,盡付風塵。有些事情,太較真,就不好了!
第六章入城
傲梅枝不美,殘撟斷崖沒。孤清獨久思城華,彌香盼客過。
又是寒寂墜,遍野殤殘未。勿觀隆冬香愈烈,辛酸往事多。
記得當年,梅落傾城,翟風瀾曾寫過這么一個小闕。林中松竹一歲青,暑亦如是,寒亦如是,笑看山巒葉舒凋,草枯蘇。惱了陌上云,催得幾株花開,卻又恐教風吹去,半隨塵埃半流水。
曾幾何時,自己還在貪戀這世間的富貴繁華,從而迷失了自己。又是何時,自己追逐山河風云,卻失去了本真。那些尋常的人,平談的事,一旦錯過便不會再回頭了。樽起易落,而覆水難收。易得者易失,失而難再得,難得則難失,失而易得。昔日種種,如蛆附骨,帶來多少憂苦,待一朝明了,隨風逝矣!
輾轉數日,不覺已至玨昊城。此乃國之首要,歷史悠久,向來為爭取之地,有天國之譽,被人稱贊其為大城小國。城中極其繁華,無論是人文,還是經貿,都在這里交匯。繁榮昌盛,長樂末央,因為這里有有的,不僅僅是紅燈綠酒,輕歌漫舞,它還是民族精神的傳承地,弘揚人!就像古人所說的中隱于市,大隱于朝。將來是未知的,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么。所以滿足好奇,也帶來,恐懼。
翟風瀾就駐足城門,凝視那滄海古外的石匾,它與城墻連成一體,渾然天成。青幽的橫面上立著兩個墨色大字玨昊,非雕非刻,自始如一。雪蘭一行陪著他觀覽,不急不噪,連一絲哀怨也沒有,仿佛化作了雕塑,不入世流。良久,翟風瀾慢慢回過頭,遙望來時的路,只到它消失在山云之外,叢林深處!飛鴻歸雁,宿鳥鳴蟲,又是日暮,再不復往昔田園了!
翟風瀾揮袖側目,率先邁入城中。只見那人來人往,川流不息,撲面聞風,琳瑯滿滿,盡是一片喧囂景象,不由一怔,笑了笑,暗忖道:“多聞數窮,不外如是!”
喧極而靜,那種反差也令人頗為惱怒,這種不適令人倍感疲倦。試想當你凝神靜氣去聽蚊子的聲音,即又聽不見,就在你放棄的瞬間,一聲驚雷在耳邊炸響。那種無奈,又該如何去說呢?
老聃說,五色使人目盲,五味使人口爽,五音使人耳聾。由此可見,沉淪物質于人不宜,與事不益!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太過安逸奢華容易讓人喪失本性。人強不若己強,物強不若身強,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生存法則吧!
當晚,眾人穿過鬧市,趕到了南區的一座四合院。庭匾也十分簡潔,就兩個字。“南宮!”待洗漱畢,安頓之后,便前往拜會聚首,一番了解之后一并用餐,也就各自歇息了。本來是安排在了南廂望月亭與雪蘭同住一院,只因后來推辭掉了!畢竟初來,還有太多須要了解的。當然,翟風瀾也很清楚這意味著什么,這里不是們鄉間,有些事情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雪蘭考慮一下。總之就是不能太隨意了,影響不好!
望月亭中,伊人斜倚,眸子半睜半閉,似眠非眠。手里所拿,正是那紫蕭,少時起,徘徊于亭,奏一曲,輕吟道:“似舊年,浮云流水,璃月空照,游魚垂柳問碎萍。怨風來去,吹散兩相聚,波瀾起,何時復相見?歸期遠,試看清影,幾番思量,宿鳥有意向我啼。又恐明月急,喚來曉風,擾了清夢。
嘆鏡孤懸,倒映萬象,最堪憐,應是落紅。蜂蝶尚在,戀殘枝,寧舞冷銅。佳人醉,欲訴誰人?歲歲守望,先生笑我多情。”
燈下
翟風瀾與慕容雪蘭并肩立于大道上,相互依偎著。不知夜深幾許,已不復晝旦喧囂。在都市之中,能如此已經很不容易了。當繁華落盡,是否終遺悲傷不得而知,他也不不會多想。當下已然很好,為何不勤加珍惜呢?
暗黃的路燈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仿佛拽進了無盡的深淵。但卻都沒有回頭,那或許是郊野吧,但又算得了什么呢?相比以往,已經夠好了。零散的路燈如同雨前的星空,在鳳云之中翻覆,閃爍著點點光芒。燈隨路綿延不斷,延伸到了很遠的地方。將來徒步能走完嗎?不知道。因為不曾發生。
當一個輝煌的家族從沒落之中崛起,便很難說清了,有太多事情,不僅僅是事情了,已便沒有了對錯。至少不是對錯能夠評論的!
今天,翟風瀾拜會了老爺子,又參加了慕容雪蘭及笄宴會。她慎重地送來了請帖。如同他見老爺子!他們談了許多,臨行時,年至古稀的老爺子相送庭外。老爺子送了翟風瀾一把折扇。那扇子正面是山河圖,反面是一首詞。那詞正是:萬里山河百余年,縱橫間,寰宇倥傯。風云緲兮人先老,鬢斑白,不敵天公。大地蒼茫身孤遠,總憶舊時,年正少,誰解其中?
可笑如今空倚杖,堪耐晚風。昨宵星辰夜,又夢兒時,多少尚在?云外飛鴻。金樽奠,寒舍獨坐,問世間,誰知英雄。
看到這首詞,不免想到了父親寫的那首詞。
四十年來各西東,問故里,柴扉半掩,又見晚風。說從容,憶否?待回首,何時相逢?余生空望舊歲,來世莫為英雄!
【本文完】
詭秘之主
蒸汽與機械的浪潮中,誰能觸及非凡?歷史和黑暗的迷霧里,又是誰在耳語?我從詭秘中醒來,睜眼看見這個世界:槍械,大炮,巨艦,飛空艇,差分機;魔藥,占卜,詛咒,倒吊人,封印物……光明依舊照耀,神秘從未遠離,這是一段“愚者”的傳說。
赤心巡天
(《赤心巡天》實體書已在全網發售。)上古時代,妖族絕跡。近古時代,龍族消失。神道大昌的時代已經如煙,飛劍絕巔的時代終究沉淪……這個世界發生了什么?那埋葬于時間長河里的歷史真相,誰來聆聽?山河千里寫伏尸,乾坤百年描餓虎。天地至公如無情,我有赤心一顆、以巡天!——————歡迎來到,情何以甚的仙俠世界。
遮天
遮天動畫,每周三10:00騰訊視頻火熱播出,VIP搶先看兩集;葉凡、女帝、無始等將以立體的形式和你相見,等你一起來看。冰冷與黑暗并存的宇宙深處,九具龐大的龍尸拉著一口青銅古棺,亙古長存。這是太空探測器在枯寂的宇宙中捕捉到的一幅極其震撼的畫面。九龍拉棺,究竟是回到了上古,還是來到了星空的彼岸?一個浩大的仙俠世界,光怪陸離,神秘無盡。熱血似火山沸騰,激情若瀚海洶涌,欲望如深淵無止境……登天路,踏歌行,彈指遮天。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陸
這是番茄的第12本小說。也是《吞噬星空》后續的第二部小說。**羅峰帶著界獸摩羅撒闖過輪回,來到了起源大陸……
輪回樂園
蘇曉簽訂輪回契約,進入各個世界執行任務。他曾目睹一個世界崩滅為塵粒,也曾與被遺忘的王者持刃而戰。暗鴉在低語,黑淵下巨獸咆哮。歡迎來到,輪回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