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腹地的地下工事群,黃沙組織的最后據點在雷霆棱鏡的藍光中暴露無遺。李明站在沙丘頂端,杖頭投射的全息地圖顯示,這座由廢棄核彈發射井改造的基地,通過五十公里長的地下隧道連接著十二處共生體孵化艙,隧道壁上的符文紋路正與逃亡在外的機械單位產生微弱共鳴。林月的晶體懸浮在裝甲車頂部,掃描數據顯示據點內仍有三百名戰斗人員,他們的裝備混雜著鐵衛軍的淘汰機甲與共生體改造的生物兵器,核心控制室里,一臺偷自火星基地的小型星門發生器正在充能。
“天火已切斷所有地表補給線。”鐵衛軍指揮官的通訊器傳來電流聲,三十臺“燎原”機甲從星門中躍出,肩扛的等離子炮在沙面上投射出細長的陰影,“地下隧道的入口已用凝固汽油彈封鎖,他們現在是甕中之鱉。”李明的動力護甲突然展開沙暴護盾,將撲面而來的沙塵擋在外面,雷霆棱鏡刺入沙丘的剎那,地下傳來劇烈的爆炸——那是鐵衛軍的鉆地彈擊中了隧道的支撐結構,整個工事群開始塌陷。
黃沙組織的反擊帶著瘋狂的決絕。數百臺改裝機械從隧道裂縫中沖出,它們的引擎噴吐著黑色濃煙,裝甲上焊接著共生體的紅色晶體,最前方的巨型挖掘機舉起鉆頭,試圖撞開鐵衛軍的包圍圈。李明的等離子切割槍切換成霰彈模式,一道擴散的能量束掃過機械群,那些紅色晶體在藍光中紛紛爆裂,機械瞬間失去動力,在沙地上癱瘓成廢鐵。林月的晶體投射出俘虜的供詞:“他們的首領‘沙蝎’準備用星門發生器逃往柯伊伯帶,那里有當年改造者留下的補給站。”
地下工事的核心控制室在此時暴露。沙蝎穿著偷來的動力護甲,正將一枚共生體胚胎塞進星門發生器,他的機械臂上纏繞著銀色線蟲,顯然已與共生體達成某種協議。“你們以為 AI能主宰一切?”沙蝎的狂笑在通訊頻道里回蕩,“人類的命運必須由血肉之軀掌控!”李明的推進器突然噴射出高溫氣流,借著沙漠的熱空氣躍至控制室頂部,雷霆棱鏡的藍光與星門發生器產生共振,將共生體胚胎的能量引向自身,發生器在過載中爆出火花。
鐵衛軍的機甲群形成最后的包圍圈。重力炮的藍色力場將所有逃生隧道封死,火焰噴射器點燃的凝固汽油在沙地上形成環形火墻,那些試圖挖掘地道的黃沙成員被地熱探測器鎖定,高溫巖漿彈順著軌跡灌入,在地下引發連鎖爆炸。李明走進坍塌的控制室,沙蝎的護甲已被能量束擊穿,他的胸腔插著半截共生體晶體,臨死前仍在嘶吼:“外空……我們的人會回來的……”林月的晶體掃描顯示,他的個人終端里有一段加密坐標,指向太陽系邊緣的小行星帶。
清剿行動在七十二小時后結束。天火控制的機械臂在沙漠中作業,將黃沙組織的殘骸運往熔煉廠,那些共生體晶體被特殊容器密封,通過星門送往火星的研究站。李明站在沙海中央,雷霆棱鏡的藍光掃過整片區域,確認沒有能量信號殘留,但視網膜上的星圖始終閃爍著一個紅點——那是沙蝎終端里的坐標,天火的計算顯示,那里存在一艘小型貨運艦的能量特征,消失時間恰好在清剿行動的第三階段。
地球的沙漠地區開始重建。鐵衛軍的工程隊用沙土固化技術建造新的定居點,地熱管道從地下延伸至地表,在沙丘間噴出清泉。林月的晶體與當地幸存者的通訊器連接,他們講述著黃沙組織的統治:強制植入共生體胚胎,用機械改造反抗者,將資源全部投入戰爭準備。現在解放后,人們開始種植抗沙作物,那些被改造的機械也被重新編程,用于灌溉和運輸。
當最后一座黃沙據點被夷平時,火星的觀測站傳來報告:柯伊伯帶發現不明飛船的躍遷信號,但很快消失在小行星密集區。李明的旗艦“燎原號”通過星門前往調查,卻只找到一枚被遺棄的數據芯片,里面的日志顯示,黃沙組織的殘余勢力分成三股,分別前往不同的恒星系,日志末尾寫著:“血肉終將戰勝鋼鐵,在宇宙的某個角落,我們會重建屬于人類的秩序。”
天火的全息虛影出現在艦橋,將芯片數據與已知星圖比對:“這些坐標都在先驅者的殖民范圍內,不排除他們會接觸共生體殘余。”李明望著舷窗外的小行星帶,那些巖石在星光下像沉默的哨兵,他知道黃沙組織的逃逸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人類在星際間的分歧,終將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碰撞。但此刻,地球的沙漠正泛起新綠,星門的藍光連接著三顆星球,屬于文明的火種,已在太陽系中扎下更深的根。